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九下·广州模拟) 由下列实验及现象可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检验某混合气体成分

    黑色粉末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CO

    B

    接通直流电,电解水

    a管产生的气体可以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管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

    向装有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加入三分之一的水,旋紧瓶盖,振荡

    塑料瓶变瘪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D

    乒乓球碎片先燃烧起来,滤纸慢慢烧焦。

    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九下·盐田模拟) 下列实验设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结论

    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五分之一

    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沅江模拟) 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森林失火时,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B . 煤炉生火时,利用木材引燃煤炭,是为了降低煤炭的着火点 C . 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若洒出的酒精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灭 D . 木柴架空有利于促进燃烧,是因为增大了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 1. (2024·南山二模)

    实验室利用下列装置制备气体并探究燃烧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Ⅰ、制取气体

    (1)仪器a的名称

    (2)实验室用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 , 应选择图中的(填字母)组合装置,化学方程式为

    (3)装置B既可以制取 , 也可以制取 , 请写出制取的化学方程式

    Ⅱ、探究燃烧条件

    【资料】①已知白磷、红磷的着火点分别为;②铂丝可作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4)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或改进操作

    将铂丝插入溶液

    观察到

    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若安全管内液面上升太快

    可通过的操作来缓解压强增大

  • 1. (2024九下·金牛期中) 我国城区居民家用燃料的使用经历了以下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主要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柴草中纤维素是有机物 B . 将煤块做成蜂窝煤是为了降低蜂窝煤的着火点 C . 液化石油气泄漏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D . 使用管道天然气时,应将燃气报警器安装在燃气灶附近墙壁的上方
  • 1. (2024·来宾模拟) 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实验中a、c(水中)处的现象说明燃烧需要氧气参与 B . 实验中a、b处的现象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C . a处白磷燃着后很快熄灭,原因是管内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D . 管口小气球的使用体现实验绿色化
  • 1. (2024·澄海模拟) 下列实验没有利用对比方法的是( )

    A . 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 . 探究二氧化碳是否与水反应 C .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D . 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 1. (2024·梅州模拟)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

    目的

    A.探究可燃物燃烧的二个条件

    B.证明 NaOH 固体溶于水放热

    C.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D.探究 Mg、Fe、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实验

    设计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金平模拟) 很多成语、俗语、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用化学观点解释错误的是( )
    A . “真金不怕火炼”——黄金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 B .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在不断运动 C .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物质的状态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D . “人要实,火要虚”--增加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燃物燃烧得更旺
  • 1. (2024·宝安模拟) 某化学项目小组以“燃梦创未来”为主题,围绕燃烧条件及新型阻燃剂氢氧化镁的阻燃原理展开了探究。

    Ⅰ.探究燃烧的条件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

    1. (1) 实验探究

      实验装置

      现象

      结论

      图甲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

      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①

      。(填实验现象)

      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2. (2) Ⅱ.探究氢氧化镁的阻燃原理

      查阅资料:作阻燃剂,受热会发生吸热反应:

      结合上述反应为吸热反应这一信息,分析阻燃的原因可能是

    3. (3) 取200g氢氧化镁样品置于装置A中加热,控制温度在350℃~380℃(样品中的其他成分不反应)。装置B增重54g,装置C无明显变化。计算样品中氢氧化镁的质量分数。

      注:无水硫酸铜是白色固体,吸收水会变蓝,常用于检验水的存在。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5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