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下列关于《蒲柳人家》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小说开篇写何满子不愿穿花红肚兜,惹奶奶生气,由此引出一丈青大娘;又由奶奶管不了何满子,向爷爷告状,引出何大学问。 B . 一丈青大娘是贯穿小说始终的线索人物,何满子和爷爷何大学问是文中两个主要的描写对象。 C . “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一句,让读者感受到一丈青大娘的爱孙如命。 D . “伙友们有谁家揭不开锅,沿路上遇见老、弱、病、残,伸手就掏荷包,抓多少就给多少,也不点数儿”,体现了何大学问慷慨大方的性格。
  • 1. (2022广西北海合浦期中)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人称大学问,那就要打扮得斯文模样儿,于是穿起了长衫,说话也咬文嚼字。人们看见,在长城内外崇山峻岭的古yì道上,这位身穿长衫的何大学问,骑一匹光背儿马,左肩挂一只书 , 右肩   一杆一丈八尺的大鞭,那形象是既威风凛凛又滑稽   。 

    1. (1) 下面词语依序填在文段中的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 (  )
    2. (2)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①yì(  ) ②(  )

  • 1. (2022浙江杭州建德期中)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和“精彩绝伦”的“伦”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 . 之乐 B . 不类 C . 语无 D . 理学
  • 1. (2022江西中考)临近体育考试,甲同学猛增了训练强度,乙同学劝他:“小心意外!”甲同学不以为意,说:“哪来那么多意外?”下列用于乙同学应对的话语,最得体的是 (  )
    A . 意外是不多,遇上就麻烦,还是小心为好。 B . 身体很重要,还是要保护好。 C . 该说的我都说了,听不听由你。 D . 好心劝你,还不当回事,你会后悔的!
  • 1. 校团委开展以“安徽——我的家乡”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 (1) 校团委拟写了一则通知,请按提示修改。

      通 知

      各位同学:

      为了增加同学们对家乡安徽的了解情况 , 增强文化认同感,我校将于2021年12月30日14时在学校报告厅举办“安徽——我的家乡”主题报告会。届时,文化学者张青老师将与同学们分享安徽的历史文化。请各班同学准时参加。

      2021年4月24日

      ①画线句成分赘余,请提出修改意见:。 

      ②通知有一处格式错误,请提出修改意见:。 

    2. (2) 活动后,玲玲同学写下了一段文字表达激动之情,请按提示回答问题。

        大美安徽,我为你歌唱。我要歌唱那滁州的醉翁亭,王安石虽醉,却与民同乐;我要歌唱那泾县的桃花潭,A将行,忽闻岸上送别的歌声;我要歌唱那和县的陋室,B;我要歌唱那桐城的C,张英大肚能容,传为千古美谈。 

      ①文段中有一处常识性错误,应将“”改为“”。 

      ②根据语境,在A、B、C处补写合适的内容。

    3. (3) 下面是一副赞美黄山九龙瀑美景的对联,缺失的两个词语应该填( )

      上联:九匹白练出奇观,连续奔腾,远观如八骏骅骝添赤兔

      下联:  松涛鸣爽籁,抑扬起伏,  似千军健卒赴疆场

  • 1.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刘绍棠,我国著名乡土文学作家,“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代表作有中篇小说《运河的桨声》《蒲柳人家》等。 B . 在《无常》一文中,鲁迅提到:无常有黑白两种,白无常又叫活无常,黑无常又叫死无常,人们喜爱的是黑无常。 C . “一丈青”是《水浒传》中孙二娘的绰号。 D . “自个儿跳跶了大半辈子,已经年过花甲”,其中的“花甲”指七十岁。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题字慰英雄

    陈忠实

    ①深秋时节的一天后晌,朱先生在书院背后的原坡上散步,金黄色的野菊花开得一片灿烂,坡沟间弥漫着馥郁的清香,遍坡漫沟热烈灿烂的菊花掩盖不住肃煞的悲凉。他看见一辆汽车在河川公路上自西向东急驶,搅扇起来的滚滚黄尘骤起四散,汽车开到书院对面时却放缓速度,在滋水河边上停下来,一个人挽起裤子涉水过河,沿着通往书院的弯弯小路走上来,朱先生看清他的衣着,原是一位军人,便转过身依然瞅着山坡和河川深秋时节的田园景致。这里宁静安谧的田园景致与整个即将沦陷的中国是如此不协调,他怨愤以至蔑视中国的军人,无法理解如此泱泱大国如此庞大的军队怎么就打不过一个弹丸之地的倭寇?看门的张秀才在书院围墙外的坡田上呼叫他:“你的学生鹿兆海来咧——”朱先生撩起袍襟急步走下坡来。

    ②走进书房,鹿兆海神情激动地说:“先生,我想请你给我写一张字儿——”

    ③朱先生轻淡地问:“你大老远儿从城里开上汽车来,就要这一张字儿?”鹿兆海诚挚地说:“是的,是专意儿来的。”朱先生调侃地笑笑:“你不觉得划不着吗?为我的那俩烂字值得吗?”鹿兆海并不觉察朱先生的情绪,还以为是先生素常的伟大谦虚,于是倍加真诚地说:“我马上要出潼关打日本去了,临走只想得到先生一幅墨宝。”朱先生扬起头来,急不可待地问:“你们开到啥地方去?”鹿兆海说:“中条山。”

