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故宫博物院》一文采用的是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使我们对故宫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印象。 B . 《故宫博物院》的特征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C . 作者是以自己参观的路线作为说明顺序的,这也是故宫由南到北的建筑顺序。 D . 说明文中没有详写和写的区别,而记叙文中有这种区别。
  • 1.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①在北京城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这就是紫禁城。现在人们叫它故宫,也叫故宫博物院。这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近六百年历史了。

    ②紫禁城城墙十米多高,有四座城门:南边午门,北边神武门,东西两边分别是东华门、西华门。宫城呈长方形,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城墙外是五十多米宽的护城河。城墙的四角,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1. (1) 第②段主要介绍了故宫的和建筑风格。
    2. (2) 结合片段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有六百年的历史。(   )

      ②故宫有四座城门:南边神武门,北边午门,东西两边分别是东华门、西华门。(   )

    3. (3) 片段中多处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如“十米多”“七十二万平方米”“七十多座”等,这样表达是为了
    4. (4) 片段最后一句说明了故宫的建筑有的风格特点,抒发了作者对故宫的之情。
  • 1. 根据“新鲜”的不同意思,写句子。
    1. (1) 没有变质,没有经过加工处理的,没有枯萎的。
    2. (2) 出现不久,还不普遍;少见的;稀罕。
  • 1. 课外阅读。

    ①驰名世界的凡尔赛宫坐落在巴黎西南18公里的凡尔赛镇,它是人类艺术宝库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②凡尔赛宫建于路易十四时代,1661年动土,1689年竣工,至今约有290年的历史。全宫占地110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11万平方米,园林面积100万平方米。宫殿建筑气势磅礴,布局严密、协调。正宫东西走向,两端与南宫和北宫相衔接,形成对称的几何图案。宫顶建筑摒弃了巴罗克的圆顶和法国传统的尖顶建筑风格,采用了平顶的形式,显得端正而雄浑。宫殿外壁上端,林立着大理石人物雕像,造型优美,栩栩如生。

    ③凡尔赛宫宏伟、壮观,它的内部陈设和装潢富于艺术魅力。500多间大殿小厅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内部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配有十七、十八世纪造型超绝、工艺精湛的家具。宫内还陈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其中有远涉重洋的中国古代瓷器,由皇家大画家、装潢家勒勃兰和大建筑师孟沙尔合作建造的镜廊是凡尔赛宫内的一大名胜。它全长72米,宽10米,高13米,连结两个大厅。长廊的一面是17扇朝花园开的巨大的拱形窗门,另一面镶嵌着与拱形窗对称的17面镜子,这些镜子由400多块镜片组成。镜廊拱形天花板上是勒勃兰的巨幅油画,挥洒淋漓,气势磅礴,展现出一幅幅风起云涌的历史画面。漫步在镜廊内,碧澄的天空、静谧的园景映照在镜墙上,满目苍翠,仿佛置身在芳草如茵、佳木葱茏的园林中。

    ④正宫前面是一座独特的法兰西式大花园。园内树木花草的栽植别具匠心,景色优美恬静,令人心旷神怡,站在正宫前极目远眺,玉带似的人工河上波光粼粼,帆影点点,两侧大树参天,郁郁葱葱,绿阴中女神雕像亭亭玉立。近处是两池碧波,沿池的铜塑丰富多姿,美不胜收。

    1. (1) 第①段交代凡尔赛宫的,并用了的说明方法突出凡尔赛的艺术价值。
    2. (2) 第②段是交代凡尔赛宫的时间,然后说明全宫占地总面积,从中可以知道凡尔赛宫共分两大部分:
    3. (3) 第②③段中使用什么说明方法,并各举例分析其作用。
    4. (4) 作为宫殿建筑,故宫博物院和凡尔赛宫有什么相似之处?
  • 1. 哪一个词语和加点词语的意思最接近?请你把它找出来(    )

    A . 顾客 B . 顾全 C . 顾盼 D . 兼顾
  • 1.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 . 裁剪    筹备    斑点    沮丧    B . 类似    猜侧    昼夜    氧气 C . 神秘    提供    考察    枯萎    D . 谜语    揭开    倾角    木棍
  • 1. 下列选项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宫殿           绚丽           铃珑           惟妙惟肖 B . 点缀           缭绕           廷伸           龙凤呈祥 C . 辉煌           矫建           和谐           亭台楼阁 D . 批阅           真伪           掩映           迥然不同
  • 1. 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 . 矗  (chù)      湛蓝(zhàn)    重檐(zhòng yán)    蟠龙(pān) B . 金銮(lán)殿    藻井(zǎo)      金锁(suǒ)          沦为(1ún) C . 额枋(fāng)    矫健(jiǎo)    击磬(qìng)        中轴(zhóu) D . 嫔妃(pín)      攒动(cuán)    翊坤宫(yù)        玉玺(xǐ)
  • 1. 判断下列二组中的语句,哪个表达更准确.。
    1. (1)
    2. (2)
  • 1. 拓展练习

        炎炎夏日,一只蝉静静地停在树枝上。当它正在享受这份清闲、宁静的时候,却不知危险正悄悄临近——一只饥饿的螳螂小心翼翼地移了过来。螳螂举起“双刀”正准备享受眼前的美餐,然而它也丝毫没有察觉到一只黄雀已尾随其后。就在螳螂闪电般向蝉发起攻击的同时,它自己也成了黄雀的腹中餐了。我们用生物学的眼光来看,这只是一种非常自然而又有趣的现象——食物链。

    在广阔的自然界中,生存斗争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各种为了生存繁衍,需要不断地避开那些比自己强大的种类,去捕食那些比自己弱小的种类。而那些强大的或弱小的种类也同样地做着这件事——逃避更强大的,或捕食更弱小的。“一物降一物”,环环相扣,就像一条巨大的链子把由弱到强的物种串起来。这就形成一条条形形色色的食物链,那就是: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整个自然界就好像一个等级森严的国家。只不过这个“国家”中的等级不是人为划分的,而是以弱肉强食的残酷自然法则划分的:等级与等级之间不是地位高低贵贱的关系,而是食与被食的关系。这每一个等级也就是食物链中的一环。各种生物互相制约,使整个自然界趋于平衡,任何一环被破坏,都会导致整个生态平衡的破坏,而造成不良后果。例如在草原上,鹿吃草而被狼吃。如果把狼这一环去掉,照理说草不会有什么影响,而鹿应该生活得更好。然而事实不是这样。由于没有了狼的控制,鹿大量繁殖,越来越多,首先遭殃的便是草,它们很快被吃光;草没有了,鹿也难逃厄运。所以,狼吃鹿虽然表面上对鹿不利,但实际上对于鹿的种族延续反倒是有保护作用的。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食物链的重要性,以及它的任何一环都是地球生态环境中的组成部分。  

    1. (1) 下面对“食物链”的解说最准确的一项是 ( )
    2. (2) 文中所说的自然界中生物“一物降一物”不断斗争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 )
    3. (3) 对文中举“鹿吃草而被狼吃”的例子的主要目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
    4. (4)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