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钦州模拟)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在远离国民党反动派政治中心的偏僻地区,立住了脚,找到了自己赖以生存、发展、壮大的土壤。“立住了脚”是指(   )
    A .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B . 完成井冈山会师 C . 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 D . 完成了战略转移
  • 1. (2024·市中区模拟) 二十世纪的中国是在黑暗中摸索着走向光明。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走出了一条“U”字形路线。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晚清时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民国时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在“沉沦”与“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年到1920年),就是“沉沦”的谷底。“上升”的起始时期。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材料二 民国早年……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尝试用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积聚革命力量,发展壮大自己,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伟大胜利,赢得了民族独立。

    1. (1)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哪一事件使中国完全沉沦到谷底?史料中“沉沦”的含义是什么?
    2. (2) 1901-1920年是中国“沉沦”的谷底,也是中国“上升”的起始时期。根据材料,你认为中国由“沉沦”到“上升”的转折点是什么?给出理由。
    3. (3) 材料二中“中国的文艺复兴”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他们“唤醒国家和人民”的“基本东西”是什么?
    4. (4) 材料三中的“28年”属于中国革命的哪一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正确革命道路”指的是什么?据史料写出两个在这条道路的引领下取得的伟大成就。
  • 1. (2024八下·) [2023 湖南常德中考]自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不断入侵我国。随着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社会各阶层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抵御外侮,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依据下列材料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题,围绕“探索之路和富强之路”进行简要阐述。 (12分)(提示:结合表格中材料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联系所学知识,围绕“探索之路和富强之路”这一核心主题进行阐述。要求:阐述论题必须史论结合,不少于300字。)

    1

    “自强,求富”

    2

    救亡图存,创办京师大学堂等

    3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4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5

    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6

    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伟大转折

  • 1. (2024九下·揭西) 1926 年,毛泽东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一文中指��,若“论功行赏,如果完成民主革命的功绩作十分,则市民(工人)及军事的功绩只占三分,农民在乡村革命的功绩要占七分。”下面把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 )
    A . 中共一大的召开 B . 黄埔军校的创建 C . 南昌起义的发动 D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 1. (2024九下·江门月考) 某中学学生查阅了中外历史上有关“创新”资料后,整理归类形成下图提纲。请你帮他提炼一个关于“创新·发展”的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行文流畅。
    改革创新商鞅变法俄国1861年改革
    道路创新井冈山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理论创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 1. (2024·德庆模拟) 读下图,我们最有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 工作重心由农村到了城市 B . 推翻了北洋军阀封建专制统治 C . 确立毛泽东核心领导地位 D . 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革命道路
  • 1.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中写道:“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这里的“三十年以来”指的是( )
    A .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C . 抗日战争时期 D . 解放战争时期
  • 1. (2023八上·昭阳月考) 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在远离国民党反动派政治中心的偏僻地区,立住了脚,找到了自己赖以生存、发展、壮大的土壤。“立住了脚”是指( )
    A .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B . 井冈山会师 C . 创建中国工农红军 D . 进行战略转移
  • 1. (2024九下·麒麟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近代大事记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919年5月

    五四运动爆发

    1921年7月

    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2年7月

    中共二大召开

    1926年7月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1927年10月

    毛泽东创建井岗山革命根据地

    1931年9月

    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序幕

    1936年12月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945年46月

    中共七大召开

    1945年9月

    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授降书

    1949年4月

    南京解放

    1949年9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1949年10月

    开国大典

    1. (1) 阅读以上材料并结合相关史实,自拟一个观点,写一篇历史小短文。(要求:内容有主题,结合相关史实表述成文,表述清晰)
    2. (2) 纵观中国近代百年的探索,谈谈你的感想。
  • 1. (2023八上·盘龙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共一大和中共二大


    中共一大

    中共二大

    时间

    1921年7月

    1922年7月

    地点

    上海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红船

    上海

    内容

    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中心工作: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最终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意义

    标志中国共产党诞生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据部颁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整理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大都集中在中心城市,发动、组织工人开展罢工运动。秋收起义时,毛泽东毅然放弃原定攻打长沙的计划,决定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地区去发动、组织农民开展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正是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先进共产党人探索总结出了一条革命新道路。

    ——摘编自刘试、邓娇娇《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材料三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的统治,是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也使得红军在极端危险的境地得以保存下来。遵义会议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完全具有独立自主解决自己内部复杂问题的能力,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指引每代人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从中共一大到中共二大,中国共产党革命对象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历史意义。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前后,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国共产党“革命新道路”的内容。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解决自己内部问题的措施。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3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