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广安月考) 某校为迎接建党100周年.举办“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主题展。下列内容符合“红船启航”版块的是( )
    A . 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B . 武装起义军旗飘扬 C . 众志成城全民抗战 D . 百万雄师横渡长江
  • 1. (2024九下·广安月考) 有历史学家称赞五四运动为“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以下关于五四运动的史实中,最能体现“群众运动"这一特点的是( )
    A . 提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B . 广泛开展了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的斗争 C . 后期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了上海 D . 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 1. (2024·岳池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 (1) 材料一  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经验,上下求索,终于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摘编自《百年中国》解说词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说一说为什么1921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

    2. (2) 材料二

      文献资料1

      文献资料2

      文献资料3

      (政治局) 扩大会一致决定……红军渡过长江,在成都之西南或西北建立苏区根据地……毛泽东同志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主席,通过了新宪章,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

      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党的中心工作。其它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是围绕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

      从材料一中任选一则文献,说出相关会议名称及其意义。(若三则文献均答,以第一则的答案计分)

    3. (3) 材料三 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如何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

  • 1. (2024八下·石林月考) 开国大典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这里的“二十八年”是指(    )
    A . 1911—1939年 B . 1919—1947年 C . 1921—1949年 D . 1949—1977年
  • 1. (2024·安新模拟) 八年级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图片展”。小琳同学找到了一幅《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图片,它应该归入下列哪一栏目( )
    A . 全面抗战同仇敌忾 B . 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C . 解放战争革命胜利 D . 国共对峙烽火绵延
  • 1. (2024八下·邯郸期中) 中国共产党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伟大的红色精神,共同构成我们党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下列时代精神,按照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红船精神 ②特区精神 ③长征精神 ④“铁人”精神

    A . ①②③④ B . ③①④② C . ①③④② D . ③②①④
  • 1. (2024·邯郸模拟) 有学者研究,现代意义上的“资本家”一词直至20世纪初仍极少使用,但该词在1919年前后的《新青年》190多篇文章中出现使用高峰,与对应的“劳动者”一词使用频率基本一致。这种现象反映了(    )
    A . 民主共和观念流行 B .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 . 官僚资本不断膨胀 D . 社会主要矛盾改变
  • 1. (2024·惠东模拟)  如图从嘉兴南湖到贵州遵义,可知中国共产党( )

    A . 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B . 创建国民革命军 C . 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D . 从幼稚走向成熟
  • 1. (2024·龙湖模拟) 中国近现代翻译了大量外来书籍,这一过程折射了中国历史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翻译西方书籍情况

    时间

    翻译西方书籍情况

    数据来源

    1860-1899

    共翻译西书555种:其中应用科学225种,含工艺、矿务船政等;自然科学 162 种,含算学、电学、化学、光学、动植物学等;社会科学 123 种,内含哲学、历史、法学文学、教育等。

    徐维则《东西学书录》

     

    1900-1911

    1902-1904翻译西书共计533 种:其中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法学等书籍327 种;自然科学112 种,应用科学56种。1900-1911年翻译的书籍中,比较重要的有《天演论》《民约论》《达尔文天择篇》《政治思想之源》《无政府主义》《共和政体论》等社会科学书籍。

    顾燃光《译书经眼录》

    材料二:1900-1911,各地共译西书至少有1599 种, 占晚清100年译书总数的69.8%。据统计,仅1902-1904 翻译的533 种书籍中,日文原著就有321种,占译书总数的60.2%,英文原著89 种,占16.7%。             

    ——摘编自王美英《中国阅读通史》

    材料三:1919-1922翻译的部分俄国书籍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雇佣劳动与资本》《共产党宣言》《劳动者的觉悟》《上海厚生纱厂的湖南女工问题》《苏维埃政权当前的任务》

    ——摘编自李伟《中国近代翻译史》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从1860-1899年间到1900-1911年间翻译书籍类型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
    2. (2)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1900-1911年间所翻译书籍的特点。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明这一时期所翻译书籍的时代价值。
  • 1. (2024·封开模拟) 金冲及认为:“五四风暴袭来的前夜,初期新文化运动中已经出现一些前所未有的新因素。这种新因素当时还没有处于主流地位,但随着它的发展,终将改变近代中国的面貌”,其中“新因素”是指( )
    A . 三民主义的提出 B .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 . 提倡民主和科学 D . 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290页