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下列短语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春联是文学殿堂里的一枝奇葩,它发自千人之心,出自万人之手,各展其才,各显千秋,豪放      , 婉约      , 粗犷      , 细腻      , 洋洋洒洒,蔚为大观。

    A . 如旭日喷薄    似风拂杨柳    如小桥流水    若大江东去 B . 若大江东去    如小桥流水    如旭日喷薄    似风拂杨柳 C . 如小桥流水    似风拂杨柳    若大江东去    如旭日喷薄 D . 似风拂杨柳    如小桥流水    如旭日喷薄    若大江东去
  • 1. 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问题。

    满江红·山居即事

    [宋]辛弃疾

    几个轻鸥,来点破、一泓澄绿。更何处、一双鸂鶒 , 故来争浴。

    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有飞泉、日日供明珠,五千斛。

    春雨满,秧新谷;闲日永,眠黄犊。看云连麦陇,雪堆蚕簇。

    若要足时今足矣;以为未足何时足?被野老、相扶入东园,枇杷熟。

    稻田

    [唐]韦庄

    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䎬椏肥。

    更被鹭鹚千点雪,破烟来入画屏飞。

    [注]①㶉鶒(xī chì):水鸟名,形略大于鸳鸯,色紫,成双而游,故亦称紫鸳鸯。②䎬稏(bà yà):水稻的别称。

    1. (1) 以上两首诗词都写了风光。
    2. (2) 结合诗词句分析两首诗词作者心境的异同点。
  • 1. 名著阅读。

    阅读名著时,采用摘抄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重温作品内容,积累语言和素材,有助于提升阅读质量,提高分析能力、鉴赏能力。下面是小镇同学在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摘录的两段话。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摘录一

    现在,小弟弟,我愿意引你走上正路,因为我知道你是有出息的。那些苟且偷生的家伙我实在看不惯。现在整个世界都着了火。奴隶们早反了,他们要把旧社会推翻。但是,为了这个,需要的是一伙勇敢的弟兄,而不是娇生惯养的宝贝蛋儿;需要的是能够坚决斗争的顽强战士,而不是那种遇到打仗就像蟑螂见到阳光马上就钻缝儿的胆小鬼。

    摘录二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要抓紧时间赶快生活,因为一场莫名其妙的疾病,或者一个意外的悲惨事件,都会使生命中断。

    1. (1) 请根据小镇的摘录,选取对应情节,在横线上填序号。

      摘录一:摘录二:

      A.保尔因病情恶化而无法工作时曾想到过自杀,但他最终承受住了命运的打击,学会了珍视自己的生命,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B.保尔在伤寒痊愈后,途经烈士公墓,悼念战友,回想往事,对人生有了深刻的思考和认识。

      C.朱赫来藏匿于保尔家时,给他讲了许多革命道理和知识,在保尔心中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2. (2) 请根据小镇的摘录,结合相关情节,简要概括保尔成长为一名钢铁战士的经过。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抵达阿冉提村前约莫半小时,在一道呈V字形的山口中间,一座巨大的白雪穹顶骤然映入眼帘,日照其上,光艳耀目。原来我们已目睹了被称为“阿尔卑斯之王”的勃朗峰。我们拾级而上,威严的顶也随之愈升愈高,耸入蓝天,最后仿佛独居苍穹。

    勃朗峰周围的一些山峰奇形怪状都为浅棕色的光秃尖岩。有些顶端尖峭,并微微倾向一旁,宛如美女的指;有一怪峰,形如塔糖。因chán岩太过陡 qiào,皑皑白雪无法堆积,只能在分野处偶见几堆。

    1. (1)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顶(

      chán()岩

      指(

      陡qiào(

    2. (2) 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 (3) 选段中“拾级而上”的意思是 ,“拾”的意思是 。
  • 1.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松堂游记

    ①去年夏天,我们和S君夫妇在松堂住了三日。难得这三日得闲,我们约好了什么事不管,只玩儿,也带了两本书,却只是预备闲得真没办法时消消遣的。

    ②出发的前夜,忽然雷雨大作。枕上颇为怅怅,难道天公这么不作美吗!第二天清早,一看却是个大晴天。上了车,一路树木带着宿雨,绿得发亮,地下只有一些水塘,没有一点尘土,行人也不多。又静,又干净。

    ③想着到还早呢,过了红山头不远,车却停下了。两扇大红门紧闭着,门额是国立清华大学西山牧场。拍了一会门,没人出来,我们正在没奈何,一个过路的孩子说这门上了锁,得走旁门。旁门上挂着牌子,“内有恶犬”。小时候最怕狗,有点趑趄。门里有人出来,保护着进去,一面吆喝着汪汪的群犬,一面只是说,“不碍不碍”。

