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一下·东莞月考) 下列关于孟德尔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 . 孟德尔发现 F2的高茎:矮茎=3:1,这属于“假说一演绎法”中的“假说”内容 B . 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这属于“假说一演绎法”中的“演绎”内容 C . 孟德尔设计的验证实验可用于检测F1的遗传因子组成 D . 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了正反交实验
  • 1. (2024高一下·麻涌月考)  豌豆子叶的颜色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种子的形状圆形(R)对皱形(r)为显性。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下列杂交组合中,子代只会出现两种表型的是(  )
    A . YyRR×yyRr B . YyRr×Yyrr C . Yyrr×YYRR D . YyRr×YyRr
  • 1. (2024高一下·麻涌月考)  孟德尔在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提出问题的基础是对杂交和自交实验的观察分析 B . 假说内容包括“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 C . 演绎过程是对F1进行测交实验 D . 实验验证时采用了自交法
  • 1. (2024高一下·佛山月考) 荠菜果实为角果,角果形状的三角形或卵圆形受到独立遗传的A/a、B/b基因的控制,只有存在显性基因时才表现为三角形,否则为卵圆形。若将某纯合的三角形果植株与卵圆形果植株杂交,所得F1再与卵圆形果植株杂交,则F2的表型及比例可能为(    )
    A . 三角形果:卵圆形果=1:1 B . 三角形果:卵圆形果=1:3 C . 三角形果:卵圆形果=9:1 D . 三角形果:卵圆形果=15:1
  • 1. (2024高一下·湛江期中) 《齐民要术》中描述“凡谷,成熟有早晚,苗秆有高下,收实有多少,质性有强弱,米味有美恶,粒实有息耗。”这段话所描述的是该植物的( )
    A . 等位基因 B . 相对性状 C . 细胞分化 D . 生存斗争
  • 1. (2024高一下·潮安期中)  下图家系中的眼病是一种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若一个表型正常的女性(白化病携带者,父母无眼病,而弟弟患此眼病)与家系中Ⅱ-3结婚,生育的女孩同时患这两种病的几率为(    )

    A . 1/48 B . 1/24 C . 1/12 D . 1/6
  • 1. (2024高一下·潮安期中)  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是显性,让纯种红果植株和黄果植株杂交得F1 , F1再自交产生F2 , 淘汰F2的黄果番茄,利用F2中的红果番茄自交,则F3中RR、Rr、rr三种基因型的比例(    )
    A . 9:3:1 B . 4:4:1 C . 1:2:1 D . 3:2:1
  • 1. (2024高一下·城中期中)  孟德尔遗传规律包括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孟德尔遗传规律支持融合遗传的观点 B . 分离定律的细胞遗传学基础是有丝分裂 C . 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遗传学基础是减数分裂 D . 原核生物的遗传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 1. (2024高一下·城中期中)  孟德尔利用“假说一演绎法”发现了遗传学中的分离定律。下列属于演绎推理过程的是(    )
    A . F2中高茎与矮茎的性状分离比接近3:1 B . 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 . 推测测交后代有两种表型,比例为1:1 D .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 1. (2024高一下·城中期中)  袁隆平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1970年,袁隆平科研团队在海南发现了一株花粉败育、雌性可育的野生水稻,并将这一品系的水稻命名为“野败”,从而实现了杂交水稻三系配套,育成具有根系发达、穗大粒多等优点的强势杂交水稻。经研究发现,水稻雄配子的可育与不育是一对相对性状,是由细胞核基因(R、r)和细胞质基因(N、S)共同控制,只有基因型为S(r)的水稻表现为雄性不育,受精卵的细胞质基因由卵细胞提供。现有水稻“三系”甲、乙、丙三个纯合品系,相关信息如表所示(水稻雌配子的育性与上述基因无关,都是可育的)。

    品系

    基因型

    育性

    甲(雄性不育系)

    S(rr)

    所产雄配子不育

    乙(雄性不育保持系)

    N(rr)

    所产雄配子可育

    丙(雄性不育恢复系)

    N(RR)

    所产雄配子可育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基因N、S(填“遵循”或“不遵循”)分离定律,原因是
    2. (2) 结合以上材料,写出生产杂交水稻S(Rr)的亲本基因型:父本,母本
    3. (3) “海水稻”具有很强的耐盐性,假设其耐盐性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a、B/b)控制,含有两个不同显性基因(A_B_)具耐盐性,其余均不具耐盐性。现有各种不耐盐的纯合品系,为验证假设,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实验思路:

      预期结果: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