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八上·绥棱期中) 赏析《钱塘湖春行》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 (1) 巧借“替换品读法”可以帮我们更好理解原诗用词的精妙。如果将颔联中的“几处”换成“处处”、“谁家”换成“家家”好不好?为什么?
    2. (2) 赏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两句中“争”和“啄”的表达效果
  • 1. (2023八上·南浔期中) 古诗阅读

    【甲】南湖早春

    [唐]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乙】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注释】①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当时诗人被贬谪为江州司马。

    1. (1) 【乙】诗中“乱花渐欲”描写花草向荣的趋势,准确而生动地把早春气象透露出来,【甲】诗中“”的描写,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2. (2) 【甲】【乙】两诗都描绘了江南明媚的早春景色,但从尾联来看,写作手法有明显差异,请你结合诗意分析两首诗尾联的主要手法及情感。
  • 1. (2023八上·番禺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 (1)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颈联的画面。
    2. (2) 结合尾联分析本诗的情感。
  • 1. (2023八上·温岭期中) 小组准备在推文中编入一些古诗文名句来展现中华文化,请你将其补充完整。
    1. (1) 《野望》中描写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的诗句是:
    2. (2) 《黄鹤楼》中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抒发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3. (3) 《使至塞上》中描绘雄奇壮丽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
    4. (4) 《钱塘湖春行》中作者漫步西湖,流连忘返的句是:
    5. (5) 《龟虽寿》中体现诗人虽近暮年,仍老当益壮,雄心不减的句子是:
  • 1. (2023八上·本溪期中) 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下题。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早春诗

    南北朝·宗煤

    昨瞑春风起,今朝春气来。

    莺鸣一两啭,花树数重开。

    散粉成初蝶,剪彩作新梅。

    游客伤千里,无暇上高台。

    1. (1) 对上面两首诗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1. (2023八上·灵宝期中) 古诗文默写
    1. (1) 牧人驱犊返,。(王绩《野望》)
    2. (2)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3. (3) 刘桢在《赠从弟(其二)》中用冰霜的严酷,集中赞颂松柏能够经严寒而不凋零的诗句是:
    4. (4)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然览物之情,各有不同。面对奇山幽谷,吴均产生了鄙弃尘俗之念:“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与朱元思书》);漫步西湖边,白居易直接抒发了对早春美景的喜爱之情:(《钱塘湖春行》)。
  • 1. (2023八上·薛城期中) 古诗文默写。
    1. (1) 几处早莺争暖树,。(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2) 树树皆秋色,。(王绩《野望》)
    3. (3) 馨香盈怀袖,。(《庭中有奇树》)
    4. (4) 《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夜庭中美景的句子是
    5. (5) 《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表现作者对故乡无限留恋,依依不舍的诗句是
  • 1. (2023八上·永嘉月考) 根据活动内容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
    1. (1) ◎诗文中有情

      曹操在《龟虽寿》 中一句“ ①     , 志在千里” 深刻地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锐意进取 的精神面貌;王绩在《野望》 中写下“     ②     , 徙倚欲何依” , 自然地引出了几分彷徨和苦 闷;《庭中有奇树》中以花寄情,ℼ ③         , 路远莫致之”表达对远行人的思念;白居易在《钱 塘湖春行》 中以花草的美景 “ ④        ⑤     ” 来渲染轻松愉悦的心境。

    2. (2) ◎诗文中有趣。

      陶弘景在《答谢中书书》 中, 以生花妙笔“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⑥         ⑦     ” 记录了山川早晚景色迥乎不同的情趣。

    3. (3) ◎诗文中有志。

      刘桢用“ ⑧     ⑨     ”赠予堂弟,以松柏在霜雪中傲立的姿态劝勉堂弟;苏轼在《记 承天寺夜游》 中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⑩     ”之句表达了自己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 1. 导学四在游历中,诗人们受到自然的陶冶、事物的启迪,触发情致,创作出优秀的诗作。请你读读《渡荆门送别》和《钱塘湖春行》,完成下表。

    表3-4吟游唐诗

    唐诗

    《渡荆门送别》

    《钱塘湖春行》

    游历地点

    西湖

    游历见闻

    大山平野、江水荒原、明月海楼

    诗中的

    “随”:随字既写出了人坐船上、船行江中的动感,又让我们感到视野逐渐开阔、心胸舒展

    妙语

    乱”:乱本是凌乱的意思,诗人独具匠心地将其与“花”搭配,写出了春来百花盛开、春光烂漫的景色

    诗人的情致

    早春游湖无比喜悦,西湖美景令人陶醉

  • 1. (2023八上·青岛月考) 下列对诗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野望》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B . 《使至塞上》记述了诗人王维出使边塞的情景,描绘了途中所见到的苍凉雄浑的边塞风光,表达了诗人得到朝廷重用的喜悦激动之情。 C . 《钱塘湖春行》描绘了生意盎然、旖旎优美的西湖早春风光,描绘了世间万物在春色的沐浴下的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沉醉于美好春光的愉悦轻松。 D . 《渡荆门送别》尾联“送”字用得妙,突出故乡水送我到楚地还不忍分别的情义,含蓄地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