    ④过了两道小门,真是豁然开朗,别有天地。一眼先是亭亭直上,又刚健又婀娜的白皮松。白皮松不算奇,多得好,你挤着我我挤着你也不算奇,疏得好,要像住宅的院子里,四角上各来上一棵,疏不是?谁爱看?这儿就是院子大得好,就是四方八面都来得好。中间便是松堂,原是一座石亭子改造的,这座亭子高大轩敞,对得起那四围的松树,大理石柱,大理石栏杆,都还好好的,白,滑,冷。白皮松没有多少影子,堂中明窗净几,坐下来清清楚楚觉得自己真太小,在这样高的屋顶下。树影子少,可不热,廊下端详那些松树灵秀的姿态,洁白的皮肤,隐隐的一丝儿凉意便袭上心头

    ⑤堂后一座假山,石头并不好,堆叠得还不算傻瓜。里头藏着个小洞,有神龛、石桌、石凳之类。可是外边看,不仔细看不出。得费点心去发现。假山上满可以爬过去,不顶容易,也不顶难。后山有座无梁殿,红墙,各色琉璃砖瓦,屋脊上三个瓶子,太阳里古艳照人。殿在半山,岿然独立,有俯视八极气象。天坛的无梁殿太小,南京灵谷寺的太黯淡,又都在平地上。山上还残留着些旧碉堡,是乾隆打金川时在西山练健锐云梯营用的,在阴雨天或斜阳中看最有味。又有座白玉石牌坊,和碧云寺塔院前那一座一般,不知怎样,前年春天倒下了,看着怪不好过的。

    ⑥可惜我们来的还不是时候,晚饭后在廊下黑暗里等月亮,月亮老不上,我们什么都谈,又赌背诗词,有时也沉默一会儿。黑暗也有黑暗的好处,松树的长影子阴森森的有点像鬼物拿土。但是这么看的话,松堂的院子还差得远,白皮松也太秀气,我想起郭沫若君《夜步十里松原》那首诗,那才够阴森森的味儿——而且得独自一个人。好了,月亮上来了,却又让云遮去了一半,老远的躲在树缝里,像个乡下姑娘,羞答答的。从前人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真有点儿!云越来越厚,由他罢,懒得去管了。可是想,若是一个秋夜,刮点西风也好。虽不是真松树,但那奔腾澎湃的“涛”声也该得听吧。

    ⑦西风自然是不会来的。临睡时,我们在堂中点上了两三支洋蜡。怯怯的焰子让大屋顶压着,喘不出气来。我们隔着烛光彼此相看,也像蒙着一层烟雾。外面是连天漫地一片黑,海似的。只有远近几声犬吠,教我们知道还在人间世里。

    (作者:朱自清原载1935年5月15日《清华周刊》第43卷第1期)

    [注]①松堂在北京西山,乃一牧场,作者于1934年6月30日与石荪夫妇(即文中S君夫妇)同往。②趑趄(zī jū):想前进又不敢前进的样子。

    1. (1) 阅读文章,补全思维导图。

    2. (2) 阅读散文要体味个性化的语言表达,针对第④段描写“松”和“堂”的画线语句,有同学提出下面两个疑问,请你帮助解答

      ①写白皮松,既说“多得好”,又说“疏得好”,到底好在哪里呢?

      ②用“白,滑,冷”三个字来写大理石柱和大理石栏杆,有何妙处?

    3. (3) 本文记游没有平铺直叙,读后有一波三折之感,请举一处波折进行分析。
    4. (4) 读了此文,有人认为朱自清游松堂是闲适愉悦的。也有人认为是带着淡淡惆怅的。你赞同哪一种说法?请结合文章内容阐述理由。
  • 1. (2021八下·曹县期末)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登勃朗峰》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其代表作有《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B . 《社戏》选自鲁迅小说集《呐喊》,社戏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C .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道家论著的汇编,相传为东汉经学家戴圣编纂而成。 D . 《马说》作者韩愈,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 1. 给加下划线的词语注音。
    1. (1) 日一早,我们就出发去郊游了。
    2. (2) 风浪太大,小船剧烈地颠簸起来。
    3. (3) 望了望雄伟的泰山顶,我们充满信心,拾级而上。
    4. (4) 步行街总是那么热闹,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 1. 拓展阅读

    雨中登泰山

    李健吾

        从火车上遥望泰山,几十年来有好些次了,每次想起“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句话来,就觉得过而不登,像是欠下悠久的文化传统一笔债似的。杜甫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也一样有,惜乎来去匆匆,每次都当面错过了。

