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道德与法治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广州月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为继承和弘扬航天精神,某校九年级(1)班的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摘录了中国航天的相关新闻报道作为学习材料。

    学习材料一

    早在1998年,美国同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共同打造了国际空间站,当时,中国的神舟飞船特意制造了和国际空间站相匹配的对接窗口,想要加入到国际空间站的合作科研之中,但美国等一众国家以中国利用合作发展军事为由拒绝中国加入,并切断中美两国在航空航天领域交流,避免中国从美国获得关键技术。

    中国航天技术并没有因为美国等封锁而停滞不前,而是在党的领导和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走上了自主研发道路,并以一国之力单独完成空间站的建设。回顾2023年,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扎实推进,前沿领域发展快速,科技实力不断提升,一系列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令人振奋:中国空间站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255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三号”刷新世界纪录;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第四十次南极考察启动……越来越多“中国足迹”标注科技发展的“中国高度”。

    学习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要紧紧围绕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从体制机制上促进青年科技人才的高质量发展,为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减负”“降压”,激发青年人才科技报国内驱力,全面提升青年科技人才挑起“科技强国”大梁的能力。

    学习材料三

    20年来,我国数十万青年科研工作者参与载人航天工程建设。2023年,景海鹏乘“神十六”第四次飞天,是目前执行飞行任务次数最多的中国航天员。57岁的他一直坚持训练,600个俯卧撑、600个仰卧起坐、上千次跳绳成为他每天的标配:70多本飞行手册与操作指南、成千上万条指今都已孰干记心。景海鹏说:“25年前,面对鲜艳的五星红旗,我们庄严宣誓,要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祖国的载人航天事业,我想这是一名航天员的初心。

    科技强国,人才先行。未来,一代代航天人接续奋斗,助力航天强国梦。请结合上述学习材料并运用所学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自拟题目,撰写一篇时事小评论,文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 1. (2024·德庆模拟)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百年历程】

    党和人民百年奋斗历程,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新时代的十年再次印证了我国发展奇迹的“中国路径”。

    【十年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虽然时间短暂,却发生了许多巨变。中学生小杰以“走近十年,走进发展”为学习主题,收集了两组资料:

    经济新突破

    绿色筑家园

    这十年,经济总量由2012年53.9万亿元上升到2021年114.4万亿元。

    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38.6%,超过G7国家贡献率的总和,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居世界第一。

    这十年,我国加强污染防治,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天更蓝了,山更绿了,水更清了。

    十年来,我国累计完成造林9.6亿亩,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为地球增添了更多“中国绿”,既造福了中国,也造福了世界。

    【共圆梦想】

    1. (1) 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是什么?概括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所选择的路径。
    2. (2) 从以上两则材料中任选其一,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其变化的具体原因及积极影响。
    3. (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共圆中国梦,共享美好人生。请你就此完成自己的圆梦计划书。

      圆梦计划书

      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我的梦:

      我的圆梦方案:

  • 1. (2024·德庆模拟) 十年来,这些高质量成果被刻上了中国印记: “嫦娥”探月、 “神舟”飞天、中国空间站圆梦……我们不断刷新浩瀚太空的“中国高度”;北斗组网、复兴号驰骋在祖国大江南北、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7年位居全球首位……这一切告诉我们( )
    A . 国家在强大,我们要坚定民族自信 B . 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 C .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 D . 我国经济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 1. (2024九下·中江月考) 材料一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十年来,受到越来越广泛的欢迎和响应。“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作为最积极、最有生气的社会力量,中国青年当以昂扬奋进的姿态,勇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使命重担,以青春之我,创造中国之未来。

    材料二  袁隆平是我国著名农业科学家。他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他一生致力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2019年,袁隆平荣获国家最高荣誉——“共和国勋章”。

    罗阳是一名国防科技工作者,一直梦想研制出国产航母舰载机。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他终于看到了我国自行研制的歼-15舰载机首次圆满完成航母起降飞行试验。2018年,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罗阳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1. (1)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青年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应如何做出自己的贡献?
    2. (2)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共圆中国梦相关知识谈谈你从他们的追梦经历中受到什么启发?
  • 1. (2024九下·天门月考)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中华民族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舞台,展现大国形象,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魅力”

    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从此,春节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把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中国年”迎来了更为广阔的世界舞台。

    “中国智慧”

    截止2023年10月,“一带一路”建设的朋友圈己扩展至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姐织,成为了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为经济全球化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出了“中国方案”,也为世界发展注入了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1. (1) 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各国应怎样积极面对多样的文化?
    2. (2) “中国年”变成了“世界年”,我们更加信心满怀。做自信的中国人,表现在哪些方面?
    3. (3) 携手促发展,我国为世界各国带来了哪些发展机遇?
  • 1. (2024九下·江油开学考) 2022年10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原原本本学习研读党的二十大报告,认真领悟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

    广州市某中学组织九年级师生开展学习领会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小组交流活动。第一小组师生就二十大精神学习中自己的焦点内容进行了发言:

    张慧老师:“中国共产党自一九二一年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已经走过一百年光辉历程”。“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这让我感到中国共产党无愧于伟大的党,人民的党,先进的党!

    王璐同学:“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一百一十四万亿元,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百分之十八点五,提高七点二个百分点,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三万九千八百元增加到八万一千元。谷物总产量稳居世界首位,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这让我感到信心满满!

    杨帆同学:“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这让我感到骄傲!

    李绽同学:“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这让我感到生活祥和美好!

    欧阳同学:“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这让我感到未来充满希望!

    张慧老师:“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也一定能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这让我感到我们中华民族在党的领导下,一定会迎来一个更美好更辉煌的100年!

    请你结合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经历,运用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所学的相关知识,写一篇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心得体会,文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 1. (2024九下·江油开学考) 2023年,C919大型客机进行商业载客首飞、杭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神舟十七号成功发射……中国2023年成绩单如此耀眼,一个个中国梦从理想变成现实,得益于一代代奋斗者的开拓进取。这说明( )

    ①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

    ②实现梦想需要人们的踏实肯干

    ③中国梦的本质就是科技腾飞梦

    ④实现中国梦必须以科技为中心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1. (2024九下·成都开学考) 下列说法属于落实五大新发展理念的有( )

    ①坚持平均分配制度,让人民共享经济成果
    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动中国“智”造

    ③不惜代价谋求经济快速增长,缩小城乡差距
    ④实行对外开放,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九下·成都开学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截止2023年3月,成都市成为全国第一个常住人口突破2100万人、第三个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的副省级城市,由此迈入超大城市行列,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国际门户枢纽,成为服务战略大后方建设的创新策源地,连续14年位居“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第一名,新时代成都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取得这样的发展成就,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是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勠力同心、创新实干、拼搏奋斗的结果。

    结合上述事实,运用所学知识,对新时代成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进行科学归因。

  • 1. 如何实现中国梦
    1. (1)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统筹推进建设、建设、建设、建设、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的新发展理念。
    2. (2) 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就是
    3. (3) 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
    4. (4) 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共2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