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阅读雷抒雁的《生命的选择》,回答问题。

    生命的选择

    雷抒雁

    ①在我住的这一栋楼的前边,是一片开阔的空地。这片向阳的地方,从早晨太阳一升起,地上便红地毯一般,铺满了霞光。中午,一直到傍晚,太阳被西边的高楼遮挡之前,空地上都是一片明媚的阳光。

    ②多好的一块空地。花工们便将这里设计成一座小小的花园,四周栽种上一些秋季会抽出茸茸的花穗的纤草,拥围着一个圆圆的花坛。种些什么呢?见花工们仔细地给花坛松土,人们猜测着。自然是蔷薇了,花工们说。

    ③不多日子,油绿的蔷薇叶子便密密地遮蔽了黄土;似乎这期间,不过一阵、两阵小雨,人们一如既往匆匆走过那花坛,忙各自的事情。突然一日,有人惊奇地喊了一声:“多好的玫瑰!”

    ④人们好像一下子被那花惊醒了。红的、黄的、粉的,一时间各色玫瑰,竞相绽放开来,惹得人眼里一亮一亮的。有一些美丽的花朵装点生活,日子平添了些色彩、滋味和乐趣。大人、孩子,过路时总会留住脚步,欣赏一番。大楼里常年不曾搭话的邻居,此时也都能找到共同的话题。坚硬的生活,顿时变得柔软多了。

    ⑤人们夸奖那些花朵、花工之后,便要说因为有太阳明亮的照耀,才有了花朵明艳的色彩。不过,谁也说不清是花朵选择了太阳,还是太阳选择了花朵。

    ⑥可是有一日,有孩子突然提醒大人们,到楼后去看看,说那里也有花。

    ⑦楼后?怎么可能呢?那里的阳光,结结实实被这楼房阻挡着,而且还有一些高大的槐树,枝丫互相勾扯着,地上是永远的潮湿和阴凉,甚至还有一些灰尘和垃圾被风卷到那里。春天,当所有的地面上都干干的、亮亮的,唯独楼后肮脏的残雪还迟迟不肯化开。那里怎么会有花呢?

    ⑧拗不过孩子的拉扯,就到楼后看看去吧!这时已是傍晚,朦朦胧胧的月光下,人们果然看到白花花的一些已绽放的花朵。粗粗的、长长的花朵,挺在硕大的绿叶上,倒像是插了满头玉簪、银簪的古代仕女。庄重里透着一些羞怯,没有人能叫出那花的名字,只是花开得雪白,单纯而圣洁,让人燥热的心头有被一股清凉清凉的水洒洗过一般的舒坦。

    ⑨第二天,赶快去问花工,回答说:“那是白玉簪,性喜阴凉潮湿,花开得高洁得很哩。”

    ⑩于是,这栋楼美丽了。楼前,阳光下,姹紫嫣红;楼后,月光下,洁白如雪。随即,也就有人告诉自己的孩子:你看,生活的路多宽!有阳光,就去做玫瑰,开得热烈、大方些;没有阳光,也别怨天尤人,白花照样可爱。

    ⑪对了!这才是生命的选择。生命的伟大也正在于这选择的正确。

    1. (1) 此文中,作者描写了两种不同的花,其用意是什么? 
    2. (2) 第⑤段画线句子中的“花朵选择了太阳”和“太阳选择花朵”分别是什么意思? 
    3. (3) 赏析第⑧段中加横线的句子。
    4. (4) 第⑩段中说:“有阳光,就去做玫瑰,开得热烈、大方些;没有阳光,也别怨天尤人,白花照样可爱。”有人说这是一种人生态度的体现,你认为这是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请说出你的理由。
  • 1.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永久的生命

    严文井

    ①过去了的时间永不再回来。一个人到了三十岁的边头就会发现自己丢失了一些什么:一颗臼齿,一段盲肠,一些头发,一点点和人开玩笑的兴味,这意味着他已经失去了那大半个青春。有限的岁月只能一度为你所有,它们既然离开,就永远不会再返回。智者对此也无能为力!个人生命不像一件衬衣,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就可以脱下来洗涤,把它再补好。对那存在过的忧愁,也许你能忘却,但却不能取消它遗留下的印迹。我们都非常可怜!

    ②人们却不应该为感到悲观。我们没有时间悲观。我们应该看到生命自身的神奇,生命流动着,永远不朽。地面上的小草,它们是那样卑微,那样柔弱,每个严寒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然一根根从土壤里钻出来,欢乐地迎着春天的风,好像那刚刚过去的寒冷从未存在。一万年前是这样,一万年以后也是这样!在春天,我们以同样感动的眼光看着山坡上那些小牛犊,它们蹦蹦跳跳,炫耀它们遍身金黄的茸毛。永远的小牛犊,永远的金黄色茸毛!

