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创新对国家兴盛产生全方位、根本性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世界历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英国的技术装备都已陈旧落后,因此生产的增长速度相当缓慢。而19世纪末,越来越多的美国大学实现了转型,转型产生的一大成效是:以大学为基地的研究所与工业发展的联系日益密切。与科学技术相联系的工业生产力,成为国家力量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的组成部分,更迅速地改变着全球的经济力量对比。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摘编)

    材料三  列宁从俄国实际出发,根据新情况提出新观点、得出新结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列宁主义阶段。

    材料四  苏俄“把市场,实际上等于把商品、材料、货币、市场机制引进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五  斯大林模式的新型现代化途径是,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以苏维埃政权为杠杆,采用非常手段从本国农业积累工业化资金,用行政办法对资源、劳动力进行重新配置,采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式快速地推进现代化。

    ——米艳《试论斯大林模式:落后国家现代化的一种途径》

    1. (1) 结合所学,写出材料一中“美国革命”为该国资本主义发展清除了哪一外部障碍?材料一中“不同类型的国家”指的是美国确立了哪一新的政体?
    2. (2) 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二中“以大学为基地的研究所与工业发展的联系日益密切”与哪一次科技革命有关?请写出一例在这次科技革命中由美国人发明制造的新式交通工具。在这次科技革命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过渡到哪一阶段?
    3. (3) 结合所学,在列宁主义的指导下,1917年俄国人民取得哪一场革命的胜利?这场革命的性质是?
    4. (4) 材料四中苏俄开始实施这一“重大的突破”政策时间是?根据材料四,指出该政策的创新之处。
    5. (5) 结合所学,判断材料五中苏联采用的“非常手段”是?“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