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小学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多选)下列句子中,括号里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是( ) ( )
    A . (杜处土)所宝以百数。 B . (戴嵩)尤所爱。 C . (牧章)拊掌大笑。     D . (杜处士)不可改也。
  • 1. (多选)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 . 伯牙与锺子期相传为春秋时期人,他们的故事在古书中有记载,也流传于民间。 B .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一句中的“之”指的是伯牙。 C . “伯牙鼓琴”这个故事主要赞扬了伯牙精湛的琴技和锺子期高超的音乐鉴赏力。 D . 我们应当像牧童一样一对生活细节有敏锐的观察力。
  • 1. 按课文内容填空。
    1. (1) 锺子期死,,终身不复鼓琴,
    2. (2) ,山水千秋闻。
    3. (3) ,流水高山心自知。
    4. (4) 《书戴嵩画牛》写了杜处士曝晒自己珍爱的,遭到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 1. 下列字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汤汤(tāng)乎    锺zhōng子期       少(shǎo)选 B . 戴嵩(gāo)画牛   (chù)       奴婢(nú bì) C . 谬矣(miào)      处(chǔ)士       (bào)书画 D . 掌(fǔ)    矣(miù yǐ)    好(hào)书画
  • 1.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入括号。
    1. (1) 哉乎鼓琴( )
    2. (2) 巍巍乎太山( )
    3. (3) 少选之间而在流水( )
    4. (4) 伯牙破琴弦( )
    5. (5) 所以百数( )
    6. (6) 尾入两股间( )
    7. (7) 今乃尾而斗( )
    8. (8) 以为世无复为鼓琴者。( )
  • 1. 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
    A . 因为他已经把琴摔了,无琴可弹。 B . 因为他觉得世界_上再也找不到知音了。 C . 因为他觉得世界上已经没有配得上听他的琴的 D . 因为他太悲伤了,每次弹琴都控制不住自己。
  • 1. 快乐阅读:

    (一)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日: “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 (1) 将原文补充完整。
    2. (2) 解释下面的词语:方。 复
    3. (3) 文中哪一句话最能体现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用“”画出来。
    4. (4) 从这两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伯牙高,锺子期高。
    5. (5) 伯牙绝弦是因为。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伯牙当时的心情是(用一个成语概括)。由此可见,伯牙把锺子期当作知音幕。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也用“高山流水”来比喻
    6. (6) 面对如此伤心、绝望的伯牙,我想说:“
    7. (7) 《伯牙鼓琴》这个故事赞扬了( )
    8. (8) 解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意思。
    9. (9) 写2句有关交友的古诗名句。
  • 1. 文言文阅读(二)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1. (1)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杜处士是个的人,对戴嵩的《牛》特别喜爱,从文中“”和“”这两句话可以看出来。(用文中原词原句来回答)
    2. (2) 解释句子

      ①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的意思:

      ②“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的意思:

    3. (3) 牧童“拊掌大笑”是因为,由此可以看出牧童 的性格特点。
    4. (4) 画线句中“搐”的意思是,“乃”的意思是 。这句话写出了牧童对斗牛的
    5. (5) “处士笑而然之”的意思是, 他的“笑”包含了。可见杜处土是个的人。
    6. (6) “耕当问奴,织当问婢”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7. (7) 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从杜处士角度的收获:;从牧童角度的收获:

  • 1. 对“知音”一词理解正确的是( )
    A . 能弹出美妙音韵的人。 B . 理解自己的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C . 能够听懂别人弹琴的人。 D . 对音律有研究的人。
  • 1. 下面与王安石同属“唐宋八大家”的是( )
    A . 刘禹锡 B . 杜甫 C . 苏轼 D . 李白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