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道德与法治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楚雄模拟) 2024年1月24日,云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昆明隆重开幕。云南省省长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并提出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强绿色矿山建设,推进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试点,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和“以竹代塑”产业。这(   )

    ①说明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②是落实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生动实践

    ③是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点④有利于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云南模拟) 针对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2023年5月,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提出要“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这是因为(   )
    A . 人口高质量的现代化已经实现 B . 老龄化程度加深已严重制约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C . 人口数量是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 D . 高质量人口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 1. (2024·云南模拟) 【厉奋发铸就辉煌】

    2024年1月27日,云南省高新区联盟成立大会启动仪式在昆明举行。昆明高新区、玉溪高新区、楚雄高新区、曲靖高新区、文山高新区、临沧高新区、金山高新区7家联盟成员单位及100余位驻区企业代表共同出席了启动仪式。云南省高新区产业特色明显、创新基础扎实,是全省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产业创新高地。截至目前,七家高新区以占全省不到1%的国土面积,拥有全省35%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00%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80%的云南实验室,形成新型疫苗、稀贵金属、新能源电池、硅光伏、数字经济等一批产业名片。

    1月28日,2024省两会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发布——经济社会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在昆明举行,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省财政厅、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主要负责人就云南省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2024年工作重点进行了介绍。2023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盘稳固,经济持续恢复向好,经济总量实现新突破,发展质量稳步提升,迈出了“三年上台阶”的坚实一步,交出了一份成色好、分量足、含金量高的成绩单。2024年是“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2024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的目标,全省上下将以务实过硬的作风抓好落实,持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推动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再上新台阶。

    云南省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大抓绿色发展,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绿色成为云南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近年来,为保护优秀历史文化遗产,推动云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省财政大力支持以“金木土石布”为核心的民族民间工艺品及相关企业。推动建水紫陶、鹤庆银器、个旧锡器、剑川木雕、开远根雕等从大山走向世界,传播浓郁的云南特色民族文化。

    1. (1) 发展是第一要务,云南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的首要任务是什么?要建成科技创新强省,云南需要增强什么能力?坚定不移地走什么道路?
    2. (2) 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3. (3) 结合材料,谈谈云南省坚持走“绿色”高质量发展道路的重要意义。
    4. (4) 结合材料,请你谈谈全面保护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意义。
  • 1. (2024·云南模拟) 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这一思维至今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相互依存

    ②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③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共圆伟大复兴中国梦

    ④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实现各国同等程度发展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1. (2024·射洪模拟) 以下时政新闻体现了教材哪些观点?

    时政新闻

    2023年9月23日晚,杭州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在浙江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国风少年以地为画、踏墨而舞,“一抹丹青”将时光拉回千年前,钱塘历史画卷自此翻开;地屏上,在水光潋滟的江南化境中,宋韵女子的清雅身姿和芭蕾舞步相互映衬,文明互鉴相映成趣;全景立体影像构筑的拱宸桥跃然于大运河之上,一岸连接古代,一岸通往现代……

    2023年10月26日,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神舟17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圆满成功。一代代航天人正是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激励下,犹如喷薄而起的捆绑式火箭,汇成托举神舟飞天的强大力量,正一步步走进属于自己的太空家园,实现中华民族的航天强国梦。

    2023年,遂宁始终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始终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生态文明建设交出一份亮眼答卷。大力发展锂电产业,促进制造业绿色发展,狠抓污染治理,守护碧水蓝天,增进民生福祉。

    体现了教材哪些观点(每题至少答4点)

  • 1. (2024·射洪模拟) 以下选项中,符合事物发展内在逻辑的是( )

    ①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剧→控制人口数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②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生产力发展

    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彻底改变→提升综合国力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南充模拟) 【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经济提供新动能】

    2024年4月7日至10日,某市市委书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专题读书班开班式上强调:

