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广安期中) 古诗赏析。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 (1)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这两句诗中,仅“”一个字显示了洞庭湖丰富的贮蓄,仅“”一个字衬托洞庭湖的澎湃激荡,气魄宏大。
    2. (2) 分析尾联的表达技巧,并说说它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 1. (2024八下·德庆期中)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题问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颔联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写出了洞庭湖什么特点?

  • 1. (2024八下·盐田期中) 小圳同学在绿色生活平台上分享了唐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引发了同学们纷纷留言评论,小圳发现不恰当的一条评论是(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A . 同学评论:诗歌由景及情,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句抒情,表赠张丞相之意。 B . 同学评论:颔联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从视觉、听觉和触觉角度描绘了洞庭湖的雄伟壮观景象和磅礴气势。 C . 同学评论:颈联隐喻诗人想出来做官而没有途径,字里行间流露出希望对方帮助的心情。 D . 同学评论:“涵虚混太清”中“虚”和“太清”都指天空,“混”字写出水天相接的景象。
  • 1. (2024八下·内江月考)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 (1) 古人评论此诗“气势在‘蒸’、‘撼’二字”,请从炼字角度任选一字分析其妙处
    2. (2)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1. (2024八下·广安月考)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小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 (1) 首联交代了什么内容?
    2. (2) 颔联“蒸”“撼”两个字用得很妙,请简要分析。
  • 1. (2024八下·咸丰月考) 阅读古诗,完成问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 (1) 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所展示的图景。
    2. (2) 诗的最后两句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 1. (2024八下·从江月考) 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

    ①微君之躬,?((式微》)

     ,如三月兮!(《子衿))

    ③无为在歧路,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⑤兼葭萋萋,。(《兼葭》)

    ,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贺敬之《回延安》)

    ⑦《关雎》中以雎鸠鸟和鸣起兴,引出男女倾慕之情的诗句是: 。

    ⑧置身于青草碧透、花瓣纷飞的美景中,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想到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名句: 。

  • 1. 【文风探究】字是句的基本单位,诗文是作者抒情言志的手段。填写下表,和小语探究“文风”的转变,并总结你们的发现。

    诗句+出处

    时期

    微评

    ,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开元盛世

    盛唐时期国力强盛诗歌也进入辉煌时期,“笔力雄壮,气象浑厚”,充分展现了大唐盛世的气象。

    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其一)》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这一时期的唐诗开始转向对现实的关注和思考,呈现出风格。

    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晚唐时期

    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文盛北宋

    词作为新型的诗歌形式在宋代繁荣发展,词风或婉约或豪放。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我的思考与发现: 

  • 1.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 (1) 注音。

             

             

    2. (2) 词解。

      涵:太清:        

      济:端居:          

    3. (3) 理解性的名句填空。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运用对偶的手法描绘了洞庭湖雄伟景象的名句是:

      .

  • 1. 诗歌鉴赏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登岳阳楼

    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圻,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 (1)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一首干谒诗,诗人借“欲济无舟楫”表达之意;《登岳阳楼》中,写诗人登楼所见的雄奇壮观景象的诗句是“”。
    2. (2) 杜甫登上岳阳楼为什么会“涕泗流”?从中可看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 2 3 4 5 下一页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