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下列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本诗叙写了大风破屋,群童抱茅,夜雨湿屋,诗人彻夜难眠的情景。 B .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群童”“公然抱茅入竹去”这种“对面为盗贼”的世风的慨叹及怨愤。 C . 诗歌写的是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D . 诗歌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 1. (2023八下·云南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 (1) 《卖炭翁》是一首叙事诗,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揭露了  ,表达了  
    2. (2) 诗中对卖炭老人的肖像、心理、动作描写非常精彩,请你任选一方面结合具体诗句做简要分析。
  • 1. (2023八下·平谷期末) 阅读两首古诗,回答问题。

    石 壕 吏

    杜 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 三男邺城戍 。一 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 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 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卖 炭 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 上衣裳 口 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 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 (1) 《 石壕吏》 是一首叙事诗 。讲述了老妇一家  ①  的悲惨故事,从中可以看出     ②       的社会现实 。
    2. (2) 《 卖炭翁》 与《 石壕吏》 都表现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关切 。请简要说出两位诗人分别感 受到“ 卖炭翁 ” 和“ 老妇一家 ”遭遇的哪些困苦 。
  • 1. (2023八下·商洛)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 (1) 请简要分析“晓驾炭车辗冰辙”一句中“辗”字的表达效果。
    2. (2) 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1. (2023八下·永年期末)  根据古诗文默写填空。
    1. (1) 曲径通幽处,。(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 (2) 可怜身上衣正单,。(白居易《卖炭翁》)
    3. (3)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4. (4) 《小石潭记》中写潭中鱼游来游去,非常快活的句子是“”。(柳宗元《小石潭记》)
    5. (5)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离人心声名句是:
  • 1. (2023八下·黑龙江期末) 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

    【诗词赏析】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 (1) 下列对诗作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2. (2) 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用诗歌原句填空)
  • 1. (2023八下·大同期末)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各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 (1) 给下列句中加点字标注读音。

      手把文书口称才美不外

    2.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系向牛头充炭           直:

      心忧炭贱天寒           愿:

      之不以其道              策:

      执策而之                  临:

    3. (3) 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

      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②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4. (4) 依据古诗文,将下面表格补充完整。

      选文

      卖炭翁

      马说

      写作手法

      描写和

      诗文主题

      揭露了“宫市”掠夺的本质,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 1. (2023八下·北京期末) 阅读《卖炭翁》,完成各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 (1) 这首叙事诗先讲述了卖炭老人"伐薪烧炭"和驾车运炭的经历,接着写了老人“卖炭得钱”的期望破灭之时的心情,揭露了当时 的社会现实。
    2. (2) 诗中对卖炭老人的外貌、心理、动作描写非常精彩,请你任选一方面结合具体诗句做简要分析。
  • 1. (2023八下·海珠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 (1) 请根据诗句“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描绘卖炭翁的外貌。
    2. (2) “宫使驱将惜不得”体现了卖炭翁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
  • 1. (2023八下·龙华期末)  文明与社会;对文明社会的畅想古已有之,班级组织“绘制理想社会”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大道之行也》)

    【乙】天下善治也,万民同德。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 , 其视颠颠。当是时也,万物群生,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乌鹊之巢可援而窥。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

    【注释】①填填:脚步迟重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人们行为悠闲自得;②颠颠:朴实直视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人们朴实纯正;③乡:住所。

    (选自《庄子·马蹄篇》,有删改)

    【丙】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白居易《卖炭翁》)

    1. (1) 【释字词】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其子

      ②女有

      ③连其乡 

      援而窥

    2. (2) 【疏文意】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②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

    3. (3) 【析文本】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4. (4) 【明写法】丙诗作者在人物、事件中寄寓心中的理想社会,请你完成下列表格。

      人物、事件的描述

      对应的诗句

      寄寓的理想

      描写

      手法

      肖像描写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老有所终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情节

      阶段

      发展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5. (5) 【绘蓝图】理想社会总有共性。小龙决定选用一个词来描述甲、乙、丙三篇文本共同的理想社会,你会推荐小龙选哪一个词,请结合文本阐释理由。

      A.文明和谐 B.自由平等 C.安居乐业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