    要深刻认识到,把握新发展阶段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依据、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灵魂、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要大力实施绿色优市战略,擦亮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要打好蓝天保卫战、打好净土保卫战,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要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保障。要推动人才加快集聚,推动人才引领创新,推动人才赋能发展,推动人才向产业发展聚力、向教育医疗聚集,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保障。

    材料

    知识体现

    把握新发展阶段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依据、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灵魂。

    ①新发展理念是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②我国的新发展格局是

    要大力实施绿色优市战略,擦亮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③绿色发展必须坚持的基本国策是

    要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保障。

    ④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必须大力发展教育,因为教育是

    1. (1)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里空自处的内容。
    2. (2) 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我国除了构建新发展格局外,还应该采取哪些措施积极谋求自身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 1. (2024·芙蓉模拟) 【湖南力量中部崛起】

    2024年3月1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沙市考察了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了解当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情况。该公司是德国领先的化学公司巴斯夫和中国企业五百强杉杉2021年共同成立的合资公司。目前,公司已构建涵盖原材料、正极材料前驱体、正极活性材料及废旧电池资源化利用的业务闭环,主要聚焦于快速增长的电动汽车(EV)领域,并持续服务于全球消费电子及储能市场,为中国和全球客户提供一流的产品。

    2024年3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常德市美丽乡村”——谢家铺镇港中坪村,走进水稻田边,察看秧苗培育和土地翻耕情况,并同相关人员亲切交流,详细询问春耕备耕等情况。港中坪村下辖2个村民小组,共204户803人,其主导产业是优质稻和油茶。近年来,港中坪村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由群众自主进行管理服务,实现了村组道路硬化、电网改造全覆盖,自来水通户率、卫生厕所普及率、生活垃圾处理率均达100%。

    1. (1)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长沙市是如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
    2. (2)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近年来港中坪村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对“三农”(即农业、农村、农民)工作有何意义?
  • 1. (2024·郴州模拟) 下列新闻事件与新闻解读相匹配的是( )

    序号

    新闻事件

    新闻解读

    2023年杭州亚运会推动了绿色场馆建设,绿色环境提升等专项行动

    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2023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

    我国经济实现高速增长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2024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澳门各项事业取得蓬勃发展

    “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

    2023年是我国第十个宪法日

    宪法是我国所有法律的总和

    A . ②④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③
  • 1. (2024·海港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中学九年级(1)班的学生围绕“国家发展”分组开展了如下项目式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项目一京津冀协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10年取得丰硕成果

    京津冀区域经济整体实力迈上新台阶,2023年三地经济总量达到10.4万亿元,是2013年的1.9倍。

    2023年,京津冀三地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32、41、38.6微克/立方米,较2014年分别卞降62.7%50.6%、57.6%;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达到或好于类的断面比例达78%,全面消除劣V类,永定河等五大主干河流全部重现“流动的河”并贯通入海。

    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不断提升。2014年以来中关村企业在津冀设立分支机构累计9700余家,北京流向津冀的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超2200亿元。汽车、大数据、智能终端、新能源装备、现代农业等五大优势产业链区斑分工加速形成。

    10年间,三地城镇新增就业累计1595.6万人。2023年京津冀三地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2013年相比,年均分别增长7.2%、6.9%和8%。京津20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与河北开展办学合作,三地成立15个特色职教集团(联盟)、24个高校联盟。9300余家定点医疗机构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区域内异地就医实现“同城化”。5000余名京津老人入住环京津周边养老机构。

    【项目二新质生产力促发展】

    时政要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两会期间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要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统筹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绿色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既需要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在内的应用型人才,也需要有顶尖科技人才等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要进一步增强科教兴国强国的抱负,担当起科技创新的重任,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1. (1) 据项目一所呈现的材料,简析我国哪些方针政策的实施促进了京津冀三地协调发展?
    2. (2) 结合项目二收集的时政要闻,谈谈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有什么意义?
    3. (3) 在其余小组选择项目学习任务时,讨论选定项目三的主题并进行活动,如果你是小组成员,可以选定什么主题(不重复前两个项目),写在相应的标题处。

      【项目三发展】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9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