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 . “好喝懒做”“污人清白”“四文大钱”“相提并论”四个词语结构类型一致。 B . “孔乙己的悲剧,是他个人的悲剧,还是社会的悲剧?”标点符号使用无误。 C . 小说《孔乙己》用众人的阵阵笑声与孔乙己的不幸遭遇形成对比,揭露了社会的病态,批判了群众的麻木。 D . 鲁迅,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有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呐喊》等。
  • 1. 有人根据《孔乙己》的内容拟了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你对出下联。

    上联:小酒店大世界,尽显世态炎凉

    下联:             

  • 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 (1) 掌柜说,样子太傻,怕shì hòu不了长衫主顾,就在外面做点事罢。
    2. (2) 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chuò hào
    3. (3) (孔乙己)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籍纸张bǐ yàn,一齐失踪。
    4. (4) (孔乙己)想在柜上写字,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wǎn xī的样子。
  • 1. 学习了《孔乙己》之后,小帆写了几句感悟,其中有不当之处,请你帮他修改。

      [甲]《孔乙己》是一篇讨伐封建科举制度的战斗檄文和强烈呐喊。[乙]孔乙己这一鲜明的艺术形象让我们分明地看到这个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在悲苦人生道路上留下的长长的一串足迹。

    1. (1) [甲]处画线句中有搭配不当的问题,请提出修改意见:。 
    2. (2) [乙]处画线句中有语序不当的问题,应将“”和“”互换位置。 
  • 1. (2019山东潍坊中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独腿人生

    罗伟章

    朋友住在城南一幢别墅里,与闹市区有一段距离,下公交车之后,若步行,紧走慢赶,至少也要40分钟。眼看约定的时间到了,我顺手招了一辆人力三轮车。

    朋友曾在电话中告知:若坐三轮,只需3元。为保险起见,我上车前还是问了价。“5元。”见我犹豫,车夫开导我说:“出租车起价就是6元呢。”这个账我当然会算,可5元再加1元,就是3元的两倍,这个账我同样会算。“这不是讹人嘛。”我举目张望,希望再有一辆三轮车来。车夫说:“上来吧,就收你3元。”

    车夫一面蹬车,一面以柔和的语气对我说:“我要5元其实没多收你的。”“人家已经告诉我,只要3元呢。”“如果在前一个站,就只收3元。你以后来这里,就在前一站下车。”他穿着人力三轮车车夫统一的黄马甲,剪得齐齐整整的头发已经花白,至少有55岁的年纪。

    车行一小段路程,我总觉得有点不大对劲,上好的马路,车身却微微颠簸,而且,车轮不是滑行向前,而是向前一冲,片刻的停顿之后,再向前一冲。我正觉奇怪,突然发现蹬车的人只有一条腿!右腿上一截黄黄的裤管,挽一个疙瘩,悬在空中,随车轮向前“冲”的频率前后晃荡着。他的左腿用力地蹬着踏板,臀部时时脱离坐垫,身子向左倾斜,以便把所有的力量都用在左腿上。从他左腿并不肥大的裤管随风摆动的情形,我猜想他唯一的好腿一定瘦得可怜。

    我的喉咙有些发干,心里被一种奇怪的惆怅甚至悲凉的情绪纠缠着,笼罩着。我想对他说,不要再蹬了,我走路去。我当然会一分不少地给他钱,可我又怕自己的做法显得矫情,玷污了一种圣洁的东西。

    前面是上坡路。我说:“这里不好骑,我下车,我们把车推过去。”他急忙制止:“没关系没关系,这点坡都骑不上去,我咋个挣生活啊?”言毕,快乐地笑了两声,身子便弓了起来,加快了蹬踏的频率。他的独腿顽强地与后退的力量抗争着,车轮发出“吱吱”的尖叫,车身摇摇晃晃,极不情愿地向前扭动。车夫黝黑的后颈上高高绷起一股筋来,头使劲地向前耸。他是在跟自己较劲,与命运抗争!

    坡总算爬上去了,车夫重重地喘着粗气。不知怎的,我心里的惆怅和悲凉竟然了无踪影。在我面前的,无疑是一个强者,他把路扔在了后面,把坡扔在了后面,为自己“挣”来了坦荡而快乐的生活。

    待他喘息稍定,我说:“你真不容易啊!”他自豪地说:“这算啥呢!今年初,我一口气蹬过八十多里,而且带的是两个人!”

    他说:“有两个外国人来成都,想坐人力车沿二环路走一趟,看看成都的风景。别人的车他们不坐,偏要坐我的车。他们一定以为我会半路出丑的,没想到,嘿,我这条独腿为咱们成都人争了气,为中国人争了气!下了车,那两个外国人流了眼泪,说的什么话我不懂,但我想,他们一定不会说我是孬种。”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既心酸,又豪迈,是那种近乎悲壮的自豪的情感。

    我很想打听一下他的那条腿是怎么失去的,可终于没有问。事实上,这已经无关紧要了。他已经断了一条腿,而那条独腿支撑起了他的人生和尊严,这就足够了。

    离别墅大门百十米远的距离,车夫突然刹了车。“你下来吧。”他说。

    我下了车,给他5元钱。他坚决不收,“讲好的价,怎么能变呢?你这叫我以后咋个在世上混啊?”我没勉强,收回了他找给的2元钱。

    我正要离去时,他不好意思地说:“往别墅里去的人,至少应该坐出租车啊……我怕被你朋友看见……”我天生是不大流泪的人,但此时我的眼泪流了下来。

    “谢谢。”我轻声地说。“谢谢您!”车夫郑重地说。

    议完事,朋友留我吃饭,我坚决拒绝了。我徒步走过了那段没有公交车的路程,我从来没有与自己的两条腿这般亲近过,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两条腿这般有力过。

    1. (1) 简要梳理“我”对车夫情感态度变化的过程,在下面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词语。

      怀疑→①→高兴→自豪→②

    2. (2) 小说让车夫自述拉两个外国人的故事,有何作用?
    3. (3) 作者按一定层次塑造“车夫”这一形象,请参照①的句式,用“挣”或“争”概括另外两个层次。

      ①作为残疾人,自食其力,为家庭挣生活;

      ; 

      。 

    4. (4) 车夫与鲁迅小说中孔乙己的命运截然不同,请说明造成这种不同的社会原因。
  • 1. (2021上海考前押题密卷改编)春华中学书画社团前往程十发美术馆参观时,同学们在展厅看到一幅人物画,似曾相识。请将画面内容描述出来。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人物描写方法或一种修辞手法,50字左右。
  • 1. 《孔乙己》中多次写到人们的“笑”,我找出具体语句,看看人们每次都是为什么而笑的。作者用“笑”来贯穿孔乙己的故事,有什么用意?
  • 1. 孔乙己地位低下但追求功名,穷困潦倒但好吃懒做,迂腐不堪死要面子而自欺欺人,遭人嘲笑但又孤芳自赏、自命清高,凄苦惨绝但至死不悟,同时又有质朴善良的一面。造成孔乙己矛盾表现的思想根源和社会原因是什么呢?
  • 1. 《孔乙己》文章开头在写“鲁镇的酒店的格局”之后,写“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房子里“慢慢地坐喝”。作者在孔乙己出场前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 1. 拓展阅读。

    看客是鲁迅笔下常见的形象。课外阅读鲁迅的《示众》《药》等小说,看看其中描写了怎样的看客形象,他们共同的特征是什么,并进一步思考,鲁迅写形形色色的看客,主要想表达什么。请以《鲁迅笔下的看客形象》为题,写一篇小论文。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共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