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天元二模)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 .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 . 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的溶液一定显碱性 D .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 1. (2023·澧县三模) 用括号内的物质不能区分的一组是(   )
    A . NaCl、NaOH、NH4NO3    三种固体        (水) B . K2CO3、Na2SO4、BaCl2三种溶液        (稀硫酸) C . 铁粉、碳粉、氧化铜粉末                (稀盐酸) D . NaOH、NaCl、Na2SO4三种溶液            (酚酞)
  • 1. (2024·鹰潭模拟)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提纯混有少量NaCl的KNO3固体

    将固体溶解,蒸发结晶

    B

    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将铁制品长时间浸泡在过量的稀硫酸中

    C

    鉴别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

    取样,分别通入CO2气体,观察

    D

    除去KCl溶液中少量K2CO3

    加适量

  • 1. (2024·广西模拟)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加入稀盐酸后,A试管中的现象是
    2. (2) 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3. (3) D试管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组合有。(写出具体组合)
  • 1. (2024·广西模拟) 某同学在常温下进行了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借助计算机绘制出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pH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烧瓶中的溶液在a点时滴加酚酞溶液显无色 B . 在b点时恰好完全反应 C . 在c点时溶液加入碳酸钠粉末,无明显现象 D . 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溶液里逐渐减少
  • 1. 医疗上常用硫酸钡作透视肠的内服剂。俗称“钡餐”。一旦误将碳政钊代替硫酸钡作“钡餐”,就会致人中毒,此时可服用硫酸镁溶液解毒。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下实验模拟了碳酸钡在胃液中的变化,并验证了硫酸镁解番的原理:

    I.取一定量碳酸钡固体于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并不断搅拌至固体完全溶解。

    再向该烧杯中逐滴加入硫酸镁溶液,并不析搅拌,烧杯内产生白色

    沉淀质量与加入硫酸镁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请你结合图象和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与计算。

    1. (1) 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证明步骤反应后的溶液中盐酸过量只写出试剂名称
    2. (2) 通过计算确定硫酸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 (3) 请你计算点所得溶液中氯化镁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1. (2024·昆山模拟) 下列有关物质混合后的现象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在无色碘化钾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变蓝 B . 无色的氯化氢气体和氨气混合,产生白雾 C . 在氢氧化钠稀溶液中滴加数滴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D . 铵盐与碱溶液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 1. (2024·巧家模拟) 指示剂“溴百里酚蓝”在不同溶液中的显色情况如下表,下列物质能使该指示剂呈蓝色的是(   )

    溶液

    酸性溶液

    中性溶液

    碱性溶液

    显示颜色

    黄色

    绿色

    蓝色

    A . 氯化钠溶液 B . 碳酸饮料 C . 澄清石灰水 D . 柠檬汁
  • 1. (2024·巧家模拟) 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在加热条件下能发生反应分解为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氢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能发生反应分解为氧化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将碱式碳酸铜和氢氧化铜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得到蓝绿色粉末,取αg粉末充分加热,用精密测量仪测得以下图像:

    图1 图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蓝绿色粉末逐渐变黑 B . a的值为32 C . 反应后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大 D . 由Cu2(OH)2CO3生成的CuO与由Cu(OH)2生成的CuO的质量比为1:2
  • 1. (2024·巧家模拟) 酸、碱、盐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也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1. (1) 小明打扫卫生时发现地砖上的铁锈用水很难清洗,随后通过测试pH,寻找除锈剂,结果如表:

      物品

      食醋

      油污净

      洁厕灵

      pH

      3

      13

      1

      ①上述物品中,酸性最强的是

      ②小明将少量洁厕灵倒在地砖的锈斑上,进行擦拭冲洗,铁锈很快被清除。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写出盐酸与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油污净中含有氢氧化钠,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正确的是(填字母)。

      A.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B.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可干燥CO2气体

      C.蚊虫叮咬后涂抹氢氧化钠溶液减轻痛痒

      D.如果氢氧化钠不慎沾到皮肤上,要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2. (2) 某兴趣小组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的反应,用pH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与滴加液体体积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

      图1 图2 

      ①胶头滴管中的X溶液是(填名称)。

      ②图2中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填字母)。

      ③图2中a点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