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一下·常平期中)  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或 RNA的碱基序列中 B . DNA复制、转录分别需要DNA聚合酶、RNA聚合酶的参与 C . 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翻译及逆转录过程都需要模板 D . 所有密码子都能翻译氨基酸
  • 1. (2024高二下·常平期中) 利用甲基化酶、去甲基化酶和基因编辑技术,改变了小鼠生殖细胞的“基因组印记”,使其“变性”。我国科研人员将一个极体注入修饰后的次级卵母细胞后(类似受精作用),最终创造出“孤雌生殖”的小鼠。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甲基化会关闭基因的活性,对某些基因进行去甲基化处理后该基因可正常表达 B . “极体”注入“修饰后的次级卵母细胞”后,可通过电融合法使两细胞融合 C . “孤雌小鼠”的染色体条数与代孕母鼠相同,且所有“孤雌小鼠”一定都为雌性 D . “孤雌小鼠”的诞生过程没有精子参与,其基因型与提供卵母细胞的雌鼠相同
  • 1. (2024高一下·潮阳期中)  摩尔根和他的学生用果蝇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下列相关叙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
    A . 白眼雄蝇与红眼雌蝇杂交,F1全部为红眼,推测白眼对红眼为隐性 B . F1相互交配所得后代中雌蝇均为红眼,雄蝇红、白眼各半,推测控制眼色基因可能在X染色体上 C . F1雌蝇与亲本白眼雄蝇杂交,后代雌、雄个体中红白眼都各半,结果符合预期 D . 白眼雄果蝇与红眼雌蝇的杂交,通过眼睛颜色能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
  • 1. (2024高三下·番禺模拟) 人类X染色体上存在XIST基因,XIST基因编码的RNA(XISTRNA)不进入细胞质,XISTRNA专一、稳定地在X染色体上呈点状分布。被XISTRNA覆盖的X染色体,除与Y染色体同源的区段外,其他区段的基因的活性几乎都被抑制了,成为失活的染色体。研究发现,失活的X染色体上的XIST基因是去甲基化的(能转录RNA),而其等位基因却因高度甲基化而关闭。下列相关推测正确的是(  )
    A . XIST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在细胞核内有选择性地与一条X染色体结合 B . 有活性的XIST基因转录的RNA专一、稳定地分布在另一条X染色体上 C . 若某X染色体上有XIST基因表达,则其上的部分基因将无法表达 D . 理论上,删除DNA甲基转移酶(可引起DNA甲基化)基因能阻止XIST基因的表达
  • 1. (2024·江门模拟) 归纳法是指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下列结论不是通过归纳法得出的是( )
    A .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水 B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 .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D . 基因通过蛋白质控制性状
  • 1. (2024·汕头)  吸烟是肺癌、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研究表明,吸烟会改变相关基因表达调控。AhR是一种转录因子,当与烟草中的有毒物质多环芳烃(PAH)结合后被激活,引发后续相关基因表达,对生物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调控机制如图a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 (1) CYP1A1基因在表达过程中,游离在细胞质中的氨基酸通过运送到合成蛋白质的“生产线”。
    2. (2) 当AhR被激活后与ARNT形成复合体,通过促进相关基因表达合成,将有毒物质代谢成中间体BPDE,进而去毒化并转移出细胞。
    3. (3) AhRR蛋白可与AhR竞争性结合ARNT,研究发现,吸烟会改变AhRR基因的甲基化水平(见图b),AhRR基因的碱基序列通常(填“会”或“不会”)因此发生改变。长期吸烟的人患肺癌的概率较高,其致病机理是,抑制AhR发挥调控功能,进而抑制对外来毒物的氧化代谢,导致肺癌。
    4. (4) 根据以上信息,若机体吸入过多PAH,请提出相应的解毒思路:
  • 1. (2024高三下·广西壮族自治区模拟)  生物将遗传物质传递给其他细胞而非其子代的过程称为基因水平转移。例如世界上最毒的蘑菇鹅膏属将环柄菇属的鹅膏毒肽毒素基因“山寨”了一份,加入到自己的基因中去,变身毒王。它可以驱走对其有伤害的昆虫或其他动物,让后代有机会成熟并得以传播和繁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基因水平转移属于基因重组的过程 B . 这种基因水平转移不能丰富蘑菇鹅膏属的种群基因库 C . 毒素属于化学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D . 生物界共用一套遗传密码是基因水平转移实现表达的基础
  • 1. (2024高三下·广西壮族自治区模拟)  人类中枢神经系统中有BDN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其主要作用是影响神经可塑性和认知功能。研究表明,抑郁症与BDNF基因甲基化水平及外周血中BDNF的mRNA含量变化有关。图1为DNA甲基化机理图,图2为BDNF基因表达及调控过程。