        而今确实要登泰山了,偏偏天公不作美,下起雨来,淅淅沥沥,不像落在地上,倒像落在心里。天是灰的,心是沉的。我们约好了清晨出发,人齐了,雨却越下越大。等天晴吗?想着这渺茫的“等”字,先是憋闷。盼到十一点半钟,天色转白,我不由喊了一句:“走吧!”带动年轻人,挎起背包,兴致勃勃,朝岱宗坊出发了。

        是烟是雾,我们辨认不清,只见灰蒙蒙一片,把老大一座高山,上上下下,裹了一个严实。古老的泰山越发显得崔嵬了。我们才过岱宗坊,震天的吼声就把我们吸引到虎山水库的大坝前面。七股大水,从水库的桥孔跃出,仿佛七幅闪光黄锦,直铺下去,碰着嶙嶙的乱石,激起一片雪白水珠,脱线一般,撒在洄漩的水面。这里叫作虬在湾:据说虬早已被吕洞宾渡上天了,可是望过去,跳掷翻腾,像又回到了故居。

        我们绕过虎山,站到坝桥上,一边是平静的湖水,迎着斜风细雨,懒洋洋只是欲步不前;一边却暗恶叱咤,似有千军万马,躲在绮丽的黄锦底下。黄锦是方便的比喻,其实是一幅细纱,护着一幅没有经纬的精致图案,透明的白纱轻轻压着透明的米黄花纹。——也许只有织女才能织出这种瑰奇的景色。

        来到雨地,走上登山的正路,一连穿过三座石坊:一天门、孔子登临处和天阶。水声落在我们后面,雄伟的红门把山挡住。走出长门洞,豁然开朗,山又到了我们跟前。人朝上走,水朝下流,流进虎山水库的中溪陪我们,一直陪到二天门。悬崖崚嶒,石缝滴滴答答,泉水和雨水混在一起,顺着斜坡,流进山涧,涓涓的水声变成訇訇的雷鸣。有时候风过云开,在底下望见南天门,影影绰绰,耸立山头,好像并不很远;紧十八盘仿佛一条灰白大蟒,匍匐在山峡当中;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蹚过中溪水浅的地方,走不太远,就是有名的经石峪,一片大水漫过一亩大小的一个大石坪,光光的石头刻着一部《金刚经》,字有斗来大,年月久了,大部分都让水磨平了。回到正路,雨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住了,人走了一身汗,巴不得把雨衣脱下来,凉快凉快。说巧也巧,我们正好走进一座柏树林,阴森森的,亮了的天又变黑了,好像黄昏提前到了人间,汗不但下去,还觉得身子发冷,无怪乎人把这里叫作柏洞。我们抖擞精神,一气走过壶天阁,登上黄岘岭,发现沙石全是赤黄颜色,明白中溪的水为什么黄了。

        我们没有看到日出的奇景。那要在秋高气爽的时候。不过我们也有自己的独得之乐:我们在雨中看到的瀑布,两天以后下山,已经不那样壮丽了。小瀑布不见,大瀑布变小了。我们敢于在雨中登泰山,看到有声有势的飞泉流瀑,一路行来,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自然也就格外感到意兴盎然。

    (原文有删改)

    1. (1) 文章前两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两段文字并未描写泰山景观,是否可以删去?并简述理由。
    2. (2) 本文运用了“移步换景”的景物描写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 (3) 文章开头引“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又引杜甫诗句“一览众山小”,用意何在?
    4. (4) 文章是怎么描写“雨”的?写“雨”有什么作用?
  • 1. 下面文段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并修改。

    ①提起狼牙山,人们脑海里自然会浮现出五勇士在此浴血奋战抗击日寇、舍身跳崖的英勇悲壮。②参观完“狼牙山五壮士纪念馆”后,我们进入位于狼牙山半山腰石门东侧的红玛瑙溶洞,这是登狼牙山的必经通道之一。③洞内有我国首次发现的红玛瑙质构成的自然景观,景观的形成距今已有大约16亿多年的历史。

    1. (1) 第①句修改意见:
    2. (2) 第③句修改意见:
  • 1. 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看到乘车骑骡上山的人,觉得他们可怜可悯,是因为作者羡慕那些人可以乘车的嫉妒心理。 B . 越往上爬,山就变得越来越高,是因为作者疲惫并且失去耐心,感觉山总是爬不完。 C . 作者遥望峰巅,看到色彩斑斓,联想到肥皂泡,抒发了美丽易逝,要抓住机会多欣赏美景的感慨。 D . 作者在文中只写了沿途的风景和颠簸之苦。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