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三下·益阳模拟)  某实验小组做“测量滑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固定放置一端有定滑轮长木板,靠近定滑轮的B处有一个光电门。在A处有一上端带遮光条的滑块,AB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不计滑轮质量及其与绳子之间的摩擦。

    1. (1) 实验过程中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 , 游标卡尺读数如图乙所示,读出遮光条的宽度为

    2. (2) 实验时,将滑块从A处静止释放,若光电门显示遮光时间为 , 此时力传感器示数为 , 从而可以得到一组数据,多次改变所挂重物的质量进行实验,可得到多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作出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则滑块与遮光条的总质量为,滑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用Labdg表示)。
  • 1. (2023高三下·南宁) 如图所示,两足够长直轨道间距 , 轨道所在平面与水平面夹角 , 一质量的“半圆柱体”滑板P放在轨道上,恰好处于静止状态,P的上表面与轨道所在平面平行,前后面均为半径的半圆,圆心分别为O。某时刻可视为质点的小滑块以初速度沿冲上滑板P , 与滑板共速时小滑块恰好位于O点。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滑板P与小滑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g , 求:

    1. (1) 滑板P恰好静止时与一侧长直轨道间的摩擦力f的大小;
    2. (2) 滑板P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
    3. (3) 滑块滑到O点过程中系统摩擦产生的热量Q
  • 1. (2023高三下·南宁)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测量滑块和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轻绳两端分别与力传感器和沙桶相连,通过滑轮带动质量为m的滑块并拖动纸带运动。实验时,轻绳与长木板平行,读出此时拉力传感器的示数为F , 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迹。若重力加速度为g , 不计各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滑轮质量,则:

    1. (1) 实验时,必要的操作是____。
    2. (2) 实验获得的纸带如图甲所示,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还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所接交流电的频率为f

      现将纸带从计数点处将纸带剪开分成六段,将这六段纸带按时间先后顺序紧靠但不重叠地粘在如图乙坐标系中,连接每根纸带顶端中点形成一直线,其斜率为k;若纵坐标表示相同时间内的纸带长度(、2、3、4、5、6),直线的斜率表示纸带运动的加速度,纸带宽度表示,已知长木板水平放置,滑块和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表达式为。(均用fFkmg表示)

  • 1. (2024·贵州模拟)  如图(a),某生产车间运送货物的斜面长8m,高2.4m,一质量为200kg的货物(可视为质点)沿斜面从顶端由静止开始滑动,经4s滑到底端。工人对该货物进行质检后,使用电动机通过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牵引货物,使其沿斜面回到顶端,如图(b)所示。已知电动机允许达到的最大输出功率为2200W,轻绳始终与斜面平行,重力加速度大小取10m/s2 , 设货物在斜面上运动过程中所受摩擦力大小恒定。

    1. (1) 求货物在斜面上运动过程中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2. (2) 若要在电动机输出功率为1200W的条件下,沿斜面向上匀速拉动货物,货物速度的大小是多少?
    3. (3) 启动电动机后,货物从斜面底端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做加速度大小为0.5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直到电动机达到允许的最大输出功率,求货物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
  • 1. (2024高三下·广安)  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测量动摩擦因数的实验,①如图(a),将倾斜段和水平段连接构成的铝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②让小铁块从倾斜段上A点静止释放,铁块最终停在水平段上B点;③利用铅垂线找到A点在桌面的投影点A' , 测出A到A'的高度h和A'到B的水平距离s;④改变释放位置重复多次实验,得到多组h和s的数值。

