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澄海模拟) 下列实验没有利用对比方法的是( )

    A . 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 . 探究二氧化碳是否与水反应 C .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D . 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 1. (2024·澄海模拟) 据《礼记》记载,古人在行军时,“左佩金燧,右佩木燧”,以便在晴天时用金燧向日取火,阴天时用木燧钻木取火。
    1. (1) 金燧取火,是利用铜锡合金制成凹面镜,面对日光,取太阳之火。古代采用锡砂(主要含SnO2)和木炭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可得锡单质,体现了木炭的性,该反应是反应(填“吸热”或“放热”),“金燧”的硬度铜的硬度(填“大于”或“小于”)。
    2. (2) 木燧取火时需要用到艾草,以研细的艾草为最佳,从燃烧的条件分析,艾草属于取火时要小心吹气引燃,若吹气太猛,燃着的艾草反而会熄灭,原因是
    3. (3) 稀盐酸可以除去古代兵器上的铁锈,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1. (2024·梅州模拟)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实践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梅州模拟)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

    目的

    A.探究可燃物燃烧的二个条件

    B.证明 NaOH 固体溶于水放热

    C.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D.探究 Mg、Fe、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实验

    设计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金平模拟) 很多成语、俗语、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用化学观点解释错误的是( )
    A . “真金不怕火炼”——黄金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 B .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在不断运动 C .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物质的状态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D . “人要实,火要虚”--增加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燃物燃烧得更旺
  • 1. (2024·宝安模拟) 某化学项目小组以“燃梦创未来”为主题,围绕燃烧条件及新型阻燃剂氢氧化镁的阻燃原理展开了探究。
    1. (1)

      Ⅰ.探究燃烧的条件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

      实验探究

      实验装置

      现象

      结论

      图甲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

      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①

      。(填实验现象)

      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2. (2) Ⅱ.探究氢氧化镁的阻燃原理

      查阅资料:作阻燃剂,受热会发生吸热反应:

      结合上述反应为吸热反应这一信息,分析阻燃的原因可能是

    3. (3) 取200g氢氧化镁样品置于装置A中加热,控制温度在350℃~380℃(样品中的其他成分不反应)。装置B增重54g,装置C无明显变化。计算样品中氢氧化镁的质量分数。

      注:无水硫酸铜是白色固体,吸收水会变蓝,常用于检验水的存在。

  • 1. (2024九下·吉安期中) 下图所示实验是九年级化学重要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1实验证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只答一条),写出铜片上白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 (2) 图2实验中,发现高锰酸钾几乎不溶于汽油,碘却可以溶解在汽油中,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填溶质或溶剂)的性质有关。
    3. (3) 图3实验是蒸发食盐水的操作,玻璃棒的作用:
    4. (4) 图4实验探究中光亮铁丝插入硝酸铜溶液中的实验现象:,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 1. (2024·新余模拟) 2024年以来多地发生火灾,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危害生命安全,消防知识的科普刻不容缓,水基型灭火器灭火时,产生的泡沫喷射到燃料表面,泡沫层析出的水在燃料表面形成一层水膜,达到灭火目的。其灭火原理是(  )
    A . 清除可燃物 B . 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C . 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 . 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 1. (2024·新余模拟) 如图所示的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实验装置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A中,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为,由此可得出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结论。
    2. (2) 实验B中,观察到铜片上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说明滤纸碎片的着火点比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填“低”或“高”)。
    3. (3) 实验C的结论是,实验结束后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小于1/5的原因可能是。(写一种)
    4. (4) 实验D中,打开K,观察到短蜡烛先熄灭,由此得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同时观察到纸花变红,此现象(填“能”或“不能”)得出“CO2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
  • 1. (2024·青原模拟) 为提升市民幸福感,宜春市举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各学校如火如荼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
    1. (1) “无烟校园”是标范。严禁校内吸烟,可通过浇水将烟头火焰熄灭,其灭火原理来看是
    2. (2) “三爱三节”好风尚。严禁浪费粮食,其中大米富含的营养物质是;提倡节约用水,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为。(填符号)
    3. (3) “垃圾分类”做典范。废弃的锂离子电池属于有害垃圾,请用相应的化学符号表示该离子为
    4. (4) 爱护公物树榜样。爱护课桌椅,铺设了桌布。要鉴别桌布是否为棉花材质的操作方法为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8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