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B .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C . 郊原/如海,房舍/如舟 D . 所有树木/无非/一棵,整片大地/是/一朵花
  •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 (mù)     湖(pàn)     风(shuāng)  B . 异(chà)     房(shè)     言(huǎng) C . (shì)     原(jiāo)    手(tuò) D . 漫(màn)     埋(mò)      海(tāo)
  • 1. 阅读下面的诗歌,请从文学欣赏的一两个角度进行赏析。

    跌倒

    牧也

    风,跌倒了

    才有了美丽的落叶

    云,跌倒了

    才有了滋润大地的雨水

    太阳跌倒了,

    才有了静谧的夜晚。

    所以

    让我们不再害怕跌倒

    让我们在跌倒时

    用最美丽的姿势站起来

  • 1. 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祖国

    谷禾

    小小的祖国

    掌心上的祖国

    舌尖上的祖国

    糖的蜜的

    一只河蚌里吐蕊的祖国

    花的草的

    千万树鸟鸣飘香的祖国

    黑眼睛黄皮肤的祖国

    编花篮的祖国

    山高路远的祖国

    云的风的

    打马向西的祖国

    河的海的

    碧波荡漾的祖国

    哈哈笑的祖国

    长不大的祖国

    秋风里挂红灯的祖国

    歌的舞的

    城楼上挥手的祖国

    不夜的无眠的

    火树银花的祖国

    比天大

    比地大

    比笔管里的墨水大的祖国

    比父亲的瓷碗大

    比母亲的乳房大

    比你的苦难大

    比我的欢笑大

    比每天升起的太阳大的

    我的小小的

    呵在心跳里的

    亲亲的

    祖国啊——

    1. (1) 仔细品读诗歌,说说诗歌的前三节分别从哪几个角度描绘了祖国。
    2. (2) 你能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诗歌中第三节的情景吗?
    3. (3) 诗歌第四节所表达的内容以及所抒发的感情是怎样的?请你简要谈谈。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历史上,广东不仅是丝绸、瓷器、茶叶等中国大宗传统商品的出口集放地,也是世界时尚用品的重要产地,其代表就是广东的扇子。扇子,东西方都有,但来自广东的扇子卖得特别火,风靡欧美,畅销世界。

    169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首次在广东订制了8万件扇子,这些扇子一抵达欧洲市场,就备受青睐、欧洲的宫廷贵妇都以拥有一柄精致华美、充满异国情调的广东扇子为时尚。19世纪,在美国东部海岸城市,几乎没有一位女士不拿着一把来自广东的扇子出现在夏日晚会或时装舞会上。

    1. (1) 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6个字。
    2. (2) 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

      无处   随时   不清风   动来   举起   消酷暑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你是历史长河里伟大的

    你用手中的橹桨

    荡出南湖上潋滟的波光

    一只红船从此带着希望和力量

    迎着朝阳 劈涛斩浪

    向着波lán壮阔的大海航行

    穿过暗夜凶险 穿过岁月风沙

    南昌城头的枪声划破沉沉苍

    井冈山上迎来喷薄旭日

    雪山上隽刻下不朽丰碑

    草地泥沼中写就壮美诗行

    你是伟大的舵手啊

    豪迈的远航路上

    勇气和智慧之帆高高飘扬

    1. (1)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手( ) 波lán( )壮阔 苍( )

    2. (2) 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正确写法是“”。
    3. (3) 文中“喷薄”的意思是;“写就”中“就”的意思
    4. (4) 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 1. (独家原创试题)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 《统一》——诗的作者是匈牙利诗人聂鲁达,他曾获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漫歌》等。 B . 《萧红墓畔口占》——诗的作者戴望舒被称为“雨巷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 C . 《风雨吟》——诗的作者芦荻,原名陈培迪,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桑野》《驰驱集》等。 D . 卡之琳是“新月派”代表诗人,与李广田、何其芳合称“汉园三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鱼目集》《慰劳信集》《雕虫纪历》等。
  • 1. 阅读下面的文章,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满树槐花飘香来

    王溱

    ①每年的五月都是鲜花繁盛的时节,各种花卉五颜六色竞相开放,争奇斗艳。

    ②我最喜欢的还是槐花。槐花与我有缘,我是闻着它的清香长大的。当年我居住在一个大杂院里,门口有一条很宽的马路。听大人说,马路边曾稀稀拉拉地长着几棵白杨树和梧桐树,不知是管理不善还是其他原因,反正蔫不拉几的。上世纪50年代中期,城市里搞绿化建设,某一年,马路两侧种上了清一色的槐树,来年槐花盛开时,犹如一条鲜花怒放的走廊,又像是撑起两排翠绿、雪白相间的巨伞,十分壮观。那年我恰好出生。

