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道德与法治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绵阳模拟)  2023年,我国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产品畅销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合计出口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大关。这说明我国( )

    ①正努力建设制造强国    ②新兴产业已经取代传统产业

    ③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④已经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江安模拟) 我国先后分7批设立上海、新疆等22个自贸试验区,形成覆盖东西南北中,统筹沿海、内陆、沿边的改革开放创新格局。十年来自贸试验区以不到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占全国18.4%的外商投资和18.6%的进出口贸易。截至2024年1月,国家层面已累计推广349项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这体现了自贸试验区(    )

    ①形成一批创新成果,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经验

    ②促进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变革基本经济制度,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③增强了我国综合国力,提升了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④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构建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激发我国经济发展活力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1. (2024·江阳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构建具有东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踏上新征程,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科技创新做好动力引擎、当好开路先锋,加快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强大动力。

    ——此文源自新华社2023年09月09日

    材料二: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不仅被首次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还被列为了2024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务之首。围绕着“新质生产力”,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提到了十多个产业领域。比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要适应科技发展新趋势、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需要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此文源自央视网2024年03月06日

    1. (1) 结合材料一,分析让科技创新做好动力引擎、当好开路先锋的原因。
    2. (2) 结合材料二,分析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举措。(分别从国家和企业角度分析)
    3. (3) 新时代青年应以青春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为此,我们应该如何做有为的创新少年?
  • 1. (2024·江阳模拟)  2023年10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强调,中方愿同各方深化“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为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作出不懈努力。这说明中国( )

    ①与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    ②坚持以和平手段解决争端

    ③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    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潮阳模拟) 作为共建“一带一路”旗舰项目和标志性品牌,中欧班列开创了亚欧国际运输新格局,搭建了经贸合作新平台。截至2023年11月24日,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8.1万列,促进了亚欧大陆合作共赢。这表明( )
    A . 中国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B . 中国始终奉行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 C . 中欧班列开行促进国际关系走向多极化 D . 经济全球化使得风险与危机跨国界传递
  • 1. (2024·广州模拟) 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和标志性品牌,中欧班列开行十余年来,线路从无到有,运力从少到多,开辟了亚欧大陆陆路运输新通道和经贸合作新桥梁,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和积极参与。这说明( )

    ①中国的对外开放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

    ②中国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③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

    ④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导国际事务发展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 1. (2024·广州模拟) 近年来,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成为推动科技和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力量,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产生深远影响。专家表示,以人工智能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第三发展阶段,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这启示我们,促进发展( )

    ①要加快构新发展格局    ②要把提升发展质量放在首位

    ③要积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④要以更加开放的态度积极参与全球规则制定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 (2024九下·汕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今年的全国两会于3月4日至3月11日在北京召开。某校以,“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和“深化改章扩大开放”为主题开展学习“两会精神”探究性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1. (1)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扎实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与共建国家贸易投资较快增长。以下是该校学生搜集到的有关“一带一路”信息: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截至2023年8月,“一带一路”建设硕果累累,我国已累计与152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投资规模近1万亿美元,带动全球国际合作“范式”效应显著。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企业在沿线国家建设的合作区已累计投资3979亿元,为当地创造了42.1万个就业岗位。

      从上面的材料中,你对当今世界和中国有哪些清晰的认识?

    2. (2) 【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2022—2023年度中国现代生态发展部分指数

      指标

      2022年度

      2023年度

      比上年增加

      对周边环境状况满意度评价

      63.6

      66.9

      3.3

      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律法规体系评价

      68.7

      71.3

      2.6

      环境保护的政府投入、执行和效率认同度

      67.1

      69.4

      2.3

      环保意识与参与程度的自评

      67.4

      69.2

      1.8

      请简要概括表格反映的信息。

    3. (3) 【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在行动】

      十四届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于2023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法聚焦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的主要矛盾、特殊问题、突出特点,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该法是继黑土地保护法、黄河保护法后又一部针对特殊地理、特定区域或波城的生态保护的专门法律。

      请你从全民守法的角度,为保护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提出两条建议。

  • 1. (2024九下·深圳期中) 共建“一带一路”以来,我国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由此可见(    )

    ①我国实行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②我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

    ③我国的对外开放以“走出去”为主       

    ④我国坚持与其他国家合作共赢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 (2024·香洲模拟) 十年来,中国倡导的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朋友圈越来越大,超越了地缘博弈的思维,开创了国际合作的新范式,是真正惠及各国人民的“发展带”、“幸福路”。这说明我国( )
    A . 引领全球献智慧,维护和平有担当 B . 构建命运共同体,成为世界领导力 C . 化解各国间矛盾,促进经济全球化 D . 携手合作谋发展,共享机遇促繁荣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