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道德与法治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荔城模拟) 感动中国

    2024年,96岁的俞鸿儒被评为“感动中民,2023年度人物”,他是我国高超声速风洞奠基人。让我们一同学习他的先进事迹。

    立志

    1928年,俞鸿出生于江西省广丰县。他经历了战

    乱年代,村里几百个人都被

    日本侵略者杀害。目睹家国

    被毁,俞鸿儒立志科研报

    国。28岁那年,他考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奋斗

    俞鸿儒险姓埋名60载,带领科研团队发扬艰苦奋斗、攻坚克难、自主创新的精神,研究风洞技术。在国家资金紧张之际,他选择省钱的研究路径,成功完成试验。我国一步步走近国

    防强国梦。

    致敬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俞鸿儒一生择一事,一事终一生。他甘愿为祖国的科研事业奉献一生,是对其恩师郭永怀的庄重承诺,是因其拥有敢为人先的气魄担当,是因其胸怀科研报国的坚定信念。

    1. (1) 结合俞鸿儒的“奋斗”事迹,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如何一步步走近国防强国梦。
    2. (2) 俞鸿儒对科研事业的坚守,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 1. (2024九下·荔城模拟) 时事点评

    目前,我国有8500多万残疾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超过2.8亿。2023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高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将于2023年9月1日起施行。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我国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做出点评。

  • 1. (2024九下·荔城模拟) 在多年政策(新能源汽车购车补贴和税收优惠)推动、技术积累、生态营造的支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基本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截止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958.7万辆和949.5万辆,连续9年保持全球第一。这表明我国(       )

    ①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心,践行绿色富国惠民            

    ②国有车企完全掌握了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

    ③通过政策引领全社会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④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高质量发展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九下·荔城模拟) 2024年2月3日,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文件提出,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持续加强产业和就业帮扶,加大对重点地区帮扶支持力度。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推进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这一系列举措有利于(     )

    ①实现城乡融合发展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③推动法治中国建设④促进实现共同富裕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九下·荔城模拟) 下框时事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概括,你认为最贴切的是(     )

    ★2023年7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青岛出席2023年中日韩合作国际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意见》就“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作出部署。

    A . 科技创新 B . 良法善治 C . 改革开放 D . 共同富裕
  • 1. (2024九下·荔城模拟) 2024年1月19日,“国家工程师奖”首次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81名个人和50个团队接受党和国家在工程领域的最高规格褒奖。这次表彰大会的召开有利于(     )

    ①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激励自主创新,推动建设创新强国

    ③尊重知识产权,运用法律维护权益

    ④弘扬创新精神,营造创新的舆论氛围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九下·荔城模拟)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下列体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是(     )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九下·从江模拟) 新时代十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大国外交】2022年的中国外交,在习近平总书记擘画引领和亲力亲为下,迎难而上,勇毅前行,以元首外交为引领,以服务党的二十大为首要,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线,应变局,解困局,创新局,全方位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展现新担当新风范,为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作出了新的重要贡献。

    【发展成就】

    相关资料

    结合教材谈理解

    2018年至2022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各类案件1733.6万件,比前五年上升40%;批准逮捕各类犯罪嫌疑人428.3万人,比前五年下降7.1%

    ①这表明了:

    共建“一带一路”取得实打实的成果,截至2023年6月,中国已同152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②这展示了:

    神舟十四号、十五号、十六号接力腾飞,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我们的“太空之家”遨游苍穹……第三艘航母“福建号”下水,首架C919大飞机正式交付。白鹤滩水电站全面投产……

    ③这体现了:

    【奋进征程】10年来,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发展的一个缩影,在14亿全国各族群众心中,这是“黄金十年”。奋斗铸就“黄金十年”,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为加深对“新时代”的了解,为实现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某校拟深入开展相关主题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1. (1) 大国外交之下,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了哪些贡献?请举例说明。(两点即可)
    2. (2)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补充完成材料二的表格。
    3. (3) 活动结束后,老师布置了黑板报专栏任务,请你自拟题目,补充完成相应内容。

      标题:

      理想抱负:

      时代责任:

      学习上:

      职业规划:

  • 1. (2024九下·从江模拟) 材料一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制定修订环境保护法等多部法律法规,到建立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再到实施生态补偿制度……在广阔的祖国大地上,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等,构建出一幅“山清水秀、鱼翔浅底”的美丽图景。

    材料二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共同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着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供了中国方案、展现了大国担当。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分析:中国在绿色发展方面作出了关键示范,说明中国对世界的担当只体现在环境保护方面。

  • 1. (2024九下·从江模拟) 材料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中华文明在长期演进过程中,创造了交相辉映、历久弥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了体现中华民族共同历史和情感记忆的一系列代表性符号和形象。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凝结着中华民族长期积淀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体现着中华文化最深层次的文明印记和基因血脉,是代表中国形象、展现中国精神、彰显中国气质的重要载体……青少年要厚植中华文化根基。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回答:

    1. (1) 请你列举两个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的符号或形象。
    2. (2) 请你谈谈青少年如何厚植中华文化根基。(三点即可)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