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0八上·海口期末) 下列关于课文知识和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一着惊海天》这篇通讯,作者通过反复渲染、蓄势,充分突出了新闻事件本身的扣人心弦之处。 B . 鲁迅,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 C . 《白杨礼赞》,作者运用象征手法,以白杨树这一艺术形象歌颂朴质坚强、团结向上的精神和意志。 D .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孟子是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
  • 1. 综合性学习。

        某班同学开展“大国重器,扬我国威”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也来参加。

        材料一  2017年4月26日上午9时许,中国首艘国产航母正式下水。这则消息一经发布,立即引发网民沸腾。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等在微博上发布的相关报道,数小时内阅读量突破1000万,转发、点赞数以万计。第二艘航空母舰由我国自行研制,出坞下水标志着我国自主设计建造航空母舰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1. (1) 请你为这则新闻拟写恰当的标题。(不超过10个字)

      答:

    2. (2) 4月26日上午9时32分,新华网发布一条新闻《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下水》,令网民激动不已,纷纷点赞留言,请你也发表一则留言。

      答:

          材料二  2017年5月5日,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大型喷气式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成功首飞。

    3. (3) 从以上二则材料中你发现:

          材料三  面对我国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某些国家对此表现出“过度忧虑”,渲染“中国威胁论”。对此,习近平主席这样说:和平来之不易,和平必须捍卫。基于对历史的惨痛感知,中国人民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一切国家的友好合作,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中国的发展壮大必将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发展壮大。

    4. (4) 你从习近平主席的这几句话中得到了哪些信息?

      答:

  • 1. 阅读下面的人物通讯,完成下题。

    难忘的英格丽·褒曼

            她不施脂粉出现在银幕上,美国化妆品马上滞销。她在影片中演修女,进入修道院的女子顿时增加。一个影迷从瑞典把一头羊一路赶到罗马作为礼物送给她。多少信只写“伦敦英格丽·褒曼”便送到了她手中。

           英格丽是当时最有魅力的女性,她曾在斯德哥尔摩、好莱坞、罗马、巴黎和伦敦用五种语言登上舞台、银幕,无往不胜。她拍摄了47部影片,三次获得奥斯卡奖,一次获得埃米奖。但是,她始终保持了她的本色。

            她在人生舞台上尽量领受生活的情趣。她有子女四人,是位慈爱的母亲。她爱吃冰淇淋和爱在雨中散步。

            她以狂热热的精神献身于上作。“如果不让我表演、我一定活不下去。”她这么说过。当海明威《战地钟声》里玛利亚这个角色得要把头发剃掉的时候,她大声回答说:“为了演这个角色,要我把头割掉也行!”她可以通宵达旦地排练,甚至导演早已满意了,她还要求重来一次,话剧《忠贞之妻》在伦敦上演八个月的头天晚上,她还同导演讨论她的表演有哪些可以改进之处。在成为影坛最璀璨的明星后仍然坚持每片试镜头,而且可以为了演一个难度大的角色而放弃主演,甘当配角。她不愿定型,力争演各种性格的人物,如《郎心似铁》中濒于疯狂的新嫁娘,《东方快车谋杀案》中的沉默含蓄的瑞典女传教士(这两个角色都为她赢得了奥斯卡奖)。

            她在23岁那年从瑞典初到好莱坞时,宁愿马上拎起行李回国也不接受公司老板要她 “改头换面”整容的命令,从此她以她著名的“本来面目”出现在银幕上。《间奏曲》里孤独的女钢琴教师、《神魂颠倒》里热情的精神病学家、《圣玛利亚教堂的钟声》里爱打垒球的修女——个接一个令人叫绝的角色使她几年之间便饮誉影坛、票房成绩世界第一。50年代她因婚变而星运中落,在五六年后重放光彩,以《真假公主》一片再次获奥斯卡奖。

           谁要是当英格丽替身,非失业不可,《忠贞之妻》在美国上演初期她脚部受伤骨折,可是在接下来的六星期里仍坚持上舞台一一改成坐在轮椅上演戏。她无论病得多重,总是笑着说:“舞台医生能把我治好的。”的确,幕一升起,她的病似乎霍然而愈。1973年,癌症攫住了英格丽,但它未能摧毁她的意志和毅力。她不顾病痛接受了聘请,在一部电视剧中演以色列已故总理果尔达·梅厄。她承认:“时间越来越少了,但是,我在癌症面前多争取到一天便是胜利。”电视剧开拍前,她到以色列了解梅厄的生平,拍摄期间她一条胳膊已必须每夜作牵引,拍完最后一个镜头,她两眼含泪,自知从此与她热爱的摄影机告别了。她以此片的演技获得1982年埃米奖。

           她于1982年8月29日逝世,终年67岁。英格丽将活在许多电影观众心里一一同加里·古柏在西班牙白雪皑皑的山上;同千里·格兰特在间谍出没的里约热内卢,但是,最生动地浮现在人们脑海中的是《卡萨布兰卡》里的英格丽:靠在钢琴旁喃喃地说,“再弹一遍吧,为了过去”,在雾茫茫的机场上回首告别,眼神凄楚。

