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作者是,美籍华裔家,曾于1976年获奖。
  • 1.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 B . 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C . 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并且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D . 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
  • 1. 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诺贝尔奖,九年级(2)班准备出一期题为“诺贝尔奖与我们”的专题板报,板报设立二个栏目。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 (1) 在第一个栏目中,你要向同学们概述诺贝尔奖的性质以及诺贝尔奖得主的情况,请依据以下材料,提取两条主要信息。

      895年,瑞典著名化学家诺贝尔留下遗嘱。在遗嘱中他提出,将部分遗产作为基金,设立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后增设经济)等5种奖项,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学者。1901年,诺贝尔奖正式颁发。一百多年来,几十个国家的近千名学者与科学家相继获此荣誉。得奖者中,有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等8位华裔科学家,还有2012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2015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屠呦呦。

    2. (2) 宣传委员准备根据以下材料,为第二个栏目拟写一个标题,他写了前一句,请你补出后一句。(要求:与前一句语意相关、句式一致、字数相等。)

      材料一: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共同点是:①对自然界和科学现象具有广泛而浓厚的兴趣;②从小具有一种自发的探索、创新精神和丰富的想象力;③具有刻苦、顽强、百折不挠的精神。

      材料二:中国孩子认为自己有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有14.9%。

      栏目标题:展开想象翅膀,

  • 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涵养“初学者”心态

    康岩

    ①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一名参与者说:“带回的月壤钻取样品是我们献给祖国的最浪漫礼物。探索更深更远的浩瀚太空,航天人永不止步。”前所未有的成功,永不止步的追求,折射出中国航天人的“初学者”心态。

    ②所谓“初学者”心态,是不因为暂时的成功而沾沾自喜,也不因为一时的平凡而碌碌无为,而是像新人入门一样,保持谦虚好学的态度和乐观开放的心胸,始终以新鲜感接纳新事物。懂得积蓄和保持这种“新”,就是涵养“初学者”心态。

    ③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泽山,就是一位热衷于研究新学问的科技工作者。从攻克废弃火炸药再利用的多项关键技术,到发明含能材料低温感技术,再到创立等模块装药和远程、低膛压发射装药技术,他常年专注于突破技术瓶颈,先后三次摘得国家科技大奖一等奖。在他看来,“科研就是要做别人没解决的问题”“一定要有超越意识,要做出真正有水平的研究成果”。好奇心是求取新知的动力源,不知足是再创佳绩的助推器。涵养“初学者”心态,就是要敢于探索未知,对新事物、新知识保持不关门、不封闭的态度。

    ④自满则败,自矜则愚。一个人毕竟耳目有限、思虑难周,听多了赞美夸奖之词、顺耳中听之语,就会难接受那些直接坦诚的谔谔之言。不摆架子虚心向群众请教,不打官腔耐心向基层问计,有助于匡正谬误,兼听广听,聚合人心和力量。焦裕禄说:“当工作感到没办法的时候,你就到群众中去,问问群众,你就有办法了。”涵养“初学者”心态,就是要拿出勤勉务实的态度、襟怀坦荡的风度和海纳百川的气度。

    ⑤“初学者”心态是一种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心态。许多时候,“经验主义”可能麻痹开拓进取的雄心,“惯性思维”可能束缚创新创业的手脚。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只有把每一次实践作为全新的开始,才能不断闯新路、创新绩。涵养“初学者”心态,就是要避免沦为落伍者,主动走出“舒适区”,摆脱“路径依赖”,以积极求变来顺势应变,靠守正创新来行稳致远。

    ⑥能欣赏到最美风景的人,一定是那些驰而不息的实干者。用“初学者”心态面对工作事业,定能不断进步,收获一个又一个成功。

    1.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2. (2)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3. (3) 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第③段论证思路。
    4. (4) 以下是《光明日报》记者对吴文俊院士的采访片段,请你结合全文,说说吴文俊院士是怎样涵养“初学者”心态的。