    ④朱先生从椅子上站起来,满脸满眼都袒露出自责的赧颜:“兆海,请宽容我的过失。我以为你们在城里闲得无事把玩字画。”鹿兆海连忙站起扶朱先生坐下:“我怎么敢怪先生呢!我们师长听说我要来寻先生,再三叮嘱我,请先生给他也写一幅。他说他要挂到军帐里头……”朱先生的脸颊抽搐着,连连“哦哦哦”地感叹着,如此受宠若惊的现象在他身上还未发生过。朱先生近来常常为自己变化无常的情绪事后懊悔,然而现在又进入一种无法抑制的激昂状态中,似乎从脚心不断激起一股强大的血流和火流,通过膝盖穿过丹田冲击五脏六腑再冲上头顶,双臂也给热烘烘的血流和火流冲撞得颤抖起来,双手颤巍巍地抓住兆海的双肩:“中条山,那可是潼关的最后一道门扇了!”鹿兆海也激昂起来:“要是守不住中条山,让日本兵进入潼关践踏关中,我就不回来见先生,也无颜见关中父老。”

    ⑤朱先生滴水入砚亲自研墨,鹿兆海要替朱先生研墨遭到无声而又坚决的拒绝。朱先生控制不住手劲,把渐渐变浓的墨汁研碾出砚台。朱先生亲自裁纸,裁纸刀在手中啪啪颤着,从笔架上提起毛笔在砚台里蘸墨,手腕和毛笔依然颤抖不止。朱先生挽起右臂的袖子,一直捋到肘弯以上,把赤裸的下臂塞进桌下的水桶,久久地浸泡着,冰凉的井中水起到了镇静作用,他用布巾擦擦小臂,旋即提笔 , 果然不再颤抖,一气连笔写下七个遒劲飞扬的草体大字:

      砥柱人间是此峰

    ⑥朱先生停住笔说:“这是我写的一首七绝中的一句。我刚中举那阵儿年轻气盛,南行回来登临华山诵成的。现在我才明白,我连一根麦秆儿的撑劲都没有,倒是给你的师长用得上。”鹿兆海也情绪波动,泪花涌出。朱先生重新铺就一张横幅,蘸饱墨汁再次毅然落笔:

      白鹿精魂

    ⑦朱先生写完放下毛笔,猛然抬起手咬破中指,在条幅和横幅左下方按盖印章的部位,重重地按上了血印。鹿兆海吃惊地看见朱先生中指上滴滴答答掉到字画上的血花儿,扑通一声跪下去:“朱先生放心,我一定要拿小日本一桶血赔偿先生……”朱先生怆然吟诵:“王师北定中原日,捷报勿忘告先生哦!”

    (节选自《白鹿原》,有删改)

    1. (1) 围绕“题字”,选文中朱先生的情绪和行为有哪些变化?

        轻淡调侃——激动题字——怆然吟诗 

    2. (2) 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⑤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朱先生挽起右臂的袖子,一直捋到肘弯以上,把赤裸的下臂塞进桌下的水桶,久久地浸泡着,冰凉的井中水起到了镇静作用,他用布巾擦擦小臂,旋即提笔。

    3. (3) 文中三处提到“中条山”,试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4. (4) 简要分析朱先生的人物形象。
    5. (5) 探究两处题字“砥柱人间是此峰”“白鹿精魂”的丰富意蕴。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几个夫见他们的伙伴挨了打,呼哨而上;只听咔吧一声,一丈青大娘折断了一棵茶碗口粗细的河柳,带着呼呼风声挥舞起来,把这几个纤夫扫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纷纷落水。一丈青大娘不依不 , 站在河边大骂不住声,还不许那几个纤夫爬上岸来;大帆船失去了纤力,掌舵的zhàn裂了虎口,也驾不住,在河上转开了磨。最后,还是船老板请出了摆渡船的柳罐斗,钉掌铺的吉老秤,老木匠郑端午,开小店的花鞋杜四,说和了两三个时辰,一丈青大娘才算开恩放行。

    1. (1) 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 )夫  zhàn( )裂  驾( )

    2. (2) “不依不饶”中“饶”的意思是( )
    3. (3) 画波浪线的句子为复句。 
    4. (4) 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 1. 明词义
    1. (1) 一气呵成:。 
    2. (2) 不知好歹:。 
    3. (3) :指医生医术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 
    4. (4) :两边肋骨插上刀,表示不怕死。指为朋友敢于冒险,甚至牺牲生命。形容讲义气,重情义。 
    5. (5) 如坐针毡:。 
    6. (6) :指家庭中亲人团聚的快乐。 
    7. (7) :形容盼望殷切。 
    8. (8) 咬文嚼字:。 
    9. (9) 芒刺在背:。 
    10. (10) 影影绰绰:。 
    11. (11) 不耻下问:。 
  • 1. 下列对《蒲柳人家》语言特色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 语言古朴典雅,凝练厚重,经得住咀嚼品味。 B . 句式整散结合,参差错落,读起来节奏鲜明。 C . 采用了民间口语与俗语,乡土气息浓郁。 D . 继承了说唱艺术的特点,讲究押韵和对偶。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