    ③每年,槐树枝露出绿芽,邻居们就知道暖春离我们不远了,上了年纪的邻居就会拿着马扎坐在槐树下透气、养神。等到槐树枝上长满了绿色间或有些黄白色的骨朵时,就意味着槐花盛开在即。常常是白天还只看到树枝上露出一点点骨朵,经过一夜“发力”,第二天整棵树便挂满了花朵,那淡淡的黄白色花瓣,素雅,清新,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香气,令人陶醉。

    ④槐花一开,邻居们便开始享受欢愉的时光。傍晚,太阳还没完全落下山,下了班的,在家休息的,或是放了学的孩子便围聚在槐树下,大人们或坐在小板凳上,或半蹲在地上,一边喝着茶水吸着自卷烟,一边对盖满头顶的愧花品头论足,有喜欢尝鲜的,顺手摘几朵花含在嘴里。孩子耐不住寂寞,围着槐树跑来跑去,又是捉迷藏,又是“过家家”,欢笑声在整条马路上回荡。不过这温馨的时光很短暂。槐花花期不长,一般十天八日,最多不超过半月。欣赏过后,邻居们便拿着竹竿,端着小盆开始采摘,高处够不着,干脆打来梯子。褪去花朵的槐树像是卸去了沉重的负担,显得更加挺拔干练。它一定是在调整状态,积蓄力量,以便来年再现繁荣。

    ⑤槐花好吃,味道清香甘甜。大院邻居最拿手的是用槐花包包子。把摘下的槐花稍微清洗一下,讲究的再用热水一焯,去去苦味,然后把剁好的猪肉、调料拌在里面。用槐花包包子,肉必须放得多,五花肉最好,因为槐花喜油水,肉放少了就没香喷喷的滋味。过去生活条件不好,邻居们都舍不得放肉,所以很难蒸出那种香味。我们院里有户姓张的人家,老爸是七级工,挣钱多,老妈又比较舍得花钱,所以他们家的槐花包子最上“档次”。每当包子一出锅,浓郁的香味就飘散出来,全院都闻得到。那肉香裹着槐花的味道,太诱惑人了,光闻味就流口水。好在他们家人大方,每次都分些给邻居们尝鲜,一家一两个虽不多,但情谊在,邻居们还是很感激的。

    ⑥槐树对人类的贡献是很无私的,美丽芳香的花人既大饱眼福,也大快朵颐,并且生命力强,自然界里这样的物种并不是很多。在人们眼中,槐树还是祥瑞的象征“门前一棵槐,不是招宝,就是进财”。在我的老家,当地政府因地制宜,靠山吃山,专门在山洼处开辟了一个园子,一气栽种了上万棵槐树,名曰“槐花园”。这里每年都要举动槐花节。每逢花期,那一棵棵高大的槐。树上,挂着浓密的花朵,地上则铺满了洁白如雪的花瓣,犹如一张硕大无边的天然地毯。在如此美丽壮观的园子里徜徉,仿佛置身于梦境,怎能不让人生出对大自然的感恩之情?

    (摘自《光明日报》2020年5月15日15版)

    1. (1) 文章第②-⑤段主要从哪些角度写槐花?请简要概括。

      “我”与槐花的渊源→

    2. (2) 文章第②段运用哪种记叙顺序?其目的是什么?
    3. (3) 揣摩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品味其表达效果。

      我们院里有户姓张的人家,老爸是七级工,挣钱多,老妈又比较舍得花钱,所以他们家的槐花包子最上“档次”。

    4. (4)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以下的句子。

      常常是白天还只看到树枝上露出一点点骨朵,经过一夜“发力”,第二天整棵树便挂满了花朵。

    5. (5) 结尾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 1.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成长

    ①年轻的老师带孩子们去小吃城。

    ②“你们来了。”摊主热情地跟孩子们打招呼。回过头,对地说:“辛苦!辛苦!”目光中满是理解和赞许。

    ③一股暖流,在她心里涌动。小吃摊上弥漫着氤氲的热气,空气里是食物诱人的香味。很快,孩子们都挑了自己爱吃的,付了钱,坐下来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④多年前的情景又浮现在地脑海里。

    ⑤那一年,校长宣布了一个决定:“把学生带出去!让他们走进社区!走向真实的生活场景!”

    ⑥“这怎么行?万一出了事怎么办?”老师们议论纷纷。普通学校的孩子,组织学生外出,老师尚且悬一颗心,更何况,他们面对的,是一大群脑痕、智障、自闭症的孩子。有些孩子患有痛病,路上发作怎么办?走失了又怎么办?可是,校长的眼神异常坚定。看来,她是经过剧烈的思想平争,才做的这个决定。

    ⑦第一次,她带着孩子们去小吃城。出发前的那个晚上,她紧张得睡不着觉。在家里,她还像个孩子,常常在父母面前撒娇呢。在学校里,她是老师,已经能够熟练地给脑瘫的孩子擦鼻涕、口水,给大小便失禁的孩子换洗内裤。或者,午睡时,搂着、哄着几个特别多动的孩子入睡。她喜欢这些简单、可爱的孩子。但是,带孩子们出去,路上行人异样的目光,让她难堪,她都不敢抬起头来。她和另一位老师,一前一后,紧紧护着学生,唯恐一个闪失,就有孩子离开她们的视线。她背着的一个宽大的包里,装着几位学生干净的衣裤。

