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电白月考)  孟德尔说“任何实验的价值和效用,取决于所使用材料对于实验目的的适合性”。下列有关实验材料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黑藻叶直接替代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制片,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B . 用雌雄异花的玉米做杂交实验时,过程中可不去雄,但雌花成熟后必须套袋 C . 若用同位素标记的烟草花叶病毒做侵染细菌实验,也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D . 用大蒜根尖进行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可观察到染色体动态变化的过程
  • 1. (2024高一下·马山期中) 如图一是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其中离子通道是一种横跨细胞膜的亲水性通道蛋白,具有离子选择性,允许适当大小的离子顺浓度梯度通过,甲乙代表生物膜的成分,abcd代表被转运的物质,①②③④代表不同的运输方式。图二表示物质通过膜的运输速率(纵坐标)随环境中O2浓度(横坐标)的变化。请仔细观察图示并回答有关问题:

    1. (1) 很多研究结果都能够有力地支持“脂溶性物质易透过生物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不易透过生物膜”这一理论。这证明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
    2. (2) 对蟾蜍的离体心脏施加某种毒素后,其对 Ca2+的吸收明显减少,但对 K+、C6H12O6的吸收不受影响,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毒素抑制了心肌细胞膜上:[乙] 的活动。
    3. (3) O2从肺泡扩散到血液中的方式是,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
    4. (4) 与①方式相比,③方式的主要特点是需要借助,该物质是在细胞内的上合成的,与③相比,④方式的不同之处是需要消耗,主要来自于 (细胞器)。
  • 1. (2024高一下·马山期中) 已知物质X与物质Y能产生蓝色反应,用X、Y的溶液作为材料来探究物质能否通过半透膜,下列实验的现象和结论对应错误的是( )

    选项

    烧杯内盛有X溶液

    漏斗内盛有Y溶液

    结论

    A

    变蓝

    不变蓝

    Y能通过半透膜,而X不能

    B

    不变蓝

    不变蓝

    X能通过半透膜,而Y不能

    C

    变蓝

    变蓝

    X和Y都能通过半透膜

    D

    不变蓝

    变蓝

    X能通过半透膜,而Y不能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高一下·湖北期中) 下图表示一个具有分泌功能(分泌物中含有多肽)的高等植物细胞局部结构模式图,A-G表示细胞的不同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将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分离开的方法是,H特有的扩大膜面积的方式是。在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过程中,C的作用是。B的膜面积广阔,其生理学意义是
    2. (2) G的结构名称是,这种结构有利于植物细胞间的物质交换与信息交流。把该细胞放在浓度较高的外界溶液中时细胞会失水,此时细胞结构中的(填图中的字母)将分离开。农业谚语“有水即有肥,无水肥无力”,蕴含的生物学原理是
  • 1. (2024高三下·广西壮族自治区模拟)  小肠上皮细胞膜上的一种转运蛋白X在顺浓度梯度下可将Na+转运进入细胞,同时可借助膜两侧Na+浓度差的势能将葡萄糖逆浓度运输到小肠上皮细胞内。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Na+浓度差对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速率没有影响 B . 核糖体合成X后直接由囊泡将其运输至小肠上皮细胞的细胞膜 C . Na+和葡萄糖均由X转运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两者的运输方式相同 D . 虽然X既可转运Na+又可转运葡萄糖,但其在转运物质时仍具有特异性
  • 1. (2024高三下·广西壮族自治区模拟)  滨藜是一种耐盐植物,当处于高盐环境中时,细胞内Ca2+浓度升高,促使Na+进入液泡;同时激活S蛋白,将Na+排出细胞,从而使细胞质中Na+的浓度恢复正常水平,缓解蛋白质变性。其耐盐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Na+通过N蛋白进入液泡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B . Na+通过通道蛋白进入细胞,不与通道蛋白结合 C . S蛋白激活过程受到抑制会影响滨藜的耐盐能力 D . 与普通植物相比,滨藜根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相对较低
  • 1. (2024高三·贵阳模拟)  下列有关教材实验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 “观察植物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和“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颗粒”两个实验都要使用显微镜 B . 酒精在“脂肪的鉴定”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中作用不同 C . 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斐林试剂不可用来检测实验结果 D . 用于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洋葱的细胞同样可用来观察有丝分裂
  • 1. (2024·贵州模拟) 成熟植物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可进行渗透吸水或失水。将生理状态相同的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分成三份,分别放入三种浓度的蔗糖(甲、乙、丙)溶液中,当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观察到:①甲糖溶液中细胞未发生变化;②乙糖溶液中细胞体积变大;③丙糖溶液中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假设蔗糖分子不进出细胞,则关于这一实验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实验前,丙的浓度>乙的浓度>甲的浓度 B . 实验后,若测得甲糖溶液浓度不变,则甲组细胞的净吸水量为零 C . 实验后,乙、丙糖溶液浓度变化是由水分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移动引起的 D . 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膜可局部或全部脱离细胞壁
  • 1. (2024·贵阳模拟) 现有新配制的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和蔗糖溶液各一瓶(未贴标签)。为了对两瓶溶液进行区分,某同学用黑藻为材料进行了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图示状态下的细胞比实验前的细胞胞质环流速度慢 B . 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不会对实验现象的观察造成干扰 C . 图示A处表示原生质层,包括了细胞膜、液泡膜及两膜间的细胞质 D . 若观察到原生质体的体积先缩小后变大可推测使用的是葡萄糖溶液
  • 1. (2024高三下·韶关模拟) 下列有关人体内成熟红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是验证细胞膜中磷脂分子分布的良好材料 B . 加入呼吸抑制剂会影响其对葡萄糖的吸收 C . 利用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NADH与O2在线粒体内膜上结合 D . 利用葡萄糖进行无氧呼吸,葡萄糖中的能量主要以热能形式散失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40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