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光明期中)  某杂种植株的获取过程如图1所示,图2为某二倍体植株花药中未成熟的花粉在适宜培养基上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1中的叶片需要通过高温处理进行消毒,并用无菌水进行清洗 B . 图1的过程④中,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均需要适当时间和强度的光照 C . 图2中过程①②表示脱分化,过程①②③说明花粉细胞具有全能性 D . 图2最终获得的完整植株属于单倍体植株,不能通过自交产生后代
  • 1. (2024高二下·广东期中)  再生医学领域在 2019 年首次利用异源诱导多能干细胞(iPS 细胞)培养出眼角膜组织,移植到病人体内,成功治疗一名失明患者,且未发生免疫排斥反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造血干细胞和 iPS 细胞的分化程度不同 B . 体外培养 iPS 细胞时培养液中需要加入血清等物质 C . 神经干细胞和 iPS 细胞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等方面有重要价值 D . 用 iPS 细胞培养出眼角膜组织,体现了 iPS 细胞具有全能性
  • 1. (2024高二下·惠城期中)  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将人类多能干细胞(PSC)转化为8细胞阶段的全能性胚胎样细胞(8CLC,相当于受精卵发育3天状态的全能干细胞),8CLC在体内还能分化成胎盘细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人体的胎盘是由囊胚期内细胞团发育而来的 B . 8CLC 可以分化为人体的任何一种细胞,进而形成所有组织和器官 C . 8CLC在医学上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用其来修复或治疗一些疾病 D . 将PSC诱导分化的组织进行移植,理论上可避免免疫排斥反应
  • 1. (2024高二下·惠城期中)  将蝌蚪肠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蛙卵中,形成重建的“合子”,进而发育成正常的蝌蚪,而单独培养肠细胞却不能发育成蝌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 与胚胎细胞相比,肠细胞分化程度高,表现全能性困难 B . “合子”卵裂产生的子细胞不具有全能性 C . “合子”发育成正常蝌蚪的过程中伴随着细胞分化 D . 细胞核具有全能性是由于其含有该物种的全套基因
  • 1. (2024高一下·信宜期中)  人体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如图所示。BMI1基因能促进造血干细胞分裂和分化为成熟红细胞,体外培养实验表明,随着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BMI1基因表达量迅速下降。回答下列问题:

    1. (1) 造血干细胞与幼红细胞的基因表达情况(填“相同”或“不同”)。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分析,成熟红细胞排出细胞核和丧失细胞器的意义是
    2. (2) 研究发现,BMI1基因均存在于造血干细胞和心肌细胞中,但只能在造血干细胞中表达,导致这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3. (3)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慢粒”),是一种由骨髓造血干细胞恶性增殖引起的疾病。利用射线治疗“慢粒”时,也会导致正常细胞死亡,这些细胞的死亡属于。我国已将治疗该病的某种特效药列入医保。该种特效药能抑制DNA的复制,在细胞周期的期发挥作用。
    4. (4) 阿霉素对治疗白血病有显著的疗效,为探究药物阿霉素对心肌细胞凋亡是否有影响,研究者设计了如下实验:甲组加入培养液+心肌细胞+生理盐水;乙组加入(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各组样品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并计算心肌细胞的存活率。若实验结果是,则说明使用阿霉素会导致心肌细胞凋亡。
  • 1. (2024高一下·信宜期中)  2021年11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团队找到了“保持细胞年轻态”的分子开关——人类基因中诱导细胞衰老的基因KAT7,该基因失活能使小鼠的寿命与对照组相比得到了明显延长。下列有关细胞衰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经常熬夜可能会刺激细胞产生自由基,促进细胞衰老 B . 细胞的色素积累妨碍物质交流和传递,使人头发变白 C . 细胞衰老不利于机体更好地实现自我更新 D . 衰老细胞中存在较多基因KAT7,年轻细胞中不含该基因
  • 1. (2024高一下·信宜期中)  经研究发现在局部缺血的情况下,大鼠肝细胞转化为细胞质团,并且发现死亡细胞内的溶酶体没有被破坏,死亡细胞被吞噬消化,不发生炎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上述过程属于细胞坏死 B . 上述过程没有蛋白质的合成 C . 以上过程的发生是受基因控制的 D . 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与上述过程不相同
  • 1. (2024高二下·信宜期中)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指存在于新生儿脐带组织中的一种多功能干细胞,它能分化成许多种组织细胞,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科研人员采用不同浓度血清培养MSCs,48h后收集各组上清液,用以培养角膜上皮细胞(HCEcs),过程及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实验步骤

    A组

    B组

    C组

    D组

    配制不同浓度的血清

    1%

    3%

    5%

    10%

    培养MSCs细胞48 h后,取上清液

    进行

    进行

    进行

    进行

    用上清液培养HCEcs

    进行

    进行

    进行

    进行

    24 h后测吸光度(数值越大代表活细胞数目越多)

    0.67

    0.68

    0.52

    0.48

    A . 本实验的自变量为血清浓度,因变量为HCECs活细胞数目 B . 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使HCEcs分散以检测吸光度 C . 由表格数据可知,血清浓度越低越有利于获得更多的HCECs D . 前期培养的MSCs可能产生某种物质而不利于HCECs增殖
  • 1. (2024高二下·信宜期中)  2017年,世界上首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在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的非人灵长类平台诞生。其培育过程如下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克隆猴的成功证明了动物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 B . 该技术涉及动物细胞培养、细胞核移植等操作 C . 图中卵母细胞必须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才能使用 D . 体细胞、卵母细胞供体和受体动物都会影响克隆后代的表现型
  • 1. (2024高二下·电白期中)  关于以下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⑴细胞凋亡时,溶酶体可合成和分泌多种水解酶

    ⑵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

    ⑶突变基因一定由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诱发

    ⑷非同源染色体随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而自由组合,其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⑸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后可激活效应T细胞内的溶酶体酶

    ⑹建立动物园、植物园等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

    A . 零项 B . 一项 C . 二项 D . 三项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4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