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自贡模拟) 2023年5月11日,我国发射的天舟六号货运飞船与中国空间站组合体成功交会对接,如图所示。空间站组合体上的摄像机完整记录了交会对接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光通过摄像机的镜头始终沿直线传播 B . 摄像机所成的像是实像 C . 摄像机的工作原理与投影仪的工作原理相同 D . 天舟六号靠近空间站组合体时,摄像机成的像逐渐变小
  • 1. (2024九下·沂水月考)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如图所示位置时,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

    1. (1) 分析实验成像情况可知,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cm;
    2. (2) 当把点燃的蜡烛由图所示的位置向右移至光具座的35cm刻度时,应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到适当的位置,可以得到一个倒立(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依据该成像情况可以制成(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此时把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光屏上(选填“会”或“不会”)成清晰的像;
    3. (3) 实验中若发现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上方,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调节蜡烛使烛焰向(选填“上”或“下”)移动;
    4. (4) 凸透镜成实像时,若用硬纸板将凸透镜遮住一半,则______ 。
  • 1. (2023九下·东莞模拟)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乙,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

    (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3)实验如图乙所示,为了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更小的像,把蜡烛远离凸透镜,应该把光屏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

    (4)实验时,由于实验时间较长,蜡烛变短,烛焰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向 方移动(选填“上”或“下”);

    (5)如图丙,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 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

  • 1. (2024·贵港模拟)  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显现清晰倒立、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或“等大”),生活中应用该原理制作的光学仪器是(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 1. (2024·贵港模拟)  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脸通过摄像头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 B . 摄像头的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相同 C . “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内 D . “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 1. (2024·长清模拟)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该透镜的焦距为cm。实验中,小明保持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不变,把点燃的蜡烛放在“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烛焰可在光屏上成倒立、(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生活中利用这类透镜来矫正眼的视力缺陷。

  • 1. (2023八上·东莞期末) 星期天,小丽为妈妈购买了手机防窥膜。

    (1)用手机扫描收付款二维码时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一张照片。此时手机应摆放在距离二维码处。扫描时,当手机屏上出现的二维码超出设定的方框时,应将手机(选填“靠近”或“远离”)二维码;

    (2)如图甲为手机防窥膜结构图,采用了超细百叶窗光学技术,贴在手机屏幕上的效果如图乙所示,其原理类似百叶窗,只能通过一定角度的光线,结构简图如图丙,两侧之所以看不清屏幕内容,是由于光的(填写光现象);此防窥膜贴在手机屏幕上(选填“能”或“不能”)防止上方的窥视;为了让防窥效果更好(可视范围减小),可以适当地(选填“增大”或“减小”)超细百叶窗的间距。

  • 1. (2023八上·东莞期末) 某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

    (2)实验前,应先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3)如图乙所示,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倒立、(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清晰实像,这是(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工作原理;

    (4)若凸透镜位置不变,调换蜡烛和光屏的位置,(选填“仍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这说明光发生折射时,光路是的;

    (5)实验中,光屏上已经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某同学不小心用手指的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则光屏上会出现(选填“指尖的像”“指尖的影子”或“完整烛焰的像”);

    (6)如图丙所示,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上近视眼镜,光屏上能得到清晰的像。若取下眼镜,要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

  • 1. (2023八上·惠来期末) 小潘同学选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实验。

       

    (1)实验在 (选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中进行,现象更明显;

    (2)小潘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呈现在

    (3)小潘将蜡烛放在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到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恰好呈现一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是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4)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小潘将蜡烛移动到25cm刻度线处,若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 移动(选填“左”或“右”),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小潘将蜡烛移动到40cm刻度线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清晰的像,当小潘的眼睛在凸透镜的右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到烛焰 、放大的像(选填“正立”或“倒立”),生活中的 就是利用这样的成像原理工作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 1. (2023八上·惠来期末) 小珠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将蜡烛放在凸透镜左侧适当位置,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改变蜡烛放置的位置多次实验,分别测出物距u和像距v,实验数据如表格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物距u/cm

    40

    24

    16

    12

    10

    像距v/cm

    10

    12

    16

    24

    40

    A . 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6cm B . 从第1次实验到第5次实验,光屏上的像越来越小 C . 第2次实验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 . 完成第2次实验后,在P处放一近视镜片,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也能成清晰的像
1 2 3 4 5 下一页 共8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