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阅读下面散文,回答问题。

    说荷

    赵文英

    ①无数次邂逅荷,从未像现在这样令我感到心灵的震撼。这个夏天,天大旱,烈日炙烤着大地,热浪蒸腾着大地。渐渐地,碧波荡漾的湖泊干涸了……时此刻,荷临危不惧,坦然自若,正满面春风地迎接着我的到来。

    ②这是怎样一番惊人的情景!往日蓄得一池清洌洌碧水的荷塘滴水不见,[A]在早已焦渴得干巴巴龟裂的土地上,一群群壮硕挺拔的荷昂扬如常地站立,周围还有倔强地从地缝中钻出尖尖角的小荷。原来水里生水里长的荷,虽无雨洗尘、无水滋润,田田荷叶依然绿亭亭翠叶如盖,片片相连相拥相依,充溢着一派勃勃生机;一枝枝饱满的花蕾、粉荷初露的莲花,在灼灼阳光下,显得出奇的艳丽、鲜亮,婀娜多姿地摇曳在清新、生动的碧绿中,丰润鲜灵有流香。

    ③荷,在恶劣的环境中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它勃发的英姿,是对肆虐早魔的冷冷嘲讽,更是不言屈服的顽强抗争。

    ④早就听说过荷的故事,一颗在地层深处沉睡几千年的古莲子,一经挖出,只要给它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它便奇迹般地长出绿叶,绽放花朵,结出果实。这就是生命不甘泯灭的勇敢而执着的荷。唯有它在风风雨雨的岁月中,卓然傲立,风吹不退缩,雨淋不着痕,一副以不变应万变的王者风仪。生命的高贵、圣洁与它不屈不挠的精神伟力相伴相随。

    ⑤每有狂风袭来,静静的荷便如千万勇士高举着盾牌,凝聚起强大的力量,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最终,狂妄的风在它的面前乖乖地败退。荷,静立如山,依然故我。

    [B]若遇秋雨骤至,站成一林舞姬的荷,便如玉指纤纤弹起无数古筝,那顿挫有致、浸透着生命高贵气息的缕缕清音,挟着空灵、洒脱的美韵,轻轻飞扬。“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活得精精神神,活得清清白白,即使红颜褪去青春不再,生命的歌也是回肠荡气,掷地有声。

    ⑦当凛冽的寒风裹着雪片飞来,在荷的周围疯狂地咆哮、翻卷时,荷的叶,被撕碎了,荷的枝,被折断了。荷,还是不肯摧眉折腰,还是不肯跪倒于地,唯见冰天雪地中屹立着它独立自尊、不馁不屈的铮铮傲骨。

    ⑧在风霜雪雨的洗礼中,在百般磨砺的锤炼中,荷,洗尽铅华,风清骨俊,矫健中自有别样的典雅端庄、柔媚明艳,真正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它不受风尘诱惑的潇洒出尘,那一派清远的标致与神韵,不知令多少爱荷的人如醉如痴!

    ⑨据记载,远古,荷还不被西方人认识时,它却早已赢得了中国人民的赏识与喜爱。那些精神的种荷者,更是将荷看作高尚人格的化身和楷模。他们远离物欲横流的凡俗社会,隐居山水之间,徜徉在去俗清雅的荷塘浅吟低唱,赞荷、咏荷、赋荷,借荷出泥不染、刚正不阿的高风亮节,抒发自己不慕荣华、不求高贵、不媚不谄、恪守淡泊的品格和情操。那些闪着高尚思想灵辉的荷早早地就在《诗经》中绽放了:“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彼泽之陂,有薄与荷”,而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众多的荷姗姗而来,纷纷娉婷玉立在诗人华美、隽永的诗章中,尽展君子的襟怀、佳人的风采,至今还在荷皎皎如玉的花瓣上熠熠生辉,轻轻叩动着红尘人的心扉。

    ⑩楚楚动人的荷,永远是一首迷人的旋律。穿行在画屏般的荷塘,风吹绿叶送爽,缕缕荷香盈袖。今夜,不知谁会沉醉忘却归路,在这高雅、脱俗的净地,细拂心尘,顿开茅塞,静静聆听一次有关生命真谛的诉说?荷,不答,只有被它感动得宠辱皆忘的人,走进了它满载生命之花的梦中。

    (选自《美文》)

    1. (1) 第③段说:“荷,在恶劣的环境中创造着生命的奇迹。”从全文看,作者笔下的荷创造了哪些生命奇迹?请仿照下列句子,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并写在③和⑤处。

      ①烈日炙烤下,临危不惧,坦然自若;

      ②在沉睡千年后,仍能绽放;

      ④暴雨突至,清音飞扬,回肠荡气;

    2. (2) 本文语言优美,意蕴丰富。请从文中画线的两句中任选一句,加以品析。

      选择[   ]句,品析:

    3. (3) 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1. 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你。                                                 , 只不过你我未处局中,不知其中滋味而已。

