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柴桑模拟) 绘制示意图是把握历史脉络的有效方法。阅读下面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的示意图,回答问题。

    1. (1) 结合所学知识,将上面示意图中的A、B处内容补充完整。
    2. (2) 选择示意图①②③中的任一方向,提炼恰当的观点,并进行简要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 1. (2024·吉安模拟) 根据下表所示的大事年表,解答下列问题。

    时间

    事件

    时间

    事件

    1405-1433年

    郑和七次下西洋

    1848年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488年

    迪亚士到达非洲好望角

    1859年

    《物种起源》出版

    1492年

    哥伦布“发现”美洲

    1895年

    《马关条约》签订

    1623年

    《莎士比亚作品集》

    1901年

    《辛丑条约》签订

    1687年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

    1912年3月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1689年

    《权利法案》的通过

    1919年

    《凡尔赛条约》

    1789年

    《人权宣言》的通过

    1942年1月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1842年

    《南京条约》签订

    1945年

    联合国正式成立

    1. (1) 从以上材料中找出标志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的事件。
    2. (2) 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 1. (2024·永吉模拟) 下列作者和作品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列夫·托尔斯泰《高老头》 B . 梵高《向日葵》 C . 巴尔扎克《战争与和平》 D . 达尔文《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 1. (2024·沅江模拟) 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都在人类历史上产生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而出,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埃及民谣

    材料二  (雅典公民)不仅可以享受到阿提卡的橄榄油和葡萄酒,而且可以食用黑海的谷物和干鱼……穿波斯的拖鞋,睡爱尔兰的床…

    ——《剑桥古代史》

    材料三  棉纺织工业的惊人增长,带动了英国经济的“起飞”……英国棉纺织直接或间接的产业关联和示范效应带动整个工业体系的变革,对经济的全面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首先,机器化的生产模式很快扩散到毛、麻纺织,使机械工程和金属制造业得以兴起和发展……其次,棉纺织业所获得的利润为其他部门工业化的起步提供了最初的资本积累……

    ——摘编自马瑞映、杨松《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棉纺织产业的体系化创新》

    材料四  1860-1900年主要国家制造业产量相对份额表(单位:%)

    1. (1) 材料一、二中,所反映的两种古代文明在经济方面有哪些差异?
    2. (2) 根据材料三归纳棉纺织业的“惊人增长”如何影响工业的发展?根据所学知识,英国棉纺织工业的惊人增长得益于什么机械的发明?
    3. (3) 根据材料四,指出美国制造业产量所占比例的变化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4. (4) 结合以上探究及所学,你认为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 1. (2024·湘西模拟) 物种的不断丰富和交流见证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几乎没有人否认,欧洲人所谓的新旧世界之间全新而复杂的交往已经变成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不断的人口迁移,世界范围的贸易活动,以及不同文化的交叉相遇而产生的令人迷惑的经历,都标志着现代世界史的真正开始。……欧洲由于引入了美洲的马铃薯而人口增加,欧洲人民依赖糖和烟草等进口商品。

    ——摘编自科尔顿等《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分别摘编自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与王能全《石油的时代》

    材料三 随着欧洲和美国棉花制造业的衰退,棉花帝国出现了一种新的商人,(它们)是从全球采购其品牌商品并向全球消费者销售的大型公司。

    ——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哪一事件为“新旧世界之间的交往”架起了桥梁?这一历史事件对欧洲社会转型有何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分析英国煤产量和世界石油产量变化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这一变化出现的发明分别是什么?
    3. (3) 材料三中“棉花帝国新商人”的出现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怎样的发展趋势?为顺应这一趋势,中国推行了哪些应对措施?
  • 1. (2024·绥宁模拟) 科学技术的发展既然政治经济的反映,又对人们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既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欢欣,也体验到很多新的痛苦。如图为19世纪后期,英国的有钱人乘坐汽船游览泰晤士河的场景。汽船在河中冒着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也使河水变得污浊不堪。