      记 者:我听说您年近六十岁还从头开始学计算机语言,成为中国最早使用计算机的科学家之一。

      吴文俊:是的,我总是告诉自己要从“零”开始,科学是这样的,你不能停,要不然就出不了什么成果。科研是永远都做不完的。

  • 1.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B . 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C . 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 D . 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
  • 1. 下列词组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袖手旁观                一帆风顺 B . 格物致知                豪无选择 C . 推之四海                传之万世 D . 寻求真理                学术权威
  • 1. 下列词语的加点字注音及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式(mú)                探(suǒ)                        孜不倦(zì) B . 取(xí)                家(rǔ)                        根深固(dì) C . (mò) 关(jiàn) 不言而(yù) D . 事(zhào)                徨(páng)                        格物知(zhì)
  • 1.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____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____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____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____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A . 因为  所以  尽管  不过 B . 虽然     但是  不是  而是 C . 不但     而且  不论  还是 D . 如果     那么  要么  要么
  • 1. 阅读下列选文,回答问题。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的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1. (1) 为什么说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2. (2)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3. (3) “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的错误在于什么?“格”在此句中是什么意思?
    4. (4) 本段选文中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5. (5) 加粗的词语可以删掉吗?为什么?
    6. (6) 你认为,我们今天的教育,应该如何做到培养实验的精神?
  • 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以工匠精神筑梦新时代

    李玉滑

    ①在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国家领导人指出,“希望广大劳动群众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诚实劳动、勤勉工作,锐意创新、敢为人先,依靠劳动创造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礼赞劳动创造,勉励劳动者不懈奋斗,国家领导人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②工匠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已被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2020年11月,国家领导人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精辟概括了工匠精神的内涵: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我们取得的伟大成就,离不开大国工匠的倾情奉献。劳动者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共同培育形成的工匠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③我国自古就推崇工匠精神。我们耳熟能详的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的故事,就是对匠心匠魂的形象表达。新时代,高铁动车、航天飞船、大国重器等成就背后,都离不开工匠精神的支撑,离不开我们对工匠精神的继承与弘扬。工匠精神是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折射着各行各业劳动者的精神风貌,每个人都可以是工匠精神的诠释者和践行者。

    ④执着专注,是心无旁骛,是矢志不渝的热爱。择一事终一生。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工匠精神的核心。热爱,是劳动的动力源泉;热爱,才能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热爱,是被誉为“火药雕刻师”的航天人徐立平专注雕刻火药30余年,仪凭手感就能将药面整形误差从允许的0.5毫米提高到0.2毫米;是从事数控加工20年潜心钻研的秦世俊对飞机案部件0.01毫米的较量,警让中国制造更有话语权。他们执着于自己选择的事业,专注于自己投身的领域,自觉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始终努力向前,一生敬业奉献、永不言弃。弘扬工匠精神,就要立足本职工作,爱岗敬业,以敬畏之心对待工作,尽心竭力练就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

    ⑤精益求精,是高标准严要求,是好了还要更好。干一行钻一行。术业有专攻,精益求精是对品质的追求,对一流的追求。这种对极致的追求,也许是我们看得到的精雕细琢。巧夺天工,也可能是我们看不到的精密精准、胜在毫厘,于毫厘之间体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精准。认真,就能做得更好;高标准,方能成为本领域的专家;深入钻研,才能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

    ⑥一丝不苟,是严谨认真,是追求细节完美。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偏毫厘不敢安。做好一件事,必须从细节入手,从小事开始,在每个细节上做足功夫。古人云,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优秀的工匠能从细处见大,在细节的追求上没有终点。坚持细致工作,从细节入手,才能汇涓涓细流成江海。

    ⑦追求卓越,是不断进取,是敢于开拓创新。千万锤成一器。在工作中追求完美、追求卓越,要以创新求突破。广大劳动者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不断培育创新能力,超越自我、勇攀行业顶峰,这是工匠精神的必然追求。新时代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干劲,离不开顽强拼搏、锐意进取的时代精神。

    ⑧匠心筑梦,只要每一位劳动者都努力践行工匠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爱岗敬业。精益求精,重细节求品质,敢创新求卓越,我们一定能以优秀的业绩奉献新时代、以出色的答卷回应时代主题。

    ——摘自《光明日报》(2023年05月08日02版有改动)

    1. (1) 阅读选文,说说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2) 选文第④段画线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 (3) 选文④⑤⑥⑦段的顺序不能调换,为什么?
    4. (4) 请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选文最后一段的作用。
1 2 3 4 5 下一页 共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