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道德与法治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吉安模拟)

    学习法律感受生活温情

    【柔性执法】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20周年。其中的第八十七条规定:“对于情节轻微,未影响道路通行的,指出违法行为,给予口头警告教育后放行”,“对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机动车停放、临时停车规定的,可以指出违法行为,并予以口头警告教育,令其立即驶离”。

    (1)请解读第八十七条规定的理论依据。

    【铁汉柔情】吉安交警大队的胡恒达被刷屏。2024年3月7日,胡恒达在井冈山大道北门桥执勤时发现一女子受伤较重,立即组织展开争分夺秒的生命救援。“现在有个急事,有个重伤员要抢救,井冈山大道,全部调成绿灯!”一段“咆哮”喊话,一路“绿灯”接力,一场“死神”赛跑,仅用时三分钟便将伤者护送至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急诊救治,开辟出一条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生命通道。

    (2)吉安交警大队的胡恒达被刷屏的缘由何在?

  • 1. (2024九下·吉安模拟) 从绿皮火车慢悠悠,到动车飞驰更便捷;从硬板票出行,到电子客票刷脸通;从泡面是饭点“标配”,到如今乘高铁品特色;铁路从1954年发送旅客2300万人次到2024年4.8亿人次…走过七十载,春运发生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反映出(     )

    ①我国人口数量快速增加②人民生活越来越好

    ③我国成为世界交通强国④创新推动社会进步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九下·吉安模拟) 习近平主席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提到,我们的目标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孩子的抚养教育,年轻人的就业成才,老年人的就医养老,是家事也是国事,大家要共同努力,把这些事办好。这反映了(     )

    ①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②教育就业养老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③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④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同等富裕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九下·岳阳模拟) 【中部崛起,“湘”当给力】

    最是一年春好时,中部崛起风正劲。有着中部地区“龙腰”之称的湖南,站在了更高的起点上,勇挑崛起大梁。超级杂交稻、超级计算机、超高速列车跳动创新的脉搏;“一带一部”区位优势奏响协同的乐章;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五大国际贸易通道传递开放的强音;“一江一湖四水”系统联治铺就绿色发展底色……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们是如何在促进中部崛起战略中展现“湖湘担当”的?

  • 1. (2024九下·岳阳模拟) 小明笔记本上摘录了两段学习材料,其学习主题最有可能是(     )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全面生效, 这标志着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进入全面实施的新阶段。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推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确保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更好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粮食消费需求。

    A . 聚焦经济发展,共享发展成果 B . 扩大对外开放,区域协调发展 C . 关心国家发展,奔向全面小康 D . 保障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
  • 1. (2024·重庆市) 朱鹮是一种美丽的大鸟,曾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但后来从无到有、从个到群,种群加速形成。面临退化的种群又得到了恢复,一个重要原因是某地充分利用优良的生态资源,引进人才,成立专门的鸟类科研机构,建立朱鹮人工技术平台等。在该地的努力下,鸟类也由200多种增加到现在的300多种,形成了特色“观鸟经济”,这让当地群众人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该地( )

    ①用创新带动创收,让群众生活更美好

    ②坚持人才引领驱动,引进人才助力鸟类种群恢复

    ③多措并举,打造特色“观鸟经济”,实现了共同富裕

    ④立足生态实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高质量发展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 (2024·重庆市) 某地淡水湖泊曾遭受过严重污染,水质变差,生态物种减少。之后,该地利用5G、大数据等“黑科技”进行大规模系统性生态治理,生态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候鸟天堂”美景重现。不仅如此,该地淡水湖泊生态的治理成效还带动了周边旅游的兴旺,带来了群众收入的增长等。该地的变化(    )

    ①得益于思维方式的转变与技术的应用

    ②是当地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一个缩影

    ③是转变发展方式,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体现

    ④使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更加充实、更可持续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 (2024·南充)  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中国式现代化的南充实践,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命力和实践力。
    1. (1) 【晒出亮丽成绩 再谱发展新篇】

      以下是《2024年南充市政府工作报告》部分内容摘要。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34.8亿元、增长5.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35.8亿元、增长4.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53.1亿元、增长11.4%。

      ☆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86.6%,嘉陵江干流常年保持II类及以上水质,12个国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100%。

      结合材料,分别概括南充2023年所取得的亮丽成绩。

    2. (2) 【坚持法治思维 筑牢生态屏障】

      2023年,南充全力推动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制定全省首部嘉陵江流域地方性法规-《南充市<四川省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实施办法》,于2024年1月1日起实施。加大检查力度,多措并举开展生态环境执法。组织嘉陵江沿线18个人民法庭共建“清水法庭”联盟,严厉惩治非法捕捞、非法采矿、乱砍滥伐等行为。组织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活动,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群众基础。

      结合材料,运用厉行法治的知识,请说明南充是如何以法治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

    3. (3) 【推介大美南充 助力文旅发展】

      南充历史悠久,底蕴厚重。三国文化、丝绸文化、红色文化、嘉陵江文化交融生辉,三国遗迹、古城风貌、将帅故里、嘉陵江风光魅力独具。

      中国式现代化的南充实践离不开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请你撰写两条宣传标语,推介大美南充,助力文旅发展。

  • 1. (2024·南充)  2024年3月5日,李强总理在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推出众多民生礼单,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这表明我国( )
    A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B . 实现发展成果绝对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满足美好生活需要 C . 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把新时代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D . 始终坚持以社会建设为中心,着力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 1. (2024·广安) 【中国成就世界荣光】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

    1. (1) 议题一:【探辉煌成就】75年沧桑巨变,我国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已踏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哪些历史性成就?

    2. (2) 议题二:【寻成就原因】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这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推动经济持续复苏,有序推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有效应对局部地区自然灾害,积极推进对外开放,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这一年,成绩有目共睹。展望未来,党中央对2024年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明确了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结合材料,说一说我们成绩有目共睹的原因。

    3. (3) 议题三:【显中国智藏】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和平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随着国际参与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为国际社会难题与危机的化解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担当向世界展现了大国风范,显示了中国智慧,贡献了“中国方案”。

      我国向世界贡献了哪些“中国方案”?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