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九上·海淀月考) 阅读《行路难》,回答以下各题。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直挂云帆济沧海。 

    1. (1)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路历程,请根据诗歌内容补全下面的空白。 

       →期待企盼→忧愁迷茫→ 

    2. (2) 这首诗运用了多种手法,请从对比或比喻的角度,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 1. (2024·新建模拟)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

    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丙】

    ①列子学射,中矣,请之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

    ②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故圣人不查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1. (1) 解释下列加点字。

      ①长风破浪有时

      ②汝之不

      知子之所以中乎

    2. (2) 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②故圣人不查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3. (3) 【甲】文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是借用(人名)的典故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4. (4) 【乙】文中众人对愚公移山表现出不同态度,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5. (5) 经历了困难险阻,【甲】文中作者对理想的态度是;【乙】文“愚公移山”这个成语的寓意是;【丙】文中关尹子提出“守而勿失”,要“守”的是“”。
  • 1. (2022九上·郑州期中) 刘勰《文心雕龙》中有“窥意象而运斤”一语。学习古诗,我们也常常通过各种意象体察作者情感。请按照要求,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意象

    古诗文名句

    欧阳修言在此而意在彼,借品酒来传达真正志趣:“①,②”。(《醉翁亭记》)

    杜甫通过月亮用“露从今夜白,③”(《月夜忆舍弟》)来表达对家乡的真切思念;苏轼也借月怀人,用“但愿人长久,④”(《水调歌头》)来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和对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

    李白用渡河、登山来比喻自己因受到重重阻力,而无法实现远大理想:”⑤,⑥”(《行路难》);刘长卿来到湘水之滨,望水慨叹“⑦,⑧”(《长沙过贾谊宅》)把自己与贾谊和屈原两位先哲的遭遇联系在一起,深化了咏叹主题。

  • 1. (2022九上·黄岛期中)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写出了诗人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表达了壮志难酬的苦闷之情。 B .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商山早行》),槲叶随地飘洒,枳花明丽可爱,山野的情趣冲淡了羁旅的辛苦。 C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水调歌头》)写出了词人想象回到天上宫阙之后,趁着月光起舞的自由自在的美好生活。 D .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回望秦岭,云遮雾锁,家今何在?眼前蓝关,大雪拥塞,马亦不前。
  • 1. (2023九上·郑州开学考) 诗歌鉴赏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 (1) 对本诗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2. (2) 请任选一个角度对画“”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 1. (2022九上·灵宝期末) 古诗文默写
    1. (1) 沉舟侧畔千帆过,。(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 (2)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3. (3) 人有悲欢离合,。(苏轼《水调歌头》)
    4. (4) ,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5. (5) 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 (6)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7. (7) 俗子胸襟谁识我?。(秋瑾《满江红》)
    8. (8) 欲说还休,!(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 1. (2022九上·巩义期末) 古诗默写。

    古诗可道豪壮之志向。如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①,②一句突出了词人的“少年狂气”;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③,④表现词人渴望从军杀敌、建功立业的理想。

    古诗也可抒人生之感慨。如李白在《行路难》中⑤,⑥表达了自己对被重新重用有所期待。秋瑾在《满江红》中⑦,⑧抒发词人知音难遇的情怀和没能冲出家庭、走向社会、参与革命斗争的忧郁和感慨。

  • 1. 阅读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完成小题。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开头两句中的“金樽清酒”“玉盘珍羞”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衬托出了诗人的愉悦心情。 B . “欲渡”两句以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仕途的艰难,寓含无限悲慨,写出诗人内心的迷惘惆怅。 C . “闲来”两句运用典故,表现出诗人想要像姜尚、伊尹那样可以得到朝廷的重用。 D . 本诗中诗人的感情不断变化,最末两句表明诗人重新鼓起了勇气,坚定了信心。
  • 1. 精读古诗《行路难》(其一),回答问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 (1) 任选角度,赏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 (2) 这首诗运用了多种手法,请从对比或夸张的角度,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 1. (2023九下·海南模拟)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 (1)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了诗人渴望的愿望。
    2. (2) 紧扣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说说你对乐观进取精神的理解。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