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槽枥( )( )马者

    粟一( )    pián( )死

  • 1.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

    【甲】《马说》

    【乙】颜渊侍坐鲁定公于台,东野毕御马于台下。定公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颜渊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矣。”定公不说,以告左右曰:“闻君子不谮人,君子亦谮人乎?”颜渊退,俄而厩人以东野毕马佚闻矣。定公躐席而起,曰:“趣驾召颜渊。”

    颜渊至,定公曰:“乡寡人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吾子曰:‘善则善矣,然则马将佚矣。’不识吾子何以知之?”颜渊曰:“臣以政知之。昔者舜工于使人,造父工于使马。舜不穷其民,造父不极其马。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今东野毕之御,上车执辔,御体正矣;周旋步骤,朝礼毕矣;历险致远,马力殚矣;然犹策之不已,所以知佚也。”

    (选自《韩诗外传》)

    【注】①佚(yì):同“逸”,逃跑。②谮(zèn):说人坏话,诬陷别人。③厩(jiù)人:马棚的差役。④躐席:越前而登席。⑤趣:同“促”。⑥造父:周穆王的车夫,驾车能手。⑦朝礼:指调服车马的法度。

    1.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且:

      求其能千里也         安:

      是以舜无佚民        是以:

    2.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②然犹策之不已,所以知佚也。

    3. (3) 【甲】文中的“伯乐”“千里马”和“食马者”各比喻什么?
    4. (4) 【甲】文运用了的写作手法,借千里马被埋没的现象,表达了作者的愤懑以及对封建统治阶级不识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乙】文运用手法进行推理,推断出东野毕驾驭的马会逃跑的结论,告诉我们的道理。
  •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 (1)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

      见:

    2. (2) 不以千里也。

      称:

    3. (3) 一食尽粟一石。

      或:

    4. (4) 故虽有马。

      名:

    5. (5) 且欲与常马不可得。

      等:

    6. (6) 骈死于槽枥之间。

      骈死:

  • 1.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1)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2. (2)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 1. 自古英雄乘骏马,在中国历史上及古典文学作品中,有诸多英雄豪杰,也有许多宝马良驹。请写出下面名马的乘骑者。

    赤兔马:(    )乌骓马:(    )

    的卢马:(    )黄骠马:(    )

  • 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驽①骥②杂处,饮水食刍③,嘶鸣蹄啮,求④其所以异者盖寡。及其引重车,取夷路,不屡策,不烦御⑤,一顿⑥其辔而千里已至矣。当是之时,使驽马并驱,则虽倾轮绝勒,败筋伤骨,不舍昼夜而追之,辽⑦乎其不可以也,夫然后骐骥騕褭与驽骀别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故不以天下为无材,尽其以求而试⑨之耳。试之之道,在当其所能而已。

     (节选自王安石《材论》)

    【注释】①驽:劣马。后文的“骀”与此同义。②骥:良马。后文的“骐”与此同义。③刍:喂牲畜的草。④求:寻找,寻求。⑤烦御:烦劳驾驭。⑥顿:整顿,这里指拉。⑦辽:远。⑧騕褭(yǎo niǎo):古骏马名。⑨试:试验。

    1. (1)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划分停顿。(划分两处)

      夫然后骐骥腰裹与驽驴别矣

    2. (2)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辱于奴隶人之手

      ②一食尽粟一石

      ③辽乎其不可以

      ④尽其以求而试之耳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古之人君,知其如此,故不以天下为无材。

    4. (4) 比较甲、乙两文,说说两文作者对待人才的主张有什么相同之处。
  • 1.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虽有千里之 安求其千里也 B . 不饱,力不足 之不能尽其材 C . 之不以其道 执而临之 D . 求其能千里也 尔敢轻吾射
  • 1. 韩愈(768-824),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 ”。 唐代著名文学家,“ ”之首。 “说”是古代的一种 性文体,用来陈述作者 
  • 1. 理解性默写。
    1. (1) 《马说》中点明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 ;当才华被埋没时,韩愈借千里马发出“”的愤懑控诉。
    2. (2) 韩愈在《马说》中描写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是 。
    3. (3) 《马说》中讽刺“食马者”愚昧无知的句子是  ,  ,  。
    4. (4) 哪怕再优秀的人才,在无人给他创造有利的客观条件时,受辱乃至被埋没也就不足为奇了,这正像韩愈在《马说》中借千里马“食不饱,力不足”的悲惨处境发出的强烈谴责: ,  ?
  •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马者

    槽枥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