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黔西模拟)  如图所示,物块b与弹簧接触,弹簧的右端固定在竖直的墙上,弹簧处于原长。水平地面左侧有一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轨道,轨道最低点与水平地面相切且到物块b的距离为R。质量为m的物块a从与圆心等高处以初速度沿轨道下滑,物块a与物块b只发生一次弹性碰撞后恰好可以到达圆弧轨道最高点。两物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 两物块均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为g。求:

    1. (1) 物块a第一次到达半圆轨道最低点时所受支持力FN的大小;
    2. (2) 物块b的质量。
  • 1. (2024·黔西模拟)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根轻质弹簧,弹簧两端分别连接在固定挡板和小物块N上,处于静止状态。一足够长且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体固定在地面上,斜面与地面平滑连接。小物块M与斜面底端的距离为L,小物块M由静止开始释放,在水平地面上与N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并立即粘到一起向左压缩弹簧。已知小物块M、N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为g,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物块M与小物块N碰撞前的动能为mgL B . 小物块M与小物块N碰撞后瞬间速度为 C . 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mgLsinθ D . 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 1. (2024·黔西模拟)  如图所示,O、M、N为同一竖直平面内的三个点,OP是水平线,ON沿竖直方向, , OM=d。将质量为m的小球以一定的初动能自O点水平向左抛出,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恰好通过M点。使此小球带电,电荷量为q(q>0),同时加一匀强电场,场强方向与△OMN所在平面平行。现从O点以同样的初动能沿某一方向抛出此带电小球,该小球通过了M点,到达M点时的动能是初动能的3倍。若将该小球从O点以同样的初动能沿另一方向抛出,恰好通过N点,且到达N点时的动能为初动能的6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

    1. (1) 无电场时小球的初动能;
    2. (2) 有电场时M、N两点间的电势差。
  • 1. (2024·黔西模拟)  2022年9月2日,印度科钦造船厂建造的首艘航母“维克兰特”号正式服役。“滑跃式”起飞甲板比“电磁弹射式”起飞甲板建造技术更为简单,印度该艘航母选择装配“滑跃式”起飞甲板。如图所示,舰载飞机起飞时,先在水平甲板上加速后冲上圆弧形的甲板,运动过程中受到垂直于运动方向的升力,升力的大小与速度成正比,在离开圆弧甲板时,舰载飞机与甲板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力则可以正常起飞,此时舰载飞机的动能为E0 , 已知圆弧轨道的水平长度为L,圆弧半径为R,舰载飞机的重力为G,舰载飞机可视为质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舰载飞机在圆弧形甲板上运动时处于失重状态 B . 舰载飞机在圆弧轨道的底端对甲板的压力一定大于舰载飞机的重力 C . 起飞时,舰载飞机受到的升力为 D . 若舰载飞机在离开甲板时的动能E<E0 , 则仍然可以正常起飞
  • 1. (2024·黔西模拟)  2022年2月10日,经历半年多的飞行,“天问一号”探测器完成“刹车”减速,开始它的环绕火星之旅。它先是花了半个月时间多次调整轨道,让自己观察火星的距离更近一些,视角更好一些;然后是仔仔细细考察火星地形,拍摄高清照片,为火星车考察着陆区地形。已知“天问一号”探测器的运行轨道距离火星地面的高度为H,火星半径为R,自转周期为T,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探测器每次经过火星赤道上空的时候,携带的摄像机都可以对赤道进行一次拍摄,要使摄像机在火星1天(火星自转一周)的时间内将整个赤道拍摄下来,则每次拍摄赤道的长度至少为(  )
    A . B . C . D .
  • 1. (2024高三下·广安)  钢架雪车是一项精彩刺激的冬奥会比赛项目,运动员起跑区推动雪车起跑后俯卧在雪车上,再经出发区、滑行区和减速区的一系列直道、弯道后到达终点、用时少者获胜。图(a)是比赛中一运动员在滑行区某弯道的图片,假设可视为质点的人和车的总质量m=90kg,其在弯道上P处做水平面内圆周运动的模型如图(b),车在P处既无侧移也无切向加速度,速率v=30m/s,弯道表面与水平面成θ=53°,不计摩擦力和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 , sin53°=0.8。则在P处(  )

    A . 车对弯道的压力大小为900N B . 人对车的压力大小为1500N C . 人和车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67.5m D . 人和车的加速度大小为7.5m/s2
  • 1. (2024高三下·广安)  图(a)所示的后排进攻是排球比赛中一种重要进攻手段。假设某次后排进攻可简化为图(b)所示模型,甲运动员以极短的时间∆t=0.01s完成击球,将初速度为零的排球从O点以水平速度击出,球恰好打到拦网队员乙的手指P后飞出。已知排球质量m=0.26kg,O、P的水平距离L=3m,O、P的高度差h=7.2cm。球视为质点,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则可知(  )

    A . 球被甲击出时的速率约为72km/h B . 球被甲击出时的速率约为90km/h C . 甲对球的平均作用力大小约为650N D . 甲对球的平均作用力大小约为520N
  • 1. (2024高三下·广安)  某同学研究碰撞中动能损失的装置如图所示,竖直面内,光滑弧形轨道AB和光滑圆弧轨道CD分别与水平粗糙轨道BC相切于B和C点,圆弧半径R=0.4m,BC长L=2m。某次实验中,将质量m=0.4kg的滑块从弧形轨道上高h=1.4m处静止释放,滑块第一次通过圆弧轨道最高点Q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F=4N,此后,滑块与水平轨道发生时间极短的碰撞后速度方向竖直向上,进入轨道后滑块刚好能够通过Q点。滑块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 (1) 滑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 (2) 碰撞过程中动能的损失率η(动能损失量与碰前动能的百分比)。
  • 1. (2024高三下·广安)  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测量动摩擦因数的实验,①如图(a),将倾斜段和水平段连接构成的铝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②让小铁块从倾斜段上A点静止释放,铁块最终停在水平段上B点;③利用铅垂线找到A点在桌面的投影点A' , 测出A到A'的高度h和A'到B的水平距离s;④改变释放位置重复多次实验,得到多组h和s的数值。

    1. (1) 实验得到多组h和s的数值如下表,请在图(b)中作出s-h关系图线

      h/cm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s/cm

      19.90

      32.70

      48.10

      57.60

      6980

    2. (2) 根据图线求得动摩擦因数μ=。(保留1位有效数字)
    3. (3) 重复实验发现,s-h图线总是在横轴上有一固定截距,该截距的物理意义是
    4. (4) 实验中铁块通过倾斜段与水平段转接点处有机械能损失,损失量与通过时的动能成正比,这会导致动摩擦因数的测量值(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值。
    5. (5) 为了消除铁块在转接点处的机械能损失,兴趣小组中某位同学建议将倾斜段做成图(c)所示圆弧面,其末端与水平段相切,仍然通过测量h和s求得动摩擦因数。该方案是否可行?(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 1. (2024高三下·广安)  如图,甲、乙、丙是地球赤道平面内绕地心运动的三颗人造卫星,甲、丙的轨道为圆,乙的轨道为椭圆。则三颗卫星(  )

    A . 在轨道上运行的周期关系是: B . 在轨道上1、2、3位置的加速度大小关系是: C . 在轨道上1、2、3位置的速率关系一定是: D . 在轨道上1、2、3位置所受的万有引力大小关系一定是: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