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1. (1) 读书使人,讨论使人,作文使人。(准确/充实/机智)
    2. (2) 狡黠者读书,无知者读书,惟明智之士读书。(羡/鄙/用)
    3. (3) 读史使人,读诗使人,数学使人,科学使人,伦理学使人,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凡有所学,皆成性格。(深刻/灵秀/周密/明智/善辩/庄重)
    4. (4)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之际。(处世判事/独处幽居/高谈阔论)
  • 1. 根据下列要求作文。

    崭获2019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绿皮书》,上映后获豆瓣评分8.9,被认为是一场人性的演出,其中有很多经典的台词:

    要是我就不愿意等,这世上到处都是害怕主动迈出第一步的孤独之人;

    改变大众的想法,这需要很大的勇气;

    我父亲曾经说过,无论你做什么,百分之百地做,工作就工作,笑就笑,吃饭的时候要像最后一顿!

     

    这些语句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自选角度, 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你可以选择感悟最深一点或几点,链接生活,叙述有真情实感的故事;也可以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文学创作;也可以回顾电影,写一则影评;也可以展开思考,进行有理有据的论述。

    写作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 1.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夏天的庐山,真是我们纳凉避暑、休闲娱乐的季节。 B . 从2014年9月1日起,我校将基本上完全启动课堂教学改革。 C . 班主任老师围绕如何更好地开展“五小行动”,畅所欲言,广泛地交流了意见。 D . 我们应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坚决杜绝以牺牲环境和后人利益为代价。
  • 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幽居    味同嚼蜡    孜孜不倦    寻章摘句 B . 修剪    吹毛求疵    狂忘自大    不求甚解 C . 聪颖    开卷有益    咬文嚼字    全神惯注 D . 死抠    大而无当    惑然贯通    以小见大
  • 1.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现在,焦虑、着急和不耐烦仿佛成了一些人的常见病,干什么事都显得急不可耐,总是等不得、坐不住、慢不了和静不下。

    ②比如,有的人看到他人成名成功了,一下子会乱了自己的方寸、节奏和步伐,变得焦躁不安、心慌意乱;有的人看到他人提拔重用了,顿时沉不住气,千方百计走捷径;有的人则经不起一点怠慢和挫折,绕不得一点弯路和曲折,不愿也不舍得花更多时间做那些默默无闻、精雕细琢的事,恨不得一蹴而就,早日“梦想成真”;还有的人甚至变得有话不好好说,遇事不好好商量,碰到点问题动辄“一急二躁三冒火”,等等。一言以蔽之,没耐心。

    ③耐心就是不急躁、不厌烦,它既是一种性格,也是一种品格,是“高尚的秉性”,能够成就事业,更成就人生。

    ④耐心成就成功之美。在相当意义上说 , 耐心是成功的“通行证”。在人生的征途上,哪有一帆风顺?总会遭遇挫折,有时还布满荆棘,如果没有耐心,不能坚持到底的话,则很难看到成功的模样。

    ⑤耐心成就过程之美。耐心是一种积极的等待和良好的心态。《道德经》上说,静为躁君。《大学》里讲:“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⑥耐心成就意志之美。哲人说:“无论何人,若是失去了耐心,就失去了灵魂。”耐心考验人的毅力和定力。古往今来,滴水穿石也好、铁杵磨成针也罢,愚公移山也好、精卫填海也罢,难在耐心、贵在耐心、成也在耐心。俗话说,慢工出细活。我们做很多事情,往往要靠绣花功夫、工匠精神,而离开了耐心,这些都无从谈起。好的人生需要文火慢炖、细水长流,这也正是对人的意志品质的锤炼和塑造。

    ⑦耐心是一种修养,需要修炼养成。耐心不够,或因心里想法太多、欲望太强,或因沉不住气、性子太急。少一点功利,多一份淡泊;少一点焦虑,多一份淡定;少一点杂念,多一份纯净;少一点喧嚣,多一份宁静。如此,方可保持一颗耐心,成就人生之美。

    (《华声文萃》2018年11期)

    1. (1)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
    2. (2) 请分析选文第⑥段的论证思路。
    3.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1.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担当是引领人生的旗帜

    在短短两万多字的《论语》中,“君子”这个词竟出现了一百多次。大圣人孔子在为我们勾勒出人们心目中理想的君子形象的同时,也提出了君子最基本的人格标准:做一个有担当的人。担当精神,是我们核心素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若想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就应该培养自己的担当精神。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拥有担当精神呢?