    ①知难而退、明哲保身固然是一种智慧与生活态度

    ②人生在世,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与挫折

    ③迎难而上努力向前更是一种执着和人生哲学

    ④很多人从表面看来你可能很羡慕他,但人人都有自己的苦恼

    ⑤美学大师蒋勋在《蒋勋劝美》中曾写道:“人生五味,酸甜苦辣咸都要经历才够完美。”

    ⑥从某种程度上说,人活着就是一种态度

    A . ⑤②①③⑥④ B . ②①⑥③⑤④ C . ⑥②①③⑤④ D . ①③⑤⑥④②
  • 1.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 妈妈在昨天的家长会上对老师说:“犬子在第三次月考中获得好成绩,多亏老师的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非常感谢您。 B . 王奶奶昨天路过学校门口时,差一点儿就被路中间的一个玻璃瓶绊倒了,多亏放学路过的小姑娘眼疾手快把瓶子捡走。惊魂未定的王奶奶连忙对小姑娘说:“谢谢你啊,小姑娘,谢谢你的绵薄之力!” C . 数学老师对课代表陆晓晓说:“你每天收发大家的作业,真是劳苦功高啊!” D . 刘大爷对商场经理说:“贵商场待客很热情,服务很贴心,下次我还要惠顾。
  •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杭州春望

    白居易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①,青旗沽酒趁梨花②。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注]①柿蒂:绫的花纹。②梨花:酒名,古代趁梨花熟时酿酒,号为梨花春。

    1. (1) 对仗与押韵是律诗的特点,本诗押韵的是“”“”“”“”等字,对仗的是联和联。
    2. (2) 这首诗作于诗人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期间,诗人写出了当时杭州春天的景象。(用两个四字短语加以概括)
    3. (3) 后世诗评家对白居易这首诗颇有微词,从以下两条评注中任选一条,谈谈你的看法。

      A.“涛声夜入”“红袖织绫”,虽俱是杭州事,然皆非春望之景,此亦口颂而不觉其非者。六句自然,五句终是凑泊(拼凑)。(《瀛奎律髓汇评》)

      B.“夜”字不安,易“晓”字方与首句相应。(《唐诗成法》)

  • 1.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的习题。

    永久的生命

    严文井

        过去了的日子永不再回来。一个人到了三十岁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丢失了一些什么,一颗臼齿,一段盲肠,脑门上的一些头发,一点点和人开玩笑的兴味,或者就是你那整个的青春。那些东西和那消逝了的岁月一样只能一度为你所有:它们既已离开了你,就永不会再返回。即令你是一个智者又怎么办呢!你的力量是那样的小,对于生命上的事你丝毫不能作主。生命不像一件衬衫,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你就可以脱下来洗涤,把它再补好。你如果曾经为什么事忧虑过,顶多你只能尽力地去忘却它,你却不能取消它存在过的印迹。在这件事上我们都是这样可怜!

        然而,一切还都是乐观的。这是由于生命自身的伟大;生命能够不绝地创造新的生命。这是一件平常的事,也是一个奇妙的魔术。就像地面上的小草,它们是那样卑微,那样柔弱,每一个严寒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然一根根地从土壤里钻出来,欣喜地迎着春天的风,似乎对那过去的残酷一无所知一样。我们以同样感动的眼光看着山坡上那些跳着蹦着的小牛犊,它那金黄色的绒毛像是刚从太阳里取得的。

        我不得不想到永久不朽的意义。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并不是一个暂时的东西。它仿佛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也许只是暂时地在哪一个个体内住一会儿,便又离开前去了,但它是永远存在的。

        它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这该是如何值得赞叹的一件事!

        我的伙伴们,看起来我们应该更加勇敢了。我们了解了生命的真实的意义,我们的心就应该更加光明。让我们以全部的信心喊出我们所找到的真理吧;没有一种永久的、不朽的东西能被那些暴君们杀害掉的!让我们赞美生命,赞美那永久的生命吧,我们将要以工作、以爱情来赞美它。它是一朵永不会凋谢的花,它将永远给世界以色彩,永远给以芬芳。

    1. (1) 第一段末尾写道:“在这件事上我们都是这样可怜!”为什么这样说?
    2. (2) 第二段文章用“地面上的小草”比喻什么?
    3. (3) 最后一段说“我们了解了生命的真实的意义”,你觉得“生命的真实意义”指什么?
    4. (4) 作者为什么赞美生命?
  • 1. 填空。

    《永久的生命》是现代作家写的一篇散文。文章在写法上,先谈,欲扬先抑;再谈,正面展开;最后联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的凯歌。三个层次,条理清晰,章法井然。

  • 1. 《永久的生命》用“地面上的小草”比喻什么?作者为什么赞美生命?
  • 1. 《永久的生命》中作者对生命本质有怎样的认识?谈谈你的理解。
  • 1. 《永久的生命》中最后一段说“我们了解了生命的真实意义”,你觉得“生命的真实意义”指什么?
  • 1. 朗读《永久的生命》,根据各部分的段意写出自然段如何划分。并在文中标记。

    第一层:(第自然段)

    第二层(第自然段)

    第三层(第自然段)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