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宿城月考) 下列图示是几种常见物质溶于水后发生解离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  )
    A . B . C . D .
  • 1. (2024·深圳模拟) 探秘维生素 C 泡腾片

    小明看完“天宫第一课”后,对王亚平老师的泡腾片实验非常感兴趣,查阅资料知:维 C 泡 腾片是一种常见的补充维生素 C 的保健药品,于是购买了维 C 泡腾片,与小组同学一起开 展探究实践活动。

    1. (1) 标签中的信息

      图 1 为维 C 泡腾片标签上的部分内容。

      ①阅读本品的营养成分表:每 100g 维 C 泡腾片含钠 5750mg(1mg=10-3g)。已知本品其他 成分不含钠元素,则本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

      ②泡腾片中维生素 C 的主要功效是预防

    2. (2) 泡腾片中的化学变化

      泡腾片可用来自制汽水,小明取一片泡腾片放入水中,即刻产生大量气泡(如图 2),尝一口,有酸味和喝汽水的感觉。

      ①查阅资料知,碳酸氢钠和柠檬酸是泡腾片中的崩解剂,其作用是使泡腾片迅速崩解和融化,加水后两者发生如下反应:3 NaHCO3 +H3C6H5O7 =Na3C6H5O7 +3CO2  ↑ +3 (填化 学式)。

      ②泡腾片崩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部分溶解于水中,使其有汽水的美感。证明气体为二氧化碳的方法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③小明同学依据泡腾片喝起来有酸味,推测反应后的溶液中肯定含有(填微粒符号)。欲验证其推测,你的方法是(写一种即可)。

    3. (3) 泡腾片的保存

      综合以上探究实践活动,你以为保存泡腾片的注意事项是

  • 1. (2024·深圳模拟)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如图均为初中化学探究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探究酸与指示剂作用

    C.验证镁、铁、锌金属活动性

    D.配制 100g10%的氯化钠溶液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深圳模拟) 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里溶有大量碳酸钠和氯化钠。居住在湖边的居民冬天捞 碱(Na2CO3 ),夏天晒盐(NaCl)。

    1. (1) 根据图 1 分析夏天晒盐采用的结晶方法是;冬天捞碱的原理是
    2. (2) 碳酸钠(俗称)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取氢氧化钠,流程如图 2 所 示。

      ①操作Ⅰ的名称是,其中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 (写出一种即可)。

      ②写出流程中发生苛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工艺中采用石灰乳而不用石灰水的原因是

      ④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可先用较多水冲洗,再涂上

  • 1. (2024·连州模拟) 钙是生物体骨骼的重要组成元素。鱼骨中含有碳酸钙,现设计图甲实验测定鱼骨中的碳酸钙含量,并将测得的数据绘制成图乙。

    提示:

    ①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HAc),醋酸和鱼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他成分不与食醋反应)

    ②鱼骨中其它成分与食醋反应生成的气体可忽略不计。

    1. (1) 该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2. (2) 由图乙中的AB曲线,可知锥形瓶中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是(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为
    3. (3) 生活中,用喝醋的方法除去卡在咽上的鱼刺,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请你结合实验结果加以说明
    4. (4) 根据图中的数据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质量分数为3%的醋酸质量多少(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已知HAc相对分子质量为60)
  • 1. (2024·雷州模拟) 区别下列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 . 羊绒与棉花(灼烧) B . 醋酸与盐酸(滴入酚酞) C . NH4NO3和NaOH固体(水) D . 氯化钾与氯化铵(加熟石灰研磨)
  • 1. (2024·雷州模拟)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
    A . CO(CO2)——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B . C(CuO)——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C . KCl固体(MnO2)——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 . 氯化钠溶液(氯化钙)——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
  • 1. (2024·雷州模拟) 中欧班列“长安号”是联系中亚五国和我国的“幸福快车”。兴趣小组同学联系所学的知识, 按照“列车与站点物质能反应,方可驶向下一站”的规则,绘制出了“盐酸列车运行地图”。“2~5 号站”各站的对应物质属于不同类别。

    1. (1) 列车途经“1号站”时,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这一变化属于 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
    2. (2) 列车到达“2号站”,有蓝色溶液生成。“2 号站”中物质的化学式为
    3. (3) “3号站”的物质为氢氧化钙。盐酸经过“3号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盐酸 经过“3号站”和“4号站”生成有相同的物质。“4号站”的物质与盐酸反应的现象为
    4. (4) 稀盐酸”列车途经“5号站”时,生成了最轻的单质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是
  • 1. (2024·雷州模拟) 柠檬酸(C6H8O7)是一种较强的有机酸,在水溶液中可以解离出来H+ , 从而呈现酸性,主要用于香料或作为饮料的酸化剂.下列物质不能与柠檬酸反应的是(  )

    A . Mg B . Fe2O3 C . CO2 D . NaOH
  • 1. (2024·榕城模拟)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铜丝插入稀硫酸中,固体表面产生气泡,固体减少至消失 B . 向氯化钡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C . 把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开始时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D . 向装有氢氧化铝的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无色溶液变为红色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