    担当是一种责任。玄奘西去印度,跋山涉水,历经千难万险,始终牢记取经的职责,行程五万余里,终于将佛教圣经带到了中国并发扬光大。(甲)由此可见,责任是我们拥有担当精神的首要条件,在历史的长河里,许多有志之士身处困境时,都是依靠责任感克服重重困难,担当起自己的责任的。

     ① 。鸦片祸国之际,林则徐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的勇气挺身而出,披肝沥胆,虎门销烟;戊戌变法时,谭嗣同毅然拒绝他人劝他逃跑的建议,以“我自横刀向天笑”的勇气直面保守派的屠刀,以鲜血捍卫了自己的变法思想。由此可见, ② 

    担当是一种境界。古往今来,有许多义士仁人,心怀天下苍生,向我们(A述说 B展示 C诠释)着担当的境界。虽然遭遇贬谪,范仲淹依然保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境界;(乙)孔子曾经说过:“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整天只想着自己的小家庭,那么这个人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君子。由此可见,境界能使我们的担当变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当我们从“小我”的世界走出,拥有放眼天下的胸怀时,我们所做的一切就会被注入时间的防腐剂,流芳千古。

    担当是生命水平高下的水银柱,是引领我们书写美好人生的旗帜。一代又一代,一辈又一辈,先人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做人,必须要有所担当!

    1. (1) 对本文的中心论点概括最恰当、最简明的一项是( )
    2. (2) 下面四句话中选择最恰当的两句分别填入文中的(甲)(乙)两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司马迁因“李陵之祸”饱受摧残,但不忘自己的使命,依然坚持写作,创作出堪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巨著《史记》。

      ②在痛苦失意中,李白并没有丧失信心,依然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③虽然茅屋被秋风吹破,境遇困苦的杜甫仍心怀天下,高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④虽然有高官厚禄的诱惑,庄子还是选择在濮水边悠然垂钓,享受山林中晴岚落日的美好。

    3. (3) 根据文意,在文中两处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句子。

    4. (4) 在文中③处选择的词语是:
    5. (5) 本文运用最多的论证方法是什么?请简述其作用。
  • 1. 下列复句关系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A . 由于看图形的角度不同,四种答案全都正确。 B . 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C . 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D . 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
  • 1.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 , 而应推敲细思。 B . 教研讨论会上,刘老师高谈阔论 , 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C . 学习文件不能只咬文嚼字 , 关键是领会文件的精神实质。 D . 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
  • 1. 在社区组织的推进“全民阅读”活动中,你参与了部分工作。请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1:当前“全民阅读”渐成共识,各种与阅读相关的活动层出不穷,堪称丰富多彩,诸如图书漂流、阅读接力、名人讲座、新书签售……不一而足。但阅读活动毕竟不是阅读本身,阅读活动就如同食物散发出来的香味,足以诱人,但不能饱腹。阅读活动的数量、质量、参与者等都不是评价阅读的指标,评价阅读的指标只能是读者的阅读收获。

    材料2:数字阅读有利于迅速获取信息,能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与管理,还有利于进行搜寻式阅读。纸质阅读是一种主动性行为,能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其中,有利于进行深度阅读和持续性阅读。

    材料3:俞敏洪始终坚持在适当的时候读纸质书;他还读电子书和碎片化文章,购买了3 000多本电子书,收藏了近一万篇微信群的文章。

    1. (1) 阅读“材料1”,你认为推进“全民阅读”应该重在
    2. (2) 结合“材料2”“材料3”,针对“智能时代,如何读书”这一话题,谈谈你的看法。
  • 1. 指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 (1)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2. (2) 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3. (3)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4. (4) 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