    1. (1) 实验得到多组h和s的数值如下表,请在图(b)中作出s-h关系图线

      h/cm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s/cm

      19.90

      32.70

      48.10

      57.60

      6980

    2. (2) 根据图线求得动摩擦因数μ=。(保留1位有效数字)
    3. (3) 重复实验发现,s-h图线总是在横轴上有一固定截距,该截距的物理意义是
    4. (4) 实验中铁块通过倾斜段与水平段转接点处有机械能损失,损失量与通过时的动能成正比,这会导致动摩擦因数的测量值(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值。
    5. (5) 为了消除铁块在转接点处的机械能损失,兴趣小组中某位同学建议将倾斜段做成图(c)所示圆弧面,其末端与水平段相切,仍然通过测量h和s求得动摩擦因数。该方案是否可行?(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 1. (2024高三下·长沙) 如图(a),摩擦角的物理意义是:当两接触面间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时,静摩擦力f与支持面的支持力N的合力F与接触面法线间的夹角即为摩擦角 , 可知。利用摩擦角的知识可以用来估料,如图(b)所示。物料自然堆积成圆锥体,圆锥角底角必定是该物料的摩擦角。若已知物料的摩擦角和高h , 动摩擦因数为。物料所受滑动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可求出圆锥体的体积为( )

            图(a)                            图(b)

    A . B . C . D .
  • 1. (2024·岳阳模拟)  某款多功能转动平台能显示转速,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该平台测量一螺母与转盘间的动摩擦因数。(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
    1. (1)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螺母宽度如图所示,则螺母宽度mm。

    2. (2) 将螺母置于转盘上,测量出螺母做圆周运动半径为R
    3. (3) 缓慢调节转动平台转速至螺母恰好滑动,读出此时平台转速n。则。(用题中所给字母表达)改变螺母位置多次测量求出的平均值。
    4. (4) 有同学认为很难准确判断螺母恰好运动时的状态,于是他们提出了另一个探究方案。在螺母上固定一个无线力传感器(螺母和传感器总质量)并用轻绳连接传感器与转轴。调节平台转速,测出五组数据如下表所示:他们在坐标纸中已经描出四个实验点,请将剩余一个点在坐标纸中描出,并画出图像。

      组数

      物理量

      1

      2

      3

      4

      5

      绳子拉力

      0.40

      0.45

      1.00

      1.71

      2.58

      转速

      60

      90

      120

      150

      180

      转速平方

      1.0

      2.3

      4.0

      6.3

      9.0

      根据绘制图像可测定螺母与转盘间的动摩擦因数。(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1. (2024·湖北模拟) 为了测量玻璃杯与纸张、桌面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用手机录下全部实验过程,通过录像视频结合桌面和纸张上的参考点,记录玻璃杯的位置和相应时间,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1. (1) 实验时迅速抽出纸张,带动玻璃杯运动,在桌面上记录玻璃杯开始运动时的位置O点,纸张完全抽出时,玻璃杯到达桌面上的A点,最后玻璃杯在桌面上滑动至B点停止.该同学测得OA大于AB , 说明玻璃杯与纸张的动摩擦因数(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玻璃杯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
    2. (2) 在(1)中标记的基础上,结合录像视频,将O点作为位置和计时起点,沿运动方向建立坐标轴(未画出),玻璃杯时刻到达A点,位置坐标为;玻璃杯时刻到达B点,位置坐标为;由上述数据可以得到玻璃杯与纸张的动摩擦因数表达式,玻璃杯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表达式
  • 1. (2024高三下·成都模拟)  某研究小组利用所学物理知识,研究篮球鞋的防滑性能。同学将球鞋置于斜面上,逐渐增大斜面与水平面之间夹角,当夹角等于37°时,篮球鞋恰好开始滑动,设篮球鞋滑动摩擦力等于其最大静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需测量篮球鞋质量后,才能求得篮球鞋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 B . 鞋子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0.6 C . 人穿上鞋子踩在相同材料板上时,压力增大,动摩擦因数也会变大 D . 篮球鞋开始滑动前,摩擦力随夹角增大而变大
  • 1. (2024高一下·阳朔期中)  如图所示,物块A、B在倾角为的固定斜面上一起匀速下滑。已知物块A、B的质量分别为m、2m,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

    1. (1) 物块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 (2) 物块B对物块A的摩擦力大小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29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