    ⑧刚走近小吃摊,摊主们看着一大群面容特殊的孩子,顿时变了脸色。“傻子来了!走开!走开!”摊主粗声大气地对学生嚷着,唯恐他们带来什么晦气似的。而且,他们还特意看了她几眼。“老师是不是也有毛病?”他们悄悄嘀咕。那目光,就像犀利的刀子划过她的面庞,刺在地心坎上。在摊主的斥骂声中,一些孩子已经有所察觉,慢慢地围到她们身边,像受惊的小鸟:大部分孩子仍然在东张西望,甚至,小手蠢蠢欲动,想去拿摊上的肉串。对着香喷喷的小吃,孩子们都露出无比渴望的眼神。那是一种怎样让老师们揪心的眼神啊。

    ⑨结果,什么都没吃成,他们回来了。其他老师也回来了。说起来,都是一肚子委屈。去超市的,不仅挨了骂,还赔了钱。因为,有些孩子第一次到大超市,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就抓,还把糖果放进自己的嘴里。超市保安乡乡紧跟,像防贼一样防着他们。

    ⑩年轻的老师去找校长。说看说着,她哭了。校长也哭了。她乞求似的望看校长,希望不用带孩子去外面上课了。“那孩子们好吗?”校长问。

    ⑪年轻的老师沉默了。走出围墙,教学效果绝对比关在学校教学要好得多。孩子们快乐、兴奋,就像放飞的鸟儿一料。即使是小吃城那不愉快的一幕,也立则如轻烟般散了。他们看到了林立的店铺和繁华的街道。世界原来这么大,这么美丽,校长的欲弦之音就是:对孩子有利的,就得坚持。

    ⑫于是,他们坚持带孩子们出去。好几次,校长全程陪同。在公交车上,校长教孩子们给老人、孕妇让座。有一次,一位妇女把孩子们叫做“傻子”。“这位阿姨很尊重我们孩子的,是吧?”校长说。这位妇女有点不好意思了。“我们无法改变别人,只能改变我们自己。”校长对她们说。孩子们学会过红绿灯了,学会自己乘坐公交车了,能够在花园里观赏美丽的花木、感知春天了。

    ⑬ “他们又来了。”小吃城的摊主渐渐换了称呼。虽然,态度不冷不热,但是,他们没有再叱骂孩子们,同时,把小吃卖给了他们。

    ⑭时光如流水,冲洗着一些坚硬的东西。“你们来了。”当一位摊主第一次招呼孩子们时, 年轻的老师眼角湿润了。

    ⑮那一年,全国特教专家来了。年轻的老师带孩子们去小吃城上观摩课。孩子们井然有序地点餐、付钱,坐下后安静就餐。一位轻度智障的女孩,还给专家介绍起本地小吃,乐得专家开怀大笑。

     ⑯“老师,你吃!”孩子的声音,把她从记忆中唤回。一位孩子手里拿着一串羊肉串,憨憨地看着她。这是一个患唐氏合症的孩子,和同龄人相比,他长得慢。他永远是那种憨憨的让人爱怜的表情。

    ⑰路边的一棵树上,传来了一声清脆的鸟叫。

    (选自《小小说选刊》,作者:赵淑萍,有删改)

    1. (1) 根据选文,仿照示例,梳理推主们对特教孩子的态度和称呼的变化。

      粗声大气地斥骂,叫他们“傻子”——

    2. (2) 下面语句是如何表现人物心理的?请简要赏析。

      ①那目光,就像犀利的刀子,划过她的面庞,刺在地心坎上。

      ②在摊主的斥骂声中,一些孩子已经有所察觉,慢慢地围到她们身边,像受惊的小鸟:大部分孩子仍然在东张西望,甚至,小手蠢蠢欲动,想去拿摊上的肉串。

    3. (3) 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题目“成长”的含义。
    4. (4) 文中的校长着墨不多,但形象鲜明。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 1.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

    透过雪夜的草原

    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

    无数的土地的垦植者

    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

    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

    拥挤在

    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

    饥馑的大地

    朝向阴暗的天

    伸出乞援的

    颤抖着的两臂。

    中国的苦痛与灾难,

    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

    (选自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乙】

    让我祖国的地和水,空气和果实甜美起来,我的苍天。

    让我祖国的家庭和市廛,森林和田野充盈起来,我的苍天;

    让我祖国的应许和希望,行为和言语真实起来,我的苍天。

    让我祖国儿女们的生活和心灵合一起来,我的苍天。

    (泰戈尔《让祖国的地和水甜美起来》)

    1. (1) 请从意象和表现手法分析【甲】诗片段是如何表现当时中国的情况的。
    2. (2) 【甲】【乙】两首诗都出现了“土地”意象。请概括这一意象在诗中的内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