    ③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合起来是永久。它是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总是只暂时在哪一个个体内住一会儿,便又离开前去。那些个体消逝了,却永远存在。它充满了希望,永远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

    ④我的伙伴们,我们的心应该感到舒畅。那些暴君们能够杀害许多许多人,但是他们消灭不了生命。让我们赞美生命,赞美那毁灭不掉的生命吧!我们将要以不声不响的爱情来赞美它。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

    ⑤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

    1. (1) 第②段和第③段中加点的词“此” “它”分别指代什么内容?
    2. (2) 作者赞美永久的生命,却从“过去了的时间永不再回来”写起,为什么? 
    3. (3) 请选取文段中的关键句,组成一段语句通顺、语意明确,能概括原文主要内容的话,不超过150字。
    4. (4) 冰心《谈生命》中有这样一段话: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地穿过了悬崖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时候他遇到巉岩前阻,他愤激地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他过了,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地流着,低低地吟唱着,轻轻地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这激电,这迅雷,使他心魂惊骇,疾风吹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晴,又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有时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向他投影,清冷中带些幽幽的温暖,这时他只想休憩,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终于有一天,他远远地望见了大海,啊!他已经到了行程的终结,这大海,使他屏息,使他低头,她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大海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的流入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海上蓬蓬的雨点中升起,飞向西来,再形成一道江流,再冲倒两旁的石壁,再来寻夹岸的桃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请比较两文中“生命”的含义有何不同。

  • 1. 著名小说家司汤达的墓志上只刻着短短的一句话:“活过,爱过,写过。”同学们尚处在人生的成长期,我们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思索的问题。为了引导同学们对生命的价值有更深的思考和理解,学校准备开展以“热爱生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 (1) 同学们拟定了以下几个选题,你认为不适合作为选题的一项是( )
    2. (2) 仿照示例,写一段对生命的认识与感悟。

      生命像什么?生命像奔腾不息的一江春水,最终东流入海;生命像顽强生长的一棵小树,长大后叶落归根……生命是生生不息的,生命是永恒的。

  • 1. 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此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将飞流直下的瀑布,描写得奇特雄伟,气象万千。 B .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此句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环境的寂静凄清。 C . 要是你能够让这个人的心变软,那么还有什么事不可以做到?——此句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表明说服这个人不是不可能的。 D . 汉字,犹如一支支闪光的画笔,用篆、隶、楷、草、行不同的书法,在写生、在作画;标点,就像一个个七彩的音符,用赤、橙、黄、绿、蓝不同的颜色,在叙述、在抒情。——此句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汉字与标点的喜爱之情本题。
  • 1.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朋友圈一度被“厉害了,我的国”这6个字刷屏,这是一场全民参与,大家用不同的方式为我们祖国加油。(在“全民参与”后加“的活动”) B . 今年,全球各地纷纷出现异常天气,地处南半球的澳大利亚热浪滚滚,而英国却持续遭受严寒的灾难。(“灾难”改为“侵袭”) C .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过半数网民认为,过去一年,城乡、区域之间教育资源差距缩小了约一倍。(“一倍”改“一半”) D . 在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让大家领略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为政之道、修身之方。(将“领略”改为“学习”)
  • 1.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 . 一个国家谁在看书?看哪些书?在某种意义上说,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 B . 把脾气拿出来,那叫本能;把脾气压回去,才叫本事。 C . 山海关,这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 D . 大会的口号是:团结,友谊,进步。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向云霄,但是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痛苦的呼号的回声在我心中回荡,饥饿的儿童,被压迫者折磨的受害者,被儿女视为负担的无助的老人,以及充满孤寂、贫穷和痛苦的整个世界,都是对人类应有生活的嘲讽。我渴望减轻这些不幸,但是我无能为力,而且我自己也深受其害。

    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向云霄”中“爱情和知识”这个短语是并列短语。 B . “痛苦的呼号的回声在我心中回荡”一句中“呼号”是名词。 C . “贫穷和痛苦的整个世界,都是对人类应有生活的嘲讽”一句中主语为“整个世界”。 D . “我渴望减轻这些不幸,但是我无能为力,而且我自己也深受其害。”这个句子是转折关系的复句。
  •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无论什么时期,美国都在妄想控制中国的发展。 B . 我登上泰山顶峰,向下俯瞰 , 终于体会到“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C . 人类的肆意而为,给地球带来了无尽的灾难,最终,这些灾难还将由人类承担。 D . 这个山洞不仅年代久远,而且深不可测 , 你最好还是别进去。
  • 1.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è制的同情,这三种纯洁而无比强烈的感情支配着我的一生。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我寻求爱情,首先是因为爱情给我带来狂喜,它如此强烈以至我经常愿意为了几小时的欢愉而牺牲生命中的其他一切。我寻求爱情,其次是因为爱情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yuān。我寻求爱情,最后是因为在爱情的结合中,我看到圣贤和诗人们所想象的仙境的神密缩影。

    1. (1)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è( )制  俯( )  深yuān( )

    2. (2) 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正确写法是“”。
    3. (3) “肆意”中“肆”的意思是:
    4. (4) 请提取文中画线句子的主干。
  •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永久的生命》的作者严文井,原名严文锦;《我为什么而活着》的作者是美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罗素。 B . 《永久的生命》和《我为什么而活着》都是哲理散文,字里行间传达着真诚与睿智,让人获得思想的启迪。 C . 《我为什么而活着》开篇点题,用凝练的语言概括了作者一生的三大追求,然后分别展开进行阐述。 D . 《永久的生命》先谈生命的易逝,欲扬先抑;再谈生命的永久,正面展开;最后联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的赞歌。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