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道德与法治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南川期中)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新型犯罪持续高发,严重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请你阅读下列材料,运用相关法律知识回答问题。

    【立法规范】为了预防、遏制和惩治电信网络诈骗活动,保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经济安全,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后,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该法注重源头治理、综合治理,是一部从根本上、制度上预防、遏制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的新兴领域立法,进一步促进了我国法治现代化,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齐抓共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规定地方各级政府负担属地责任,组织领导本区域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开展综合治理;公安机关牵头负责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要依法防范、惩治电信网络诈骗活动,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起公益诉讼。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普及相关法律知识,提高公众对各类电信网络诈骗方式的防骗意识和识骗能力。个人应当加强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意识,单位、个人应当协助、配合有关部门依照本法规定开展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

    1. (1) 结合“立法规范”的内容,从“法治”角度说说反电信网络诈骗专门立法的意义。
    2. (2) 有人说:“只要有《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就能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请你结合“齐抓共管”,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 1. (2024九下·南川期中) 近年来,低龄未成年人恶性犯罪时有发生,触目惊心。民之所呼,法之所向,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对刑事责任年龄相关规定作出调整:12至14周岁未成年人故意杀人等犯罪,将不再是刑事“免责人群”。下面是对出台刑法修正案的可能性原因和带来的影响的推导,其中合理的是( )

    A低龄未成年人犯罪时有发生→出台刑法修正案→彻底解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

    A . 出台刑法修正案→违法者受到罚款、赔偿等刑罚→防范低龄未成年人犯罪 B . 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出台刑法修正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C . 适应社会发展规律→出台刑法修正案→落实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 1. (2024·长沙模拟) 2024年贺岁电影《第二十条》围绕一系列“正当防卫”案件,向社会彰显“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理念,鼓励公民见义勇为、弘扬社会正气。“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理念(   )

    ①彰显我国厉行法治,坚持依法治国

    ②能从根本上杜绝非正义行为的发生

    ③鼓励公民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④法治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 (2024·绥江模拟) 【网络暴力需法治多管齐下护家园】

    近年来,网络暴力事件时有发生,不断刺痛着人们的的心。例如:寻亲男孩被网暴致死;高三学生因誓师大会上激情澎湃的发言遭受网暴;在网上造谣诽谤、侵犯隐私等暴力违法犯罪事件层出不穷;加入游戏玩家群,为增进相互了解发布个人信息,却遭到“人肉搜索”……

    治理网暴需要结合我国立法实际和反网络暴力的需要,继续完善刑法、行政法等有关法律条款,形成预防惩治网络暴力的完整法律体系;对于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网络侮辱、诽谤犯罪,公安机关应当依法及时立案,针对尚不构成犯罪的网暴行为,符合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规定的,依法予以行政处罚,同时检察机关要继续从严追诉网络侮辱、诽谤、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各级法院要依法严惩危害网络生态的犯罪行为。

    1. (1) 结合以上材料,请你说说我们应如何参与网络生活?
    2. (2) 有人认为,遏制网暴刻不容媛,只要政府坚持加强法治,网暴行为就能不断被“爆破”。请你对此观点进行辨析。
  • 1. (2024·砚山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南宁市青秀区新竹街道每月 18 日开展“竹声倾谈”民情恳谈会已经坚持7年今年5月 18 日上午,社区的中心花园里,区人大代表、社区干部和居民代表共 40余人围坐一圈,就“如何完善小区公共设施”举办民情恳谈会、区人大代表、社区党委副书记、居委会副主任黄文坚开场:“今天聚在一起,大家有什么问题,尽管反映。”然后居民叶建斌、苏荣疆等就石桌石凳维修、石板路改造、长者食堂建设等事项提出了自己的建议。40分钟恳谈很快就过去了,最后黄文坚说:“大家今天反映的问题,能够立马解决的,我们马上办;没法立马解决的,我们和相关单位联系督办:个别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我会在区人大会议上提出议案和建议。”截至目前,借助“竹声倾谈”这一平台,社区垃圾处理、电梯加装、充电建设、适老化改造等多个问题逐一解决。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以来,共有 193件次法律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有约110万人次提出300多万条意见建议。诸多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法律,如刑法修正案(十一)、未成年人保护法、英雄烈士保护法等的制定和修改,都凝聚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心血和智慧。随着公众对立法工作的全过程参与,人大立法的速度不断加快,质量明显提高,出台的每一部法律都装满了民意,每一部法律都显示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独有魅力,每一部法律都是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一个耀眼的路标。

    材料三:2024年1月1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正式施行。作为我国首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条例》的施行标志着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治建设进入新阶段。对此,中学生小刚认为:“有了《条例》,就可以全方位构筑起保障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的防线了!”

    1. (1)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
    2. (2)  结合上述材料二,请你谈谈每一部法律都“装满民意、贴近民生、顺应民心”的价值所在。
    3. (3)  请对小刚的观点进行评析。
  • 1. (2024·砚山模拟) 图示法是揭示概念间关系的常用方法,下列选项符合下图所示关系的是(    )

    ①德治与法治 
    ②公有制经济与国有经济

    ③违法与犯罪 
    ④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 1. (2024·砚山模拟) 图示法是揭示概念间关系的常用方法,下列选项符合下图所示关系的是(  )

    ①德治与法治 ②公有制经济与国有经济 ③违法与犯罪 ④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 (2024·麒麟模拟) 【追求民主价值共建法治中国】

    材料一  下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修订过程的几条信息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部分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法律条款

    第一条为了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十七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它监护人应当把热爱祖国融入家庭教育,支持、配合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教学活动,引导、鼓励未成年人参加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

    1. (1) 仔细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爱国主义教育法制定过程蕴含的道理?
    2. (2) 阅读材料二的法律条款,分析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的重要意义?
  • 1. (2024·罗平模拟) 【共建民主法治国家】

    为了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我国根据宪法,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

    立法意义

    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立法过程

    2022年7月,根据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宪法关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等规定,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同牵头启动爱国主义教育法起草工作。

    2023年6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28日起公开征求意见。

    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1. (1) 运用“民主”的相关知识,谈谈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制定过程说明了什么?
    2. (2)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制定是如何体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
  • 1. (2024·红河模拟) “若要美德得以保存,法律是必须;而若要法律得以遵守,美德则是不可缺少的。”这说明(   )

    ①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

    ②法为治理国家之重器,法治之力量优于德治

    ③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④德为准绳有规范作用,法为基石有教化作用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①②
1 2 3 4 5 下一页 共6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