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请在下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完成积累卡片。

    主题

    古诗文名句

    诗中有景

    “树树皆秋色,①”(王绩《野望》),这是傍晚时分,诗人遥望山野所见的浓浓秋意;“②,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这是初春时节,诗人游湖所见的莺歌燕舞的勃勃生气。

    文中蕴理

    日本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掩盖其侵华真相,结果招致国内外有识之士的强烈反对,弄得众叛亲离,这正应了孟子那句话“③,④。”

    诗中有情

    “⑤,⑥”(李贺《雁门太守行》),这是边关战场上,将士们誓死报国的凌云壮志;“⑦,⑧”(崔颢《黄鹤楼》),这是漂泊的游子面对着沉沉暮色,浩渺烟波,油然而生的思乡之情。

  • 1. (2023八上·杭州期中) 小荷整理了八年级上册古诗文中的一些值得借鉴的写景技巧和诗句。请你帮她补充相关内容。

    写景技巧

    示例

    感受

    抓住景物的特征

    乱花渐欲迷人眼,①。(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一个“乱”字,写出了早春的花开得烂漫。

    描述②、听觉、嗅觉等感受

    大漠孤烟直,③。(王维《使至塞上》)

    ,松枝一何劲。(刘祯《赠从弟》)

    目之所见,耳之所闻,皆可入诗。

    可以俯视、仰视、近观、远望,还可以⑤结合

    ,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⑧;夕日欲颓,沉鳞竞

    跃。(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俯仰之间,远近皆是美景;动静之中,山林自有意趣。

    写景时融入情感

    ,⑩。(李白《渡荆门送别》)

    ,⑫。(曹植《梁甫吟》)

    李白虽是写水却寄予了⑬的情感,曹植咏叹家园荒芜,狐兔出没,承接前面的描写,进一步抒发了感慨。

  • 1. (2023八上·保定期中) 4261诗文默写
    1. (1) 昔人已乘黄鹤去,。(崔颢《黄鹤楼》)
    2. (2) 山随平野尽,。(李白《渡荆门送别》)
    3. (3) ?何处无竹柏?(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4. (4) 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一诗中表达自己被早春美景吸引,流连忘返的诗句是:
    5. (5) 青林翠竹,。(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6. (6) 鸢飞戾天者,;经纶世务者,。(吴均《与朱元思书》)
  • 1. (2023九上·莱芜竞赛) 补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 (1) ,徙倚欲何依。(王绩《野望》)
    2. (2) 晴川历历汉阳树,。(崔颢《黄鹤楼》)
    3. (3) 大漠孤烟直,。(王维《使之塞上》)
    4. (4) 月下飞天镜,。(李白《渡荆门送别》)
    5. (5)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 (6) 此物何足贵?。(《庭中有奇树》)
    7. (7) ,志在千里;(《龟虽寿》)
    8. (8) ?松柏有本性。(《赠从弟(其二)》)
    9. (9) ,行止依林阻。
    1. (1) 晴川历历汉阳树,。(崔颢《黄鹤楼》)
    2. (2) ,行止依林阻。(曹植《梁甫行》)
    3. (3) ?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
    4. (4) 《野望》中写夕阳余晖晕染下,呈现着浓浓秋意的诗句:, 
    5. (5) 王维《使之塞上》中以物自比,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之情的句子是:。 
    6. (6) 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以拟人手法写江水依依不舍的情态,表达诗人思乡之情的两句
  • 1. (2023八上·东乡区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航拍下的黄鹤楼两岸视野开阔、景象优美,崔颢曾形容此画面为“”。《黄鹤楼》
    2. (2) 黄昏时分,池塘中的鱼儿争先恐后跳出水面,让人想起《答谢中书书》中的画面“”。
    3. (3)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与前文的“”一句相照应。《三峡》
  • 1. (2023八上·温岭期中) 小组准备在推文中编入一些古诗文名句来展现中华文化,请你将其补充完整。
    1. (1) 《野望》中描写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的诗句是:
    2. (2) 《黄鹤楼》中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抒发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3. (3) 《使至塞上》中描绘雄奇壮丽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
    4. (4) 《钱塘湖春行》中作者漫步西湖,流连忘返的句是:
    5. (5) 《龟虽寿》中体现诗人虽近暮年,仍老当益壮,雄心不减的句子是:
  • 1. (2023八上·浙江期中) 根据下列文段内容,整理诗文填写横线上。
    1. (1) 画里有诗,诗即是画。如李白《渡荆门送别》中①““,描绘一幅夜幕下江面平静如镜,云霞升腾时则似高楼林立的美丽画面;又如李贺《雁门太守行》浓墨重彩勾画,营造出大战开始之前紧张的氛围,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机形势的画面诗句是②“”;再如崔颢《黄鹤楼》中③“ “,借眼前徒留飘荡天际的白云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世事难以预料的感慨。
    2. (2) 半山半水亦文章。有些山水能使人忘却世俗的焦虑与不安:④“,飞鸟相与还”<《饮酒》:(其五) >,悠然南山让陶渊明流连忘返;吴均《与朱元思书》中的⑤“;好鸟相鸣,嘤嘤成韵”绘声绘色地描写出一幅山林美景,组成了一首奇妙的大自然交响曲,令人心驰神往。王绩《野望》中的“树树皆秋色,⑥”,写出诗人远望所见到的田园风光。
  • 1. (2023八上·本溪期中) 对下列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黄鹤楼

    崔颢

    普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滕王阁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A . 《黄鹤楼》前四句抒写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两个“空”字分别突出空间的虚无和时 间的邈远。 B . 《黄鹤楼》颈联描写登楼所见之景,天地之间阳光朗照,远远望去,连天的衰草凄清荒芜。 C . 《滕王阁》首联此诗第一句开门见山,用质朴苍老的笔法,点出了滕王阁的形势并遥想当 年滕王李元婴兴建此阁时的豪华繁盛的宴会的情景。 D . 《滕王阁》颔联阁既无人游赏,阁内画栋珠帘当然冷落可怜,只有南浦的云,西山的雨,暮 喜朝朝,与它为伴。这两句不但写出滕王阁的寂寞,而且写出了滕王阁的居高和临远,情 景交融,寄慨遥深。
  • 1. 导学三细读《黄鹤楼》,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 (1) 赏诗中“画”。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2. (2) 感诗中“情”。

      尾联写道:“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请你与同学探讨:诗人“愁”的是什么?

    3. (3) *品诗中“味”。

      清代赵臣瑗读《黄鹤楼》这首诗时提出:“妙在一日黄鹤,再日黄鹤,三日黄鹤,令读者不嫌其复,不觉其烦,不讶其何谓。尤妙在一日黄鹤,再曰黄鹤,三日黄鹤,,而忽然接以白云,令读者不嫌其突,不觉其生,不讶其无端。此何故也?”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可以与同学讨论或向老师请教,把你的思考写下来。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