    ——摘编自部编版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  前三次工业革命使得人类发展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时代。2015年,世界经济论坛主席克劳斯·施瓦布在其《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文章中指出,人类正在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这场革命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之上展开,向着更智能、更绿色、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摘编自新浪网——摘自2017年11月张召忠新浪微博

    ——摘编自新浪网

    张召忠

    前天23:24·著名军事专家

    从2020年起,中国有可能领跑第四次工业革命,利用上述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成果进军人工智能领域,用十几年的时间就能把美国欧洲日本甩在身后。英国称霸世界300年靠的是18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气机革命),美国称霸世界近百年靠的是19世纪和20世纪两次工业革命(电气革命和信息革命),中国如能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人工智能革命),不仅加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能另引领中国称雄世界更长的时间。厉害了我的国。

    ——摘自2017年11月张召忠新浪微博

    1. (1) 学习完三次科技革命后,九年级(一)班计划以“三次工业革命”为主题出一期历史黑板报。以下是亚亚同学设计的黑板报样式,在标有序号的空白处各举一例相应的史实,以帮助她完成这期黑板报。
    2. (2)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化为人类带来的“欢欣”和“痛苦”。
    3. (3) 根据材料二指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特色。材料二张召忠预测中国有可能引领第四次科技革命。你觉得他的预测会准确吗?为什么?
    4. (4)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对科技革命的认识。
  • 1. (2024·绥宁模拟) 爱因斯坦在纪念某位伟大人物时说:“他对于西方摆脱教会统治和学术统治枷锁的精神解放所作的贡献几乎比谁都要大。”这位伟大人物是(   )
    A . 亚里士多德 B . 巴尔扎克 C . 达尔文 D . 牛顿
  • 1. (2024·常德模拟) 观察下图,“a”处应填写(   )

     

    A . 文艺复兴运动 B . 第一次工业革命 C . 第二次工业革命 D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1. (2024·常德模拟) 创新对国家兴盛产生全方位、根本性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世界历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英国的技术装备都已陈旧落后,因此生产的增长速度相当缓慢。而19世纪末,越来越多的美国大学实现了转型,转型产生的一大成效是:以大学为基地的研究所与工业发展的联系日益密切。与科学技术相联系的工业生产力,成为国家力量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的组成部分,更迅速地改变着全球的经济力量对比。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摘编)

    材料三  列宁从俄国实际出发,根据新情况提出新观点、得出新结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列宁主义阶段。

    材料四  苏俄“把市场,实际上等于把商品、材料、货币、市场机制引进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五  斯大林模式的新型现代化途径是,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以苏维埃政权为杠杆,采用非常手段从本国农业积累工业化资金,用行政办法对资源、劳动力进行重新配置,采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式快速地推进现代化。

    ——米艳《试论斯大林模式:落后国家现代化的一种途径》

    1. (1) 结合所学,写出材料一中“美国革命”为该国资本主义发展清除了哪一外部障碍?材料一中“不同类型的国家”指的是美国确立了哪一新的政体?
    2. (2) 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二中“以大学为基地的研究所与工业发展的联系日益密切”与哪一次科技革命有关?请写出一例在这次科技革命中由美国人发明制造的新式交通工具。在这次科技革命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过渡到哪一阶段?
    3. (3) 结合所学,在列宁主义的指导下,1917年俄国人民取得哪一场革命的胜利?这场革命的性质是?
    4. (4) 材料四中苏俄开始实施这一“重大的突破”政策时间是?根据材料四,指出该政策的创新之处。
    5. (5) 结合所学,判断材料五中苏联采用的“非常手段”是?“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是?
  • 1. (2024·石家庄模拟)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随着拿破仑失败,法国革命似乎终于成为过去,欧洲的保守势力获得了胜利。但是工业化的进程已经波及欧洲大陆,而这一进程同政治上保守的安排是针锋相对的。事实证明,经济上的进步势力比政治上的反动势力更为强大。作者意在表明( )
    A . 法国大革命宣告失败 B . 拿破仑战争破坏生产 C . 工业化成为发展趋势 D . 经济上反动势力强大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共6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