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怀化二模) 微观变化决定了宏观特性,下列以生活中的“水”为例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 . 装满水的塑料瓶比空塑料瓶更难被挤压变瘪:气体分子间隔大于液体分子间隔 B . 乙醇溶于水: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 C . 湿衣服晾干:分子在不断运动 D . 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 积都很小
  • 1. (2024·湖北一模) 湖北省内有众多的旅游景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旅游常识:
    1. (1) 湖北省博物馆明确规定: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下列不属于易燃易爆物品的是(填序号)。

      ①烟花爆竹     ②汽油     ③汽水      ④酒精   ⑤火药

    2. (2) 在神农架国家森林公园,工作人员将大山与大山之间的树木砍伐,形成防火隔离带,其原理是
    3. (3) 湖北麻城的映山红盛开时,能闻到沁人心脾的花香,微观解释是
    4. (4) 游览洪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时,禁止丢弃塑料类垃圾,塑料是(填“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
  • 1. (2024九下·广西开学考)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金属能导电,则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B . 原子是不带电的粒子,则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原子 C . 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 .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则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 1. (2024·衡阳模拟) 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B . 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更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C . 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 D . 水银温度计受热度数上升——汞原子受热体积变大
  • 1. (2023·岳阳一模) 化学观念可以让我们更全面的认识物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能量观:化学反应中不通过燃烧也能获得热量 B . 微粒观:氧气和氯化钠都是由分子构成 C . 结构观: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改变了碳原子的排列方式,是物理变化 D . 元素观:乙醇的化学式为C2H6O,它由3个元素组成
  • 1. (2024·成都模拟)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表中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B

    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

    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C

    酸都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酸溶液中都含有酸根离子

    D

    石墨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潮南一模)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北京冬奥会,融入中国元素,彰显科技力量,向世界贡献了中国方案。

      ①我国发行了一套冬奥币,每套冬奥币含冰上运动项目与雪上运动项目各一枚,冬奥币使用的材料是黄铜,黄铜和纯铜互相刻画,表面没有划痕的是

      ②颁奖礼仪服的内胆添加了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石墨烯发热材料。下列物质也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填选项序号之一)。

      A.氯化钠   B.铁粉   C.二氧化碳

      ③“冰丝带”速滑馆采用了直冷制冰技术,利用高压获得的液态蒸发吸热,降低水温,快速制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选项序号之一)。

      A.加压后分子体积变小

      B.水变为冰后分子停止运动

      C.液态蒸发后分子间隔变大

    2. (2)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需要科学技术发挥核心作用。工业生产中,关键工艺流程的低碳化改造十分重要。早在二十世纪初,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优化并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

      ①“侯氏制碱法”过程中,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先后通入的两种气体是(填化学式),生成物中先结晶析出(填化学式)用于制造纯碱,向滤出晶体后的溶液中加入NaCl粉末,析出可用作肥料的可以做肥。

      ②若中混有少量NaCl,想要提纯晶体,宜采用的方法是(填“蒸发结晶”“降温结晶”之一)

  • 1. (2024·潮南一模) 以下化学基本观念正确的是(    )
    A . 元素观: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其化学性质也相同 B . 守恒观:C和反应,一定生成 C . 变化观: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 . 微粒观:一个二氧化硫分子由一个硫原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
  • 1. (2024·广西模拟) 从宏观走进微观,探寻变化的奥秘。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 闻到远处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B . 6000 L氧气加压可装入40 L的钢瓶中——氧分子的体积变小 C . 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更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D . 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二者的分子构成不同
  • 1. (2024·宜州模拟) 下列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 . 八月桂花香——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B .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 . 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D .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的构成不同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