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2八上·建水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各小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 (1) 颈联中“历历”“萋萋”两个叠词的作用是什么?
    2. (2) 请简要分析尾联是如何做到“情景交融”的?
  • 1. (2022八上·平南期中) 默写

    “一切景语皆情语”,是说诗词中所有景物都寄托有情思。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 ”,通过写景来交代行踪,暗示诗人因为受到排挤而内心激愤、抑郁之情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诗句“ ,”,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黄鹤楼》中“"既描绘了所见的黄鹤楼远景,也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悠悠、世事茫茫的感慨;王绩的《野望》,一句“,猎马带禽归”,写秋日晚景,牧人皆有所归,“我”却独无,反衬出诗人的忧郁与孤独;《梁甫行》中“柴门何萧条,”一句咏叹家园荒芜,狐兔出没,进一步抒发诗人对贫苦人民的同情和感慨。

  • 1. (2022八上·罗湖月考) 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 (1) 黄鹤一去不复返, 。(崔颢《黄鹤楼》)
    2. (2) ,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3. (3) 经纶世务者, 。(吴均《与朱元思书》)
    4. (4) ,徙倚欲何依。(王绩《野望》)
    5. (5) 山随平野尽, 。(李白《渡荆门送别》)
    6. (6)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 (7) 八方各异气,。(曹植《梁甫行》)
    8. (8) 树,常常出现在古人的咏物诗中。《庭中有奇树》中的“庭中有奇树,,”道出了春日佳景,只能独赏,反动思念之情;刘桢《赠从弟》中“”明志向之坚贞,寄寓了对堂弟无限的期望。
  • 1. (2022八上·金东期中) 古诗文名句填空
    1. (1) 老骥伏枥,。(曹操《龟虽寿》)
    2. (2) 攀条折其荣,。(《古诗十九首》)
    3. (3) ,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4. (4) ,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5. (5) 《钱塘湖春行》中,诗人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的诗句是
    6. (6) 古诗词中,作者常常借树抒怀。崔颢《黄鹤楼》中的“晴川历历汉阳树,”,诗人由眼前的树木芳草勾起对家乡一草一木的怀想,抒发了强烈的思乡之情;王绩《野望》中的“”,诗人借树营造萧瑟静谧的气氛,抒发惆怅孤寂的情怀;刘桢《赠从弟》(其二)中的“”,诗人在问答中借树的刚劲,对堂弟寄予了无限期望。
  • 1. (2022八上·金华期中)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 《黄鹤楼》这首诗既抒发了诗人吊古伤今之情,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B . 苏轼,宋代文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辙、黄庭坚被称为“唐宋八大家”。 C . 《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写的。 D . 鲁迅,原名周树人,他所写的《藤野先生》选自《呐喊》。
  • 1.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早兴①

    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②心空思想③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注]①此诗是长庆三年(公元823)诗人到杭州任刺史第二年早春所作。②觉:醒。③思想:烦恼。

    1. (1) 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如颈联中“”以动作暗示季节更替,以“”写出猛然间的轻松感受。
    2. (2) 请赏析《早兴》与课本中《钱塘湖春行》的尾联,说说它们在抒情方式和表达的情感两方面的相似之处。
  • 1.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问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月夜

    杜甫

    今夜廊州月,闺中①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②湿,清辉③玉臂寒。

    何时倚虛幌④,双照⑤泪痕干?

    [注]①闺中:指作者的妻子。②云鬟:女子乌黑浓密的头发。③清辉:月光。④虚幌:薄到透明的帘帷。⑤双照:共照两人。

    1. (1)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春望》首联所展现的画面。
    2. (2) 两首诗都作于杜甫困居长安期间,请比较它们在思想感情和写作手法上各有什么异同。
  •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寒塘

    赵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请从内容、情感的角度,在下面三首诗中选择与(寒塘》相近的一首,并简述理由。

    A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唐]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街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B

    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

    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

    高斋闻雁来。

    C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注]①高斋:楼阁上的书房。

    。理由:

  • 1.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燕:甲骨文 , 像一种翅膀尖长、尾巴剪形候鸟 , 秋南春北。造字本义:一种喜欢在民居筑巢、呢喃密语的候鸟。雁:金文 (即 , “人”字形)+  (鸟),表示以“人”字队形飞行的鸟群。造字本义:       

    材料二:古诗词中的“燕”:①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②表现爱情的美好;③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④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

    材料三:古诗词中的“雁”:①寄托诗人对故乡的思念;②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思念;③指代书信;④大雁入秋南徙,雁是秋景中经常出现的意象。

    1. (1) 仿照材料一中对“燕”造字本义的解释,试解释“雁”的造字本义。
    2. (2) 结合上述材料,正确选择“燕”与“雁”,填在下列诗句中的横线处。

      ①鸟啼芳树丫,衔黄柳花。

      ②鸿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③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子傍谁飞?

      ④乡书何处达?归洛阳边。

    3. (3) 小明默写古诗词时,总是区别不了“燕”与“雁”,很是苦恼,请你结合自己平时的积累,帮他总结出一些规律。
  • 1. 下列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这两句写出了对故乡的不舍,表达了诗人吊古思乡的情怀。 B .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这两句写故乡之水对“我”依依不舍,万里相送,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C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这两句描绘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体现了王维作品“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D .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这两句写薄暮中的秋日景象,融情于景,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寄寓了诗人孤独寂寞的情怀。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