    1. (1) 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2. (2) 英格丽是如何始终保持其本色的?请简要概括。
    3. (3) 请结合文本,从材料和中心关系的角度,谈谈这篇文章对你写作的启示。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①记者眼前的飞行甲板上,定格着一个象征胜利的巨大“V”字。阻拦索的两端构成“V”上边的两头,尾钩钩住处,则是“V”字的底尖。

        ②“成功了!”欢呼声中,一颗颗揪紧的心,一下子舒展开来。各个战位上热烈的掌声,间激活了所有人紧绷,每个人的脸上都放出胜利的笑容。许多人落泪了!他们说:“太让人激动了!”

    ③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某大国一名上将曾说:“我们可以把航空母舰送给你们,但是,十年之内,你们不可能让舰载机上舰!”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dān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 yuàn 无悔,默默奉献……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能不激动吗?

    1. (1)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间    绽放     无 yuàn无悔    dān精竭虑

    2. (2) 第①段文字有一处标点符号错误,请找出来并改正。
    3. (3) 文中“白手起家”的意思是
    4. (4) 第②段文字有一处语病,请找出来并改正。

  •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作为总理,更是殚精竭虑地为党和人民忘我工作。 B . 虽然此次帮农民工讨薪一事效果显著、大快人心 , 但如何从根本上确保农民工按时足额拿到辛苦钱,河南省一直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良方。 C . 他90多岁高龄,亲自指挥工作团队,并一丝不苟对近500万字的稿子逐页翻看。 D . 酒驾酿成的惨祸触目惊心 , 在此奉劝驾驶员们:席间贪杯,路上添“悲”!
  • 1. 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 映称  眨眼  舰艉  轰鸣  迎风招展 B . 揪心  定格  塔台  跟踪  梦想成真 C . 封锁  娴熟  资态  凌波  默默奉献 D . 咔嚓  咆哮  屏幕  风采  振耳欲聋
  • 1. 下列各项中,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 从高速飞行的舰载战斗机上往下看,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 B . 歼-15舰载机像凌波海燕,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 C . 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 D . 刹那间,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
  • 1.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①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航母舰载战斗机上舰,承载着国人的强军梦想。浩瀚的大海可以做证,为了这一梦想成真,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人民海军官兵,已经期盼了半个多世纪。

        ②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这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从高速飞行的舰载战斗机上往下看,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飞机每次着舰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据统计,航母大国舰载机80%的事故发生在着舰过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某大国海军已经坠毁了1__000多架飞机,700多名飞行员丧生,其中绝大部分事故是发生在着舰的时候

        …………

        ③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惊心动魄的一幕出现了:9时08分,伴随震耳欲聋的喷气式发动机的轰鸣声,眨眼之间,舰载机的两个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牢牢地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刹那间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

        …………

        ④“快点儿!快点儿!”有人向飞行甲板冲去。几分钟前还空空荡荡的飞行甲板上,一下跑来了一大群人。

        ⑤打开舱门,飞行员冲着围过来的将士们说:“一切正常,感觉好极了!”

        ⑥歼-15舰载机前沸腾了,鲜花映衬着飞行员的笑脸,人们忘情地与飞行员紧紧拥抱,争相与飞行员合影留念……

        ⑦“咔嚓!”“咔嚓!”……随着照相机的快门声响起,中国第一位成功着舰的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风采,定格在人们的镜头里,镌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1. (1) ①②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2. (2)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某大国海军已经坠毁了1 000多架飞机,700多名飞行员丧生,其中绝大部分事故是发生在着舰的时候。”句中加点部分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3. (3) 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刹那间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从用词的角度)

      ②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从修辞的角度)

      ③歼-15舰载机 前沸腾了,鲜花映衬着飞行员的笑脸,人们忘情地与飞行员紧 紧拥抱,争相与飞行员合影留念……(从描写的角度)

    4. (4) 关于本文的叙述,下列不正确一项是( )
  • 1.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辽阔的海面上,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斩浪向前。 B . “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 C . 在两人时断时续、不急不缓的对话声中,舰机配合堪称完美。 D . 浩瀚的大海可以做证,为了这一梦想成真,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人民海军官兵,已经期盼了半个多世纪。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国首次太空授课全记录

        ①6月20日上午,“神舟十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在远离地面300多千米的“天宫一号”为全国青少年带来神奇的太空一课。

        ②10时11分,“神舟十号”航天员的身影清晰地出现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报告厅大屏幕上。作为太空授课的“地面课堂”,300多位师生在这里亲身经历与“神十”航天员天地连线。

        ③王亚平鱼一般向舱内摄像机游来,她是本次授课的主讲。指令长聂海胜则当起了“助教”,负责配合“主讲”管理教具,维护课堂秩序。航天员张晓光是这次授课任务的摄像师,在失重环境下不易保持自身平衡,他要先用束缚带把自己固定在舱壁上,再用手持摄像机保持长时间稳定拍摄。

