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阅读欧阳修的《采桑子》一词,完成后面小题。

    残霞夕照西湖①好。花坞②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

    西湖月上浮云散,轩槛③凉生,莲芰④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注释)①西湖:指颍州西湖。②坞(wù):湖岸凹入处。③轩槛:长廊前木栏干。④芰(jì):即菱。

    1. (1) 词中说“西湖好”,下列哪一项不是表现“西湖好”的( )
    2. (2) 作者通过多种感官描写西湖好,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3. (3)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
  • 1. 古诗阅读。

    采桑子(其十)

    欧阳修

    平生为爱西湖①好,来拥朱轮②。富贵浮云,俯仰流年二十春。

    归来恰似辽东鹤③,城郭人民。触目皆新,谁识当年旧主人。

    [注释] ①西湖:此处指颖州西湖,风光秀美。②朱轮:古制,太守所乘之车,以朱漆涂轮。作者1049年曾任颖州知州,故以太守自比。③辽东鹤:词人22年后辞官如愿归居颖州。

    词人感慨“平生为爱西湖好”,结合全词说说“好”在哪里?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采桑子

    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1. (1) 这首词从字数上看,属于;从创作风格上看,属于派。
    2. (2) “好梦频惊”是全词的点睛之笔,在下阙中,“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
    3. (3)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1. 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玻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1. (1) “无风水面玻璃滑”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2. (2)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1. 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采桑子

    欧阳修

    残霞夕照西湖①好。花坞②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

    西湖月上浮云散,轩槛③凉生,莲芰④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注释)①西湖:指颍州西湖。②坞(wù):湖岸凹入处。③轩槛:长廊前木栏干。④芰:即菱。

    1. (1) 词中通过波平岸静 、月色清幽、 表现“西湖好”。
    2. (2) 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月”这一意象的作用。
    3. (3)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戏答元珍①

    [宋]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②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①本诗写于欧阳修降职为峡州夷陵县令时。元珍曾写《花时久雨》一诗给欧阳修,欧阳修为此诗作答。②洛阳:宋仁宗天圣八年至景佑元年,欧阳修曾任洛阳推官。

    1. (1) 诗中“ ”和“”两种景物让作者在尾联生发出“不须嗟”的感慨。
    2. (2) 本诗后四句蕴含着作者复杂的情感,请赏析。
  • 1. 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

    浣 溪 沙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樽前。

    (注)欧阳修早年被贬颍州,晚年又隐居于此,州城西北,有一天然水泊,人称西湖,风景优美,是当时的名胜之地。欧阳修常来此游览。六幺,为唐代琵琶曲名。

    1. (1) 词的上片中“逐”和“出”两个字用得极其精妙,请任选一个字进行赏析。
    2. (2)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 1. 阅读下面晏殊的两首词,完成题目。

    浣 溪 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采 桑 子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1. (1) 这两首词都运用了的表现手法,《浣溪沙》通过摄取旧亭台、夕阳西下、落花等触人愁绪之景,表达了的感慨;而《采桑子》借骤急的西风、惨白的淡月、等哀景抒发了伤离别、苦相思的悲情。
    2. (2)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试分析这两句好在哪里?
    3. (3) “好梦频惊”是《采桑子》的点睛之笔,请结合词的上阕说说引起“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
  • 1. 写出加粗字的正确读音。

    ①短逶迤③长涟漪

  • 1. 诗歌鉴赏。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玻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1. (1) 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