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道德与法治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福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土地蕴含着中国人民与之相依千年的深厚感情。良田沃野,农人耕耘,方有岁稔年丰。

    ☆一份有力的保障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实施系列措施,守住了耕地红线,初步遏制了耕地总量持续下滑趋势。但是,我国耕地依然存在量不足、质不高的问题,如撂荒增多、土壤退化等。新时代新征程上,耕地保护任重而道远。

    材料二:

    一位暖心的代表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朱晓丽在去年两会提交《关于深化耕地土壤污染防治提升粮食安全的建议》的基础上,继续围绕建立农田土壤绿色修复示范区等话题提出建议。17年来,她深入田间地头,听取民声,考察调研生产一线存在的问题,做好“土地医生”,努力守好人民的“饭碗田”。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为何要专设一章“耕地保护”。
    2. (2) 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朱晓丽是如何履行人大代表职权的。
  • 1. (2024·福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国工匠”彭菲:向算法极限不断发起挑战

    13年前,人脸识别技术在中国的应用刚刚起步,为了让算法适配国产芯片,彭菲和她的团队夜以继日地沉浸在代码世界之中,经过无数次尝试,研发出一套全新的人脸识别技术核心算法,破除了技术上对国外的依赖。

    社会的发展变化对人脸识别技术又提出了高准确率的要求,在没有行业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他们不断提升算法极限,终于推出深度学习人脸识别算法,完成产品迭代升级,用才智和巧思塑造着智慧中国。

    1. (1) 结合材料,说明彭菲团队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哪些价值要求。
    2. (2) 根据材料,将彭菲团队“向算法极限发起挑战”的过程补充完整(图5中的①②);并参考图5,为自己开发创造潜力设计一条路径(以文字描述的形式呈现)。

  • 1. (2024·福建) 时事点评

    2024年3月13日,国务院发布《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行动方案》,提出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聚焦汽车、家电、家居等耐用消费品,让更多高质量消费品进入百姓生活。

    运用时事知识,对我国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做出点评。

  • 1. (2024·福建) 自秦代以来,我们伟大的祖国既有汉民屯边,又有边民内迁,各民族历经几次大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开拓着脚下的土地。这说明我国( )

    ①各民族逐渐形成了相同的风俗习惯    ②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实现了共同富裕

    ③各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④各族人民努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福建) 我国某油田采油厂,过去每10天就要对油井压力数据进行录取,使用数字化设备后,可以每10分钟获取一次现场数据,数字化技术正在为油田迎来“新生”。由此可见( )
    A . 科技创新提升综合国力 B .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基石 C . 科技创新助力企业发展 D . 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 1. (2024·福建) 为满足一名盲人代表的阅读需求,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秘书处首次设立盲文翻译小组,付出大量精力,制作了盲文版政府工作报告。这一细微之处( )
    A . 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 B . 说明了公民通过不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 C . 彰显了协商民主是我国民主的独特优势 D . 表明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 1. (2024·福建) 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出示了图中的三个词条。这三个词条共同指向的大单元主题是( )

    A . 弘扬传统美德 B . 维护国家制度 C . 勇担社会责任 D . 崇尚法治精神
  • 1. (2024·福建)  2024年2月3日,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2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文件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主线,对“三农”工作进行系统部署。这一文件出台的目的是( )
    A . 持续造就“千万工程”经验和实践范例 B . 确保以高科技发展的内在要求为着力点 C .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 D . 加快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 1. (2024·福建)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2024年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绿化祖国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在谈到如何兴绿时,他首次提出要“推动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更好联动”。这表明我国通过兴绿( )
    A . 科学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 B . 深入开展森林重大隐患排查整治 C . 加快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 D . 推动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 1. (2024·福建)  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将爱国主义教育写入法律,形成制度。这能够( )
    A . 充分发挥道德对法治文化的规范作用 B . 实现全面从严治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C . 建成完备法治体系,助力法治中国建设 D . 以法治的方式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