    1. (1) DNMT3蛋白是一种DNA甲基化转移酶,据图1分析,BDNF基因的甲基化可能影响RNA聚合酶与结合,阻断基因的过程。
    2. (2) miRNA—195是miRNA中的一种,miRNA是人类细胞中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RNA,据图2分析,miRNA调控基因表达的机制是
    3. (3) 若抑郁症小鼠细胞中一个DNA分子的一个C—G中胞嘧啶甲基化后,又发生脱氨基生成了胸腺嘧啶,则该DNA分子经过n次复制后,所产生的子代DNA分子中异常的DNA占比为。与正常DNA分子相比,异常DNA的稳定性(填“低”或“高”),判断依据是
    4. (4) 综合上图信息,提出治疗抑郁症的可行性方案(写2个方面)。
  • 1. (2024·揭阳模拟)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的传染病,发病人群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肠道病毒EV71是引起该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为单股正链RNA(+RNA)病毒,下图为该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RNA上含有多个基因,能表达多种蛋白质 B . 物质M的合成场所是宿主细胞的核糖体,至少有三种RNA参与 C . 催化①②过程的物质N可能是RNA复制酶 D . 图中+RNA既是病毒的重要成分,也是复制、转录的模板
  • 1. (2024·揭阳模拟)  家蚕的性别决定类型为 ZW型,虎斑纹(E)对非虎斑纹(e)为显性性状,基因 E/e位于3号染色体上。油蚕基因os位于Z染色体上且为隐性基因,是重要的伴性遗传标记,野生型家蚕全身白色,被称为姬蚕。为培育限性虎斑纹的家蚕新品种,研究人员用射线处理虎斑纹雌蚕蛹,使带有基因 E 的染色体片段转移到 W染色体上,通过杂交得到 F1 , 用雌性的F1分别与非虎斑纹油蚕杂交,得到两组F2 , 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非虎斑纹雌蚕与纯合的虎斑纹雄蚕的成蚕杂交,得到 F1。F1的雌、雄蚕相互杂交得到F2 , F2个体的表型和比例为
    2. (2) X射线处理使虎斑纹雌蚕发生变异,可用显微镜在有丝分裂中期观察到该变异,观察到的变异特征是。根据杂交结果可知,第一组F2的家蚕共有种基因型,其中雌蚕的表型为
    3. (3) 雄蚕的食量少且产丝量大,在生产上更具有经济价值。在第二组的F2中根据表型挑选出雌蚕,这些雌蚕与非虎斑纹油蚕或非虎斑纹姬蚕杂交,后代均能持续分离出雄性,原因是
    4. (4) 研究人员检测了突变基因(os)mRNA 相应密码子的碱基序列,以及正常基因mRNA上相应的突变位点,结果如表所示。

      密码子序号

      1……4……19 309……540

      部分密码子表

      突变①

      AUG……AAA……ACU UUA……UAG

      AAC:天冬酰胺 AAA:赖氨酸

      ACU、ACC:苏氨酸 UUA:亮氨酸

      UAG、UGA:终止密码子

      AUG:甲硫氨酸,起始密码子

      突变②

      AUG……AAC……ACC UUA……UAG

      突变③

      AUG……AAC……ACU UGA……UAG

      正常核苷酸序列

      AUG……AAC……ACU UUA……UAG

      基因(os)的突变类型可能是突变(填“①”“②”或“③”),原因是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69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