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英雄故事我知道。

    颁奖辞:烈焰熊熊,你却毫不退缩;烈焰焚身,你却坚如磐石。忍他人所不能忍,你是血肉之躯,你更是用革命意志铸就的钢铁长城。

    根据颁奖辞,我知道这位英雄人物是:。我知道关于他的故事:

  • 1. 句子练习。

    多忙,对我的问题是很感兴趣。(补充关联词语,再用这组关联词语写一句话)

  • 1.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1) 《马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贺,诗中抒发诗人报国之志的两句是“”。
    2. (2) 《石灰吟》的作者是,这首诗通过赞颂石灰的精神,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3. (3) 《十六年前的回忆》通过对李大钊同志被捕前到被害后的回忆,表现了李大钊的伟大精神。
  •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提出来的。 B . 听说爸爸到村口了,小明喜出望外 , 飞奔出去迎接他。 C . 天安门广场上,人们不约而同地站直了身体,对着国旗行注目礼。 D . 桌上的筷子三长两短地放着,让人看了极不舒服。
  • 1. 阅读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片段 , 回答问题。

    十几天过去了,我们始终没看见父亲。有一天,我们正在啃手里的窝窝头,听见警察喊我们母女的名字,说是提审。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父亲瞅了眼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这是我的妻子。”他指着母亲说。接着他又指了一下我和妹妹:“这是我的两个女孩子。”

    “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吗?”法官指着我问父亲。

    “是的,我是最大的。”我怕父亲说出哥哥来,就这样抢着说了。我不知道当时哪里来的机智和勇敢。

    “不要多嘴!”法官怒气冲冲的又拿起他面前那块木板狠狠地拍了几下。

    父亲立刻就会意了 , 接着说:“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

    法官命令把我们押下去。我们就这样跟父亲见了一面,匆匆分别了。想不到这竟是我们最后的一次见面。

    1. (1) 这个片段的内容是写哪个时间的事情?正确的一项是(    )
    2. (2) 在这个片断中,为了表现法官的心虚、无能,两次写到一个物体,这个物体是(    )
    3. (3) 文中画线的句子从哪一方面表现李大钊对革命忠贞不渝以及对亲人的爱?正确的是(    )
    4. (4) 面对着亲人的哭喊,李大钊为什么如此“安定、沉着”?请结合课文的语句谈一谈。
    5. (5) 这个片段里写了人物的很多语言,请关注文中带点部分的词句,照样子运用“加上动作、神态或心理活动”等方法,写好下面这些语言的提示语。

      ①“哈,今天的收获真不小!”叔叔说。

      ②“老师,让我来!”我说。

    6. (6) 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和人民幸福,浴血奋战,前仆后继。除了课文写的李大钊,你还知道哪些革命先烈的事迹?请用选择其中一个,简要地写一写他(她)的事迹。
  • 1. 按要求写句子。
    1. (1) 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为反问句)
    2. (2)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为转述句)
    3. (3) 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缩句)
  • 1. 词句积累
    1. (1) 含糊的反义词3个
    2. (2) 严峻的含义
    3. (3) 粗暴造句
  • 1. 读拼音,结合语境写字词。

    为了bì miǎn革命组织备破坏,李大钊fén shāo了许多文件。后来军阀派了一群mó guǐ似的匪徒将他bǎng走,最后他被zhí xíng了jiǎo xíng。坚贞不屈的李大钊值得我们敬仰。

  • 1. 理清脉络,内容梳理第三步。
    1. (1) 这篇文章以倒叙开头,点明十六年那一天正是父亲的被难日,按照时间顺序,从父亲,再到和父亲的最后一次见面,最后写父亲全家人的悲痛,记叙了十六年前那场沉痛的回忆。
    2. (2) 这篇文章通过对李大钊同志从被捕前到被害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和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之情。
  • 1. 下列句子中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局势越来越(严峻),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 B . 老师对我们的要求很(严格),希望我们能好好学习。 C . 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明)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 D . 老班长忽然(严厉)地说“小梁同志,共产党员要服从党的分配。”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