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阅读下面的古诗,按要求完成题目。

    蒹 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 (1) 诗中哪些诗句描写了景物?所写景物有怎样的特点?
    2. (2) 《蒹葭》中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3. (3) 诗中主人公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 (4) 诗人为什么要极力地渲染道路的艰难阻塞?
  • 1. 阅读下面的古文,按要求完成题目。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

    庄子笑曰:“周将处夫材与不材之间……”

    (选自《喻林》)

    【注释】①终其天年:活到自然死亡为止。②将何处:打算怎么做。③周:指庄子自己。

    1. (1)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庄 子 行 于 山 中 见 大 木 枝 叶 盛 茂 伐 木 者  止 其 旁 而 不 取 也。

    2.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不材得终其天年            于故人之家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

    4. (4) 阅读全文,请选出与本文主题不相符的一项( )
  •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秦淮夜泊

    贺  铸

    官柳动春条,秦淮生暮潮。

    楼台见新月,灯火上双桥。

    隔岸开朱箔,临风弄紫箫。

    谁怜远游子,心旆正摇摇。

    【注释】①朱箔:红色窗帘。②旆:旌旗。

    1. (1) 这首诗主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 (2) “隔岸开朱箔,临风弄紫箫”一联中有两个字用得极妙,请指出来,并简要说明理由。 
  •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关雎》第一节用雎鸠的叫声起兴,写一个男子对心中喜爱的人的向往之情。 B . 《蒹葭》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雎》中“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 C . 《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主人公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 D . 《关雎》写的是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
  • 1. 下列句子中无活用现象的一句是( )
    A .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B .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C .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D . 岂不日戒,犭严狁孔棘
  • 1. 阅读《诗经·伐檀》一诗,回答问题。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1. (1) 本诗采用了重章叠句、反复咏叹的艺术手法,请具体说明其在文章中的作用。

      A.重复“伐檀”、“伐辐”、“伐轮”,意在表现

      B.重复“县貆”、“县特”、“县鹑”,意在表现

      C.重复“不素餐”、“不素食”、“不素飧”,意在表现

    2. (2) 《诗经》中最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下列诗句的表现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3. (3) 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1.  填空题。
    1. (1) 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有篇,包括三部分。
    2. (2) 《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的艺术手法。
    3. (3) 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
  • 1. 下列各句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是( )
    A . 何以知之 B . 何陋之有 C .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D .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 1.  下面对《蒹葭》一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两句引出了所思念者和所在地,不仅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两句融合无间,而且又为后四句抒发主人公与日夜相思的心上人相会艰难之情做铺垫。 B .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人经过一番艰苦的上下追寻之后,伊人仿佛在河水中央,周围流淌着波光,依旧无法接近。可见而不可求,可望而不可即,加深了渴慕的程度。“宛”字表明伊人的身影是隐约缥缈的,或许根本就是诗人痴迷心境下生出的幻觉。 C . 第一节“白露为霜”写出了露水浓重、凝结成霜的情景,这应该是天刚破晓时的景况;第二节的“白露未晞”,其中就有时间的推移,那就是天已亮而露水还未干的景象。 D . “道阻且右”和第一节的“道阻且长”、第二节的“道阻且跻”又有不同,这一句更准确地描写出傍着水流的小路的曲折弯窄,令人难以前行,则主人公的失望与难言的痛苦,完全可以思而得之。但“采采”一词写阳光灿烂的样子,又给第三节的景物涂上了一层亮色。
  • 1. 综合性学习

    八年级(7)班正在开展以“古诗苑漫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 (1) 如果你是主持人,请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段开场白。
    2. (2) 为配合这次主题活动,你们班打算办一期黑板报,下面是黑板报设置的一个版块,请你再拟两个版块名称。
    3. (3)  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迷人、最惹人情思的季节。请你根据以下主题,写出相应的古诗句。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