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古今异义。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古义:今义: 

    马也

    古义: 今义: 

    策之不以其

    古义: 今义: 

  • 1. 下列加点词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zhǐ) (pián)死 B . (lì)     槽枥(cáo lì) C . (cè)    (shí)马者 D . (yé) 才美不外(jiàn)
  • 1.  文常填空。
    1. (1) 《马说》的作者是,字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著有《》。
    2. (2) “说”是一种文体,可以,也可以 (前两空填表达方式),都是为了说明。 比如《》(填学过的课文)等作品。
  • 1. 词解过关。 (在括号内给加点字注音,在横线上写出画线字词的解释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①辱于奴隶人之手,②死于③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④或⑤尽一石。食⑥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⑦,且⑧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⑨之不以⑩其道,食之不能尽⑪其材⑫,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执策而临⑬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 其真不知马也!

  • 1. (2023八下·月考) 文言文阅读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

    昔者汤将往见伊尹①,令彭氏之子御②。彭氏之子半道而问曰:“君将何之?”汤曰:“将往见伊尹。”彭氏之子曰:“伊尹,天下之贱人也。若君欲见之,亦令召问焉,彼受赐矣!”汤曰:“非汝所知也。今有药于此,食之则耳加聪目加明则吾必欲说而强食之今夫伊尹之于我国也,譬之良医善药也,而子不欲我见伊尹,是子不欲吾善也!”

    因下彭氏之子,不使御。

    (节选自《商汤见伊尹》)

    【注释】①伊尹:商初大臣,曾为奴求。②御;驾车。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一食尽粟一石 ②策之不以其

      ③是子不欲吾 ④下彭氏之子

    2. (2) 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食 之 则 耳 加 聪 目 加 明 则 吾 必 说 而 强 食 之 。

    3. (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若君欲见之,亦令召问焉,彼受赐矣!

    4. (4) 【甲】文托物寓意,文中的“千里马”喻指人才,“食马者”喻指封建统治者。【甲】文中的“食马者”和【乙】文中的商汤对待人才分别是什么态度?
  • 1. (2023九上·贵州月考)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沁园春、雪》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家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 B . 余光中先生在《乡愁》中从时空中提取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它们的内涵既单纯又丰富。 C . 《马说》岳阳楼记》《小石潭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作者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D . 战时的穆旦写下了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自然抒情诗《我看》,洋溢着青春气息,让生命与自然融合。
  • 1. 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
  • 1. 才美不外《马说》:
  • 1. 鸣之而不能其意《马说》/无师自
  • 1.  食不饱,力不足《马说》: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共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