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三下·广西壮族自治区模拟)  小肠上皮细胞膜上的一种转运蛋白X在顺浓度梯度下可将Na+转运进入细胞,同时可借助膜两侧Na+浓度差的势能将葡萄糖逆浓度运输到小肠上皮细胞内。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Na+浓度差对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速率没有影响 B . 核糖体合成X后直接由囊泡将其运输至小肠上皮细胞的细胞膜 C . Na+和葡萄糖均由X转运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两者的运输方式相同 D . 虽然X既可转运Na+又可转运葡萄糖,但其在转运物质时仍具有特异性
  • 1. (2024高三下·广西壮族自治区模拟)  滨藜是一种耐盐植物,当处于高盐环境中时,细胞内Ca2+浓度升高,促使Na+进入液泡;同时激活S蛋白,将Na+排出细胞,从而使细胞质中Na+的浓度恢复正常水平,缓解蛋白质变性。其耐盐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Na+通过N蛋白进入液泡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B . Na+通过通道蛋白进入细胞,不与通道蛋白结合 C . S蛋白激活过程受到抑制会影响滨藜的耐盐能力 D . 与普通植物相比,滨藜根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相对较低
  • 1. (2024高三·贵阳模拟)  下列有关教材实验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 “观察植物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和“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颗粒”两个实验都要使用显微镜 B . 酒精在“脂肪的鉴定”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中作用不同 C . 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斐林试剂不可用来检测实验结果 D . 用于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洋葱的细胞同样可用来观察有丝分裂
  • 1. (2024·贵州模拟) 成熟植物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可进行渗透吸水或失水。将生理状态相同的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分成三份,分别放入三种浓度的蔗糖(甲、乙、丙)溶液中,当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观察到:①甲糖溶液中细胞未发生变化;②乙糖溶液中细胞体积变大;③丙糖溶液中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假设蔗糖分子不进出细胞,则关于这一实验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实验前,丙的浓度>乙的浓度>甲的浓度 B . 实验后,若测得甲糖溶液浓度不变,则甲组细胞的净吸水量为零 C . 实验后,乙、丙糖溶液浓度变化是由水分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移动引起的 D . 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膜可局部或全部脱离细胞壁
  • 1. (2024·贵阳模拟) 现有新配制的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和蔗糖溶液各一瓶(未贴标签)。为了对两瓶溶液进行区分,某同学用黑藻为材料进行了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图示状态下的细胞比实验前的细胞胞质环流速度慢 B . 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不会对实验现象的观察造成干扰 C . 图示A处表示原生质层,包括了细胞膜、液泡膜及两膜间的细胞质 D . 若观察到原生质体的体积先缩小后变大可推测使用的是葡萄糖溶液
  • 1. (2024高三下·韶关模拟) 下列有关人体内成熟红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是验证细胞膜中磷脂分子分布的良好材料 B . 加入呼吸抑制剂会影响其对葡萄糖的吸收 C . 利用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NADH与O2在线粒体内膜上结合 D . 利用葡萄糖进行无氧呼吸,葡萄糖中的能量主要以热能形式散失
  • 1. (2024高三·广东模拟) 骨骼肌受躯体运动神经的支配,运动神经末梢发出许多分支,神经末梢在接近肌细胞处失去髓鞘,以裸露的轴突末梢分布于骨骼肌细胞表面并深入突触凹沟槽。这种运动神经末梢与骨骼肌细胞相接触的部位称为神经—肌肉接头,如图所示。接头后膜的表面还分布有分解乙酰胆碱(ACh)的胆碱酯酶,图中AP表示动作电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示神经—肌肉接头是一种结构。接头后膜是,它形成许多小凹褶的生理意义是
    2. (2) 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传递的过程是:当运动神经纤维传来的动作电位到达神经末梢时,引起接头上的Ca2+通道开放。Ca2+(填“顺浓度梯度”或“逆浓度梯度”)进入轴突末梢,促使突触小泡前移,突触小泡与接头前膜融合,其中所含的ACh分子以的方式释放至接头间隙。ACh分子扩散至接头后膜,与接头后膜上的ACh受体结合后引起通道构型改变,使通道开放,从而引起,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引起肌细胞兴奋。据图分析,ACh起作用后的去向是。若胆碱酯酶在有机磷农药的作用下失活引发的结果是
    3. (3) 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只能从接头前膜传递到接头后膜,原因是
  • 1. (2024高三·广东模拟) 如图所示,在小肠腔面,细胞膜上的蛋白S有两个结合位点:一个与Na+结合,另一个与葡萄糖分子结合。当蛋白S将Na+顺浓度梯度运输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葡萄糖分子也随之进入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葡萄糖在蛋白S的协助下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 B . 小肠上皮细胞基膜上Na+—K+泵的功能是催化ATP水解,运输Na+、K+ C . 蛋白S作为载体,既能运输葡萄糖,又能运输Na+ , 说明载体运输不具有专一性 D . Na+—K+泵使膜内外Na+浓度趋于一致,以维持细胞正常的新陈代谢
  • 1. (2024高三下·广州模拟)  核孔复合体镶嵌在内外核膜融合形成的核孔上。下图为核孔复合体参与的三种物质运输方式,其中只有丙方式需要消耗细胞代谢提供的能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细胞核对通过核孔复合体进出的物质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B . 某些分子以甲或乙的方式进出核孔复合体可看作是被动运输 C . 以丙方式进入细胞核的物质的运输速度,会受相应的受体浓度的制约 D . 解旋酶、RNA聚合酶和染色质等均可经核孔复合体进入细胞核
  • 1. (2024高三下·湛江模拟) 与植物体内色素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 B . 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渗透失水过程中,液泡中颜色加深 C . 光敏色素是分生组织中含量高的色素-蛋白复合物 D . 光敏色素主要通过吸收红光和蓝紫光接受光信号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4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