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

    ②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

    ③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④和帕特农神庙不一样

    ⑤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

    A . ①③②⑤④ B . ④⑤①③② C . ②④⑤③① D . ③①④⑤②
  • 1.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法国作家雨果曾撰文谴责英法联军劫掠并火烧圆明园。 B .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曾在英国发表声明斥责日本的侵华行为。 C . 正因为这样,他们才赢得了我们的崇高敬意,不仅在人格精神上,更在文学上、物理学上。 D . 君子是一些什么样的人?就是雨果这样,就是爱因斯坦这样,不仅仅对自己的专业有判断力,更有对是非善恶的判断力,却能公开地站在正义的一边,用自己的力量,增加正义的胜算。
  • 1. 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幻想 隐弊 依稀 眼花瞭乱 B . 赃物 严历 奇迹 意想天开 C . 强盗 视察 惊骇 众志成城 D . 陡俏 行窃 典犯 荡然无存
  •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掠(jié) 缎(chóu) 野(mán) 琅(fà) B . 范(diǎn) 粉(zhī) 宫殿(diàn) 制(cái) C . 落(jué) 以(yǔ) 赞(yù) 箱(qiè) D . 满(zhuì) 璃(liú) 晨(xī) 物(zānɡ)
  • 1.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帕特农神庙。从 前对帕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文中最能体现“强盗”行为的词语有:

  • 1. 某校九年级准备开展以“圆明园的昨天和今天”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 (1) 你所在的小组准备围绕该主题出一期黑板报,假如你是负责人,你将策划哪些内容?
    2. (2) 请为以下新闻拟写一则标题。(不超过15个字)

      据圆明园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推动公众考古的发展,也为了让公众更深入地了解圆明园遗址的考古和保护工作,今天,圆明园首次尝试在新媒体上直播远瀛观遗址考古现场,并通过实时互动,让更多的人了解考古发现和考古知识,进一步传播历史文化,让公众走近文化遗产,也让文化遗产融入大众的生活。

    3. (3) 围绕“圆明园是否该重建”这一话题,同学们纷纷发表了意见。请你也围绕该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甲:圆明园应该重建,这样可以让国人一睹昔日圆明园的风采,增强民族自豪感!

      乙:圆明园不应该重建,要让后人牢记这段沉痛的历史,以史为鉴,发愤图强!

  • 1. ①一直以为,圆明园是哭泣的。英法联军蹂躏着她的肌体,摧毁着她的骨骼,冲天大火燃烧的是一个民族的自尊,百多年的疼痛如那西洋楼的残壁断垣穿越百年的风雨永远存在——伫立在那西洋楼大水法的遗址前,我无法不感受圆明园的疼痛,感受一个民族的屈辱和疼痛,是那种切肤的痛。

    ②是十年前去的圆明园。没有人愿去,说是那么远,又没啥看的。我说我肯定要去。

    ③是阴凄凄的天,是冷嗖嗖的细雨,和着秋风如刀子一般刮在脸上。沿着浩渺的湖水,我走啊走的,不见一个人影儿。最后,终于走到了那大水法遗址――尽管多少次从图片上,从教科书中见过这遗址的照片,可当立在灰苍苍的天空下,真实地面对着这一片一地一旷野的玉白石块时,我仍感到那来自心底的震撼!依旧华美——我抚摸着那冰冰凉凉的玉石纹理;依旧精致——那欧式的曲线流畅又不羁;依旧贵族——断碎的罗马石柱在苍天下笔直出一派伟岸和傲然。后来我就流泪了,好在周围没人。我没带相机,但那些石块、石柱、石雕连同那灰苍苍的天空一起烙在了脑海,成为心房上一幅永不磨灭的壁画。

    ④十年后的今日,我说,再去圆明园。对我来说,去圆明园是一种凭吊,一种拜谒,甚至是一种提醒。说出这些我不怕别人说我矫情,我就是这样想的。

    ⑤进了圆明园,才发现今非昔比。十年前的清寂不复存在,曾经寂静的圆明园一片喧嚣。柳绿桃红藤紫,满目春色也罢,昔日皇族的休闲园址,也该平常百姓流连赏目;门票从五角涨到二十五元也罢,这遗址这偌大的园子要人管理也得养活自己。装饰华丽的人力车左下缠着:去福海?去绮春园?就十元,拉您去西洋楼您哪!谢了您哪,我说,我就是想自个儿走走。

    ⑥往前,沿着湖边再往前,穿过紫藤架,下拐,是了,是遗址,大水法遗址。

    ⑦想不到的是西洋楼遗址这儿,竟也有这许多的人!一群系着红领巾的孩子尖叫着互掷着石子,一群看来是高中生或是中专生的少男少女咬着棒棒糖在海晏堂遗址前高声唱着“对面的女孩走过来走过来”;几位看上去似干部样的人笑眯眯地摆好阵势在镌刻着“圆明园”字样的大理石碑前照相,那捧着相机的说:笑!笑啊!这群人就腆着发福的肚皮蠢蠢地笑了。在大水法遗址前,就是那小时在书中看到,十年前在那儿哭泣的五根大罗马柱那儿,一对情侣旁若无人地拥抱着!

