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小学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把歇后语补充完整,再根据句子的意思选填歇后语。(填序号)
    1. (1) 把歇后语补充完整

      A.——照旧(舅)

      B.咸菜烧豆腐——

      C.隔着门缝吹喇叭——

      D.梁山泊的军师——

      E.四月的冰河——

    2. (2) 佛山陶瓷十分畅销,连外乡人也知道,可以说是啊!
    3. (3) 父母、老师都苦口婆心教育他不要沉迷网络游戏,可他却是
  • 1. 请在下列横线上填上一个字,使前后都能组成四字词语。
    1. (1) 爱不释无寸树开香鸟语
    2. (2) 春风得气风号施入神往
  • 1. 根据要求填空。
    1. (1) 三人同日来,喜见百花开。
    2. (2) 一字有四笔,没横也没竖。妈妈猜不着,爸爸笑嘻嘻。
    3. (3) 哥哥一半大,莫作可字猜。
    4. (4) 一只狗,两个口,谁遇它,谁发愁。
  • 1. 下列字谜的谜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两日不同心相连。(想) B . 一边是绿,一边是红;一边喜雨,一边喜风。(秋) C . 二十四小时,莫当日字猜。(旧) D . 三面有墙一面空,一个小孩坐当中。(四)
  • 1. “这件事,你还得仔细考虑,否则后果将严重得不得了。”句中“得”的读音依次是(    )。
    A . dé de děi B . děi de dé C . děi dé de D . de dé děi
  • 1. 下列属于内形外声的字是(    )。
    A . B . C . D .
  • 1. 先在错别字下画横线,再在横线上依次写出正确的字,并猜猜这几个运动员姓什么。

    蓝球运动员指了指前面的两颗树;跳高运动员顺手捡起一跟木棍,放在一个土堆旁;武术运动员拿过教炼的书,放在剑的傍边;围棋运动员捡了一棵棋子放在瓷盆上。

    正确的字是:

    他们分别姓:

  • 1. 我们每天都在和汉字打交道,通过本周的学习,我们增进了对汉字的了解。请你围绕生活中用字不规范的情况,说说我们能够为汉字的规范使用做些什么,以及此次学习带给我们的启示与大家分享交流。题目自拟,400字左右。
  • 1. 课外阅读。

    从甲骨文到口袋图书馆

    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木片或竹片叫做“简”或“牍”。把竹子或木板劈成同样长度和宽度的细条(一般5寸~2尺长),削平表面,在上面用刀子刻字或用漆笔写,每片可以写8~14个字。有的把简牍用麻绳、丝绳或皮条串编起来,叫做“册”,也写成“策”。这个“册”,像在几片简中间穿上绳索的样子。传说孔子因为勤奋读书,竟把这种穿册的皮条翻新了多次。

    这种笨重的书使用起来当然是极不方便的,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的简牍文书有120斤重。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3000片竹简。

    1. (1) 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轻便

      麻烦

    2. (2) 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字的意思。

      牍:

      策:

    3. (3) 写秦始皇和东方朔的事例是为了说明:
    4. (4) 通过这个短文,你认为我们读书与古人有什么异同?说说你的感触。
  • 1. 课内阅读。

    甲骨文的发现

    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村民在田间劳作时,发现一些带有刻痕的龟甲、兽骨,称它们为龙骨。他们不知道这是古代的遗物,将较大的龙骨卖给了药铺,将小的龙骨丢弃了。药铺将龙骨碾成粉末用作治疗创伤的药材。龙骨上的刻痕因无人知道是极有价值的殷商时期的刀刻文字,而常被村民打磨掉。

    189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这些龟甲、兽骨上的刻痕,引起了清代国子监主管官员王懿荣的注意。王懿荣平时酷爱收藏古董,精通金石之学。经过仔细研究,他认为这些龙骨上的刻痕是一种比篆书更早的文字。

    后来,人们就把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叫作甲骨文,我国学术领域由此又多了一门新学科,叫“甲骨学”。

    1. (1) 选择加点词的意思。

      ①甲骨文的发现

      发现一些带有刻痕的龟甲、兽骨,称它们为龙骨。

      A.发觉

      B.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

    2. (2)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龟甲”“兽骨”被称为,是古代的。在年代被发现,有的被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