        ④为了更好地展示太空失重状态,指令长聂海胜盘起腿,玩起了“悬空打坐”。王亚平用手指轻轻一推,聂海胜摇摇晃晃向远处飘去。掌声和欢笑声在地面课堂响起。

    ⑤航天员的表演给同学们带来了疑问:在地面上,人们一般用天平、台秤、托盘秤、杆秤、弹簧秤等测量物体的质量。那么,失重环境下,太空中航天员想要知道自己是胖了还是瘦了,该怎么办呢?“质量测量仪”派上了用场,这是从“天宫一号”舱壁上打开的一个支架形状装置。聂海胜把自己固定在支架一端,王亚平轻轻拉开支架,一放手,支架便在弹簧的作用下回复原位。测量结果表明,聂海胜的质量是74千克。

    ⑥王亚平解释说,“天宫”中的质量测量仪,应用的是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物体受到的力等于它的质量乘以加速度。实验中设计了一个弹簧能够产生一个恒定的力,还设计了一个系统测出加速度,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就可以算出身体的质量了。

    ⑦T型支架上,用细绳拴着一颗明黄色的小钢球。王亚平把小球轻轻拉升到一定位置放手,小球并没有出现地面上常见的往复摆动,而是停在了半空中。王亚平用手指沿切线方向轻推小球,奇妙的现象出现了:小球开始绕着T型支架的轴心做圆周运动——而在地面对比试验中,需要施加足够的力,给小球一个较大的初速度,才能使它绕轴旋转。

    ⑧人大附中早培班学生徐海博提问道:“航天员老师,您在太空中有没有上下方位感?”

    ⑨在聂海胜的帮助下,王亚平以一套“杂技”动作解答了同学的疑惑:先是悬空横卧,紧跟着又倒立起来。

    王亚平说:“在太空中,我们自身的感觉在方位上是无所谓,无论我们的头朝向哪个方向,自身的感觉都是一样的。不过生活在太空中,我们也人为定义了上和下,并且把朝向地球的一侧作为下方,并铺设了地板。”

        地面上常见的玩具陀螺,在太空中成了好教具。王亚平取出一个红黄相间的陀螺悬在空中,用手轻推陀螺顶部,陀螺翻滚着向前移动。紧接着,她拿出一个相同的陀螺,先旋转起来再悬浮在半空中,这一次用手轻轻一推,旋转的陀螺则不再翻滚,而是保持摇晃着向前奔去。

        王亚平介绍说,高速旋转陀螺的定轴特性在航天领域用途广泛。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上,就装有各式各样的陀螺定向仪,正是有了它们,才能精准地测量航天器的飞行姿态。

        王亚平拿起一个航天员饮用水袋,打开止水夹,水并没有倾泻而出。轻挤水袋,在饮水管端口形成了一颗晶莹剔透的水珠,略微抖动水袋,水珠便悬浮在半空中。

    王亚平笑着说:“如果诗仙李白在‘天宫’里生活,大概就写不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名句了,因为,失重环境下水不可能飞流直下。”

        接着,她把一个金属圈插入装满饮用水的自封袋中,慢慢抽出金属圈,便形成了一个漂亮的水膜。轻轻晃动金属圈,水膜也不会破裂,只是偶尔会甩出几颗小水滴。随后,王亚平又往水膜表面贴上了一片画有中国结图案的塑料片,水膜依然完好。这些在地面难得一见的奇特景象,引起了地面课堂同学们的连声惊叹。

        慢慢地向水膜注水,不一会儿,水膜就变成了一个亮晶晶的大水球。用注射器向水球内注入空气,在水球内产生了两个标准的球形气泡,气泡既没有被挤出水球,也没有融合到一起。紧接着,王亚平又用注射器把少许红色液体注入水球,红色液体慢慢扩散开来,晶莹透亮的水球变成了“红灯笼”。

        奇妙的太空实验结束后,航天员开始回答同学们五花八门的问题。三位航天员一一对问题做出解答后,一堂神奇的太空授课接近尾声。在距地300多千米的太空上,航天员为同学们送来了寄语——

    聂海胜说:“愿同学们刻苦学习,增长知识,为‘中国梦’添彩!”

    张晓光说:“深邃太空,奥秘无穷,探索无止境,让我们共同努力!”

    王亚平说:“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

    (有改动)

    1. (1) 这则新闻主要运用了的表达方式,结构上有、结语四部分。 
    2. (2) 新闻主体部分航天员上课内容有: (2)新闻主体部分航天员上课内容有:、神奇单摆、
    3. (3) 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及作用。

      而在地面对比试验中,需要施加足够的力,给小球一个较大的初速度,才能使它绕轴旋转。

    4. (4) 第 段中“这些在地面难得一见的奇特景象”一句中,“这些”指代什么内容?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