    ⑧刹那,我有点不知所措。拥抱示爱干嘛到这大水法遗址面前呢?在这样残破颓败的乱石间,怎么笑得出来?要唱歌蛮好去那桃红柳绿的绮春园、长春园或是泛舟福海啊!看着这群在破碎的石块遗址前欢笑的老老少少,仰首凝视那高高而残破的罗马柱,眼眶和心口就都隐隐地疼起来。历史呢?耻辱呢?血性呢?

    ⑨前些年,曾经围绕这圆明园需不需要重建有过争论,结果是理智的人们理解了废墟的价值,尊重了历史留给我们残酷的真实,这片废墟留下了。当时,我是为留下拍案叫好。可今日见到这么多在废墟上在遗址前欢笑嘻闹的人群,我有点怀疑留下的必要了,在经过那么多岁月之后,眼前这般断壁残垣,还能提醒人们对一个多世纪前那场噩梦的记忆,那场中华民族的灾难与奇耻大辱?

    ⑩该是来圆明园,天就要阴的。一阵沙尘扑面而来,豆大的雨点砸了下来,劈头劈脸,欢笑的人群直往外冲。剩下我一人,静静地,在洁白的石块上坐下,对着这大水法遗址,对着这华美残破的罗马石柱,和苍天,和这些断壁残垣一起落泪哭泣……

    1. (1)  从下面两个选项中为本文选一个标题,并说明理由。

      A.哭泣的圆明园 B.今非昔比的圆明园

    2. (2)  选文两次写到了“流泪”,简要分析两次“流泪”背后蕴涵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 (3)  文中的语言富有表现力,请结合句中加点的词语作简要分析。

      一阵沙尘面而来,豆大的雨点了下来,劈头劈脸,欢笑的人群直往外冲。

    4. (4)  “对我来说,去圆明园是一种凭吊,一种拜谒,甚至是一种提醒。”简要说说作者要“凭吊、拜谒”什么,“提醒”什么。
    5. (5)  请你为圆明园遗址准备一条宣传语,要能揭示遗址给人的警示。(不超过20字,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 1. 现代文阅读

    为文化传承插上数字翅膀”

    张贺

    ①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人类的许多文化资源——无论是语言、文字、风俗、传说,还是手工技艺、音乐、舞蹈——正面临着流失乃至失传的危险。如何把历史文化传承下去,是所有国家都面临的共同挑战。数字技术的诞生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开辟了一条新路。当前,利用数字技术开展文物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正在全世界成为一股强劲的浪潮。

    ②数字技术的最大好处是突破时空界限和物理限制。博物馆的藏品本是全社会的共同财富,理应走出“深闺”,为社会所共享。但现实是,博物馆的展馆面积、服务人员等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满足所有参观者的需求,也不可能把所有展品一股脑儿全拿出来展览。如何解决博物馆有限展馆面积与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通过采集文物或展品的数字信息,打造数字化虚拟博物馆,就能使观众足不出户而遍游天下。特别是未来VR技术越来越先进,有可能与人的视觉、触觉等深度融合,各种以前只能近观而不可把玩的珍贵展品不但可以看,还可以在虚拟中触摸,实现全方位、沉浸式、交互性地参观。这就在实地参观之外创造了替代性选择,对于扩大受众群体、保护文物安全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③数字技术还可以提升博物馆等文化场所的管理和服务水平。现在不少博物馆在展品和展厅里设置传感器,收集观众停留时间和是否拍照等行为数据,以此作为改进展览的依据。法国卢浮宫用蓝牙传感器采集观众参观行为数据,分析短期停留和长期停留的参观者的不同参观模式,为治理馆内拥堵提供决策依据。陕西历史博物馆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观众对有文字的展品、图版、成套的文物更感兴趣,驻足时间明显更长。大数据分析具有准确、客观、简便的特点,可以有针对性地改进服务、提升效率。

    ④目前,我国文博与非遗领域应用数字技术的成功经验不少,比如“数字敦煌”“虚拟圆明园”等,但与观众的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一些数字博物馆点击率很低,对非遗的记录还停留在录音录像的初级阶段。应当看到,当前青年一代已经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力,在故宫的参观者中,一半以上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作为数字时代的“原住民”,青年人已经习惯于从数字化世界中汲取知识。文物与文化遗产“进驻”到数字化世界里,才能赢得青年人,让历史延伸到更远的未来。

    ⑤我国文博事业与非遗传承要想跟上时代潮流就必须抓住数字化机遇,用数字技术武装自己,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5月23日,有删改)

    1. (1) 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3)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1. 现代文阅读

    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帕特农神庙。从前对帕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不过,我要抗议,感谢您给了我这样一个抗议的机会。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法兰西帝国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赃物,今天,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

    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

    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1. (1)  “这个奇迹”指 ,“两个强盗”指。“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用了的修辞手法。“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指一事。
    2. (2) 作者说:“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这两句话对表达文章中心有何作用?
    3. (3)  概括所选文段的中心意思。
  • 1. 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行的加快,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的威胁。

    ②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

    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刻不容缓。

    ④不少历史文化名城、古遗址及风景名胜区整体风貌遭到破坏。

    ⑤文物非法交易也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大量珍贵文物流失境外。

    A . ②④①③⑤ B . ④②⑤③① C . ②①④⑤③ D . ①③④②⑤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