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云南开学考)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文学家苏轼贬官黄州期间所写。文章以“月”为线索,描绘了一幅美丽月色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洁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旷达的心境。 B . 《野望》是唐代诗人王绩赴边慰问将士途中所作,诗中“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一幅山野深秋晚景图。 C . 《与朱元思书》由南朝梁吴均所著,该文抒发了对官场政务的厌倦,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D . 《钱塘湖春行》生动描绘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春光,是一首唱给春日和西湖的赞歌。
  • 1. 班级开展“以和为贵”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各题。
    1. (1) 下面是“以和为贵”探究组创作的一首小诗,请你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小时候

      父母会认真叮zhǔ 

      跟邻居要好好相处

      以和为贵

      长大后

      老师会谆谆教huì

      跟同学要团结友爱

      以和为贵

      再以后

      大自然在反复告诫

      跟万物要和xié共处

      应该以和为贵

      现在啊

      华夏文明在殷切期望

      国家不在大小,互尊互信

      还是要以和为贵

    2. (2) 下面是“和合文化”探究组的探究成果,请你补全。

      “和”是古人自处时的宁静平和。 吴均陶醉在富春江美景中,停息物欲之心,获得内心的平和富足:鸢飞戾天者, ;经纶世务者,  。 苏轼漫步在沙湖道中,无 论 是 风 吹 雨 打,还 是 阳 光 照 耀,都 能 随 遇而 安:回首向 来 萧 瑟 处,归去,

      “和”是古人对“大同”社会的向往和追求。丰收之年,山西村村民热情好客、民风淳朴:

      ,丰年留客足鸡豚。 大道之行,各年龄段的人群都得到合适的安排,弱势群体都受到关爱: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矜、寡、孤、独、废疾者  。

      “和”是古人面对自然时的天人合一。 陶渊明在东篱下与南山相会,闲适的心境与静穆的山野物我合一: ,  。 杜甫在《望岳》中渴望登临泰山之巅,远大的抱负与巍峨的泰山融为一体:  ,

    3. (3) 下面是“和美家庭”推荐组为宁宁家庭拟写的颁奖词和备选对联。请依据颁奖词,从备选对联中选出最适合宁宁家庭的一副对联( )

      【颁奖词】热心公益,志愿服务,全家行动,用奉献诠释和美;疫情紧急,义无反顾,医者仁心,用行动践行和美;千里驰援,守望相助,三代和睦,用家风传承和美。

      【备选对联】

  • 1. (2023八上·简阳期中)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婴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 (1)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 (2)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 (3) 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4. (4) 下列句子中前后两句所写景物的特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
  • 1. 名句默写。
    1. (1) 《小石潭记》中写潭边树蔓姿态优美的句子是: ,
    2. (2) 《小石潭记》中写潭中小鱼静止不动的句子是:, 。 
    3. (3) 《小石潭记》中写潭中小鱼与游者逗乐,调皮活泼的句子是: ,
    4. (4) 《小石潭记》中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
    5. (5)  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一文以“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写江水的澄澈,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6. (6) 《小石潭记》中描写溪流曲折,时隐时现的句子是:, 
  • 1. 阅读

    方山子传(节选)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之。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 , 当得官。    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 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注释】①方山子:即下文的陈慥(zào),字季常。 ②光、黄:光州、黄州,两州交界。 光州州治在今河南潢川县。③折节:改变原来的志趣和行为。④方山冠:古代的一种帽子,唐宋时隐士多戴这种形状的帽子。⑤矍:吃惊。⑥勋阀:门第显贵。

    1. (1)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2. (2)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三处)

      稍 壮 折 节 读 书 欲 以 此 驰 骋 当 世 然 终 不 遇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

      ②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

    4. (4) 文中的方山子与下列哪一人物最为相似?试作出选择,并结合本文与课文相关内容作简要阐述。

      A. 吴均(《与朱元思书》) B. 陶渊明(《桃花源记》) C. 刘禹锡(《陋室铭》)

  • 1. (2023八上·松原期末)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邀,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嚶嚶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 (1) 本文作者是时期的文学家(人名)。
    2. (2) 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飘荡

      天下独

      负势

      窥谷忘

    3. (3) 第一段总说富阳到桐庐间的山水特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4. (4) 作者在描写高山时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5. (5) 古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你认为作者在描写景物中寄寓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 1. (2023八上·正定期中)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乙】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 , 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东坡志林•记游松风亭》)

    【注释】①木末:树梢。②死敌:死于敌手。③死法:死于军法。④恁么:如此,这样。

    1. (1) 根据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势竞上:

      ②窥谷忘

      ③余寓居惠州嘉祐寺:

      ④思欲就亭止

    2.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②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4. (4) 古人善于寄托情怀于景物或经历中,结合具体内容说说甲乙两文作者寄托的情怀。
  • 1. (2023八上·花垣期中) 文言文阅读

    【甲】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

    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吴均《与顾章书》)

    【注释】①还觅薜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薜萝,都是植物名。屈原《楚辞》:“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后以此代指隐士的服饰。②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③限日:遮挡阳光。④幽岫:幽深的山穴。⑤重:向往。⑥竹实:又名竹米,状如小麦。文中指隐士所食之物。

    1. (1)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势竞上

      ②鸢飞天者 

      ③于已办 

      徒语哉

    2.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②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

    3. (3) 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请找出相关语句并加以简要分析。
    4. (4) 这两篇山水小品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1. (2023八上·天门月考)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①。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②偃蹇③,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④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⑤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选自《柳河东集》卷二十九,有删减)

    【注】①鱼梁:石砌的拦水坝,中间留有空泂,以便鱼往来。②突怒:突出高起。③偃蹇:屈曲俯伏。④嵚(qīn)然:倾斜的样子。⑤罴(pí):熊的一种。

    [注]①某:指章子厚,苏轼友人,北宋大臣,博学善文,当时在京谋官。②仆:对自己的谦称。③东坡:位于湖北黄冈赤壁之西。④陂(bei):梯田。⑤豆斑疮:形如豆斑的疖。⑥啖(dàn):吃或喂。⑦黑牡丹:牛的戏称。

    1.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 (2) 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3) 下面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4.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②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

  • 1. (2023八上·保定期中) 4261诗文默写
    1. (1) 昔人已乘黄鹤去,。(崔颢《黄鹤楼》)
    2. (2) 山随平野尽,。(李白《渡荆门送别》)
    3. (3) ?何处无竹柏?(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4. (4) 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一诗中表达自己被早春美景吸引,流连忘返的诗句是:
    5. (5) 青林翠竹,。(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6. (6) 鸢飞戾天者,;经纶世务者,。(吴均《与朱元思书》)
1 2 3 4 5 下一页 共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