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道德与法治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铜仁模拟)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在《经典咏流传》中,陶渊明韵味传神的《读〈山海经〉》穿越千年的历史,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文化( )
    A . 独占鳌头 B . 博大精深 C . 源远流长 D . 推陈出新
  • 1. (2024·安顺模拟)  2023年9月23日,第19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揭开面纱。良渚、丹桂、宋韵、诗词,从风雅颂歌到梅兰竹菊,从诗画江南到人文亚运……中国以绵延五千年的历史印记,向八方宾朋展现一场“中国式浪漫”的体育盛会。这彰显了( )
    A . 中华文化是世界最优秀的文化 B . 中国文化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C . 中国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文化自信 D . 中华文化具备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 1. (2024·安顺模拟) 【中国人·飞大梦】

    1992年,党中央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

    资料卡

    第一步

    发射载人飞船

    ·2003年成功发射第一般载人飞船神舟五号

    ·2008年神舟七号航天员完成空间出舱

    第二步

    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

    ·2011年发射天宫一号,神八、神九、神十分别与其实现多种技术对接·2016年发射天宫二号,载人飞船神舟丨…号、货运飞船天舟·号完成与其对接

    ●2019年,天宫二号圆满完成任务,第二步全面收官

    第三步

    建造载人空间站

    ●2021年“天和”空间站核心舱发射入轨,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建设正式揭开了帷幕,同年,大舟二号、三号,神舟上二号、十三号先后与之对接

    ●2022年,天舟四号、神舟十四号、问天号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天舟五号、神舟十五号与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对接,形成T字形基本构型

    材料一:中国载人航天之路是一条建立在完全独立自主基础上的自主创新道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成功,是靠一代代航天人的汗水和泪水换回来的,是靠全国100多个行业、3000多个单位、几十万科技大军团结协作干出来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勤于探索、勇子创新,

    攻克了许多宇航界公认的尖端课题,不仅获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而且形成了一套符合我禺载人航天工程要求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展示了中国航天人卓越的攻关能力和创新能力。

    材料二:中国航天员队伍接续飞行,一次次为国出征、能摸浩瀚宇宙,一次次在太空中飞出中国高度、刻下中国足迹。他们的背后,站立着无数矢志奋斗、默默坚守的科研人员。这些忠诚和担当,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不断书写着建设航天强国的新篇章。

    材料三:有种浪漫,叫“巾帼人给航天器取名”。载人飞船叫“神舟”、月球探测器叫“嫦娥”、航天站叫“天宫”、月球车叫“玉兔”、火星探测器叫“天问一号”、气象卫墨叫“风云”、卫星导航系统叫“北斗”、暗物质探测器叫“浯空”……每一个响亮的名字背后,都是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

    1. (1) 结合资料卡及材料一,运用所学,说说载人航天创新之路对我国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有什么启示。
    2. (2) 阅读材料二,说说传承载人航天精神的意义。
    3. (3) 材料三中这些响亮的名字引发出你对中华文化的哪些认识?
    4. (4) 结合材料,请谈谈青少年怎样为中国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有所作为。
  • 1. (2024·德江期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加强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明古国中,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古罗马都带“古”字,而中国没带,这说明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是( )。
    A .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好的文明 B . 中华文明延续至今未曾中断 C . 不同文明应该相互学习和借鉴
  • 1. (2024·德江期中)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是( )。
    A . 殷墟 B . 河姆渡遗址 C . 山顶洞遗址
  • 1. (2024·德江期中)  2023年4月,杨丽萍编导的2022版舞剧《孔雀》在天津大剧院上演,再次刷新了人们对舞剧样式的认识,领略了孔雀舞艺术的巨大魅力。孔雀舞是我国( )的原生态文化。
    A . 西北地区 B . 西南地区 C . 东南地区
  • 1. (2024·德江期中)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众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历史遗址。你知道哪些中国文化遗产?(至少写出三个)今天,我们该怎样保护它们?(至少写出两点)
  • 1. (2024·东莞模拟) 2024年元旦,广州各红色革命纪念场馆推出博物馆里的跨年夜、帅府故事会等多元文化活动,通过“彩绘英雄麻布包”、游园“穿粤记”等文化创作,受到了广大市民的纷纷点赞。广州革命纪念馆受到好评的原因在于( )
    A . 文化推陈出新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活力 B . 革命场馆传承和丰富了民族精神的内涵 C . 文化创作活动铸就了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D . 文化活动传播了革命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 1. (2024·东莞模拟)  2024年春节,烟花爆竹“禁”“放”之争,在习俗传承、环境保护、城市治理间不断博弈,再度成为舆论焦点。某中学九年级(9)班举行了寻找烟花爆竹“禁”与“放”最优解的沙龙活动。在该沙龙活动中,同学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

    ①小婷:我国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全面禁燃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②小辉:法律法规对烟花爆竹的燃放未作全面禁止规定,全面禁燃无法可依

    ③小轩: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民俗,应该毫无限制的自由燃放

    ④小惠:限时限地燃放,寻找既保护优秀传统民俗又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最优解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1. (2024·云浮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明的底色。红色江山,热血铸就;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材斜一:某校九年级(1)班的同学通过“半条被子”的故事,探寻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变的为民本色。

    长征时的为民本色是“半条被子”。长征时期,红军在缺衣少食的时候还能想着老百进的冷晚,哪怕只有一条被子,也头剪下一半留给老百姓,这就是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同时也是党一直以来的为民本色。

    现在的为民本色是“幸福路子”。党致力于为人民走出一条长久的“幸福路子”。现在,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迈上了新征程,走出了展于自己的“李福路子”。

    材料二:近年来,广东立足红色资源优势,采取措施擦亮红色名片。

    ◆2022年以来,随着《广东省革命遗址保护条例》重磅出台,我省一大批革命文物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

    ◆广东省将数字化手段应用到红色文化的传播展示中,让参观者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真实的历史场景之中。

    1. (1) 时代在变,为民本色不变。根据上述党史故事,谈谈你对“为民本色”的认识。
    2. (2)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材料二中的措施对发展